機械可靠性——理論·方法·套用

機械可靠性——理論·方法·套用

《機械可靠性——理論·方法·套用》是2011年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牟致忠。

基本介紹

  • 書名:機械可靠性——理論·方法·套用
  • 作者:牟致忠  
  • ISBN:978-7-111-34830-6
  • 類別:機械工程
  • 出版時間:2011年8月
出版信息,內容簡介,前言,目錄,

出版信息

圖書類別:機械工程
書名:機械可靠性——理論·方法·套用
書號:978-7-111-34830-6
作者:牟致忠 編著
出版日期:2011年8月
開本:16
頁數:356頁
字數:549千字
定價:49.00元

內容簡介

本書總結了作者30多年來在國內外從事機械可靠性科研、生產實踐的成果。主要內容包括:可靠性的數學基礎,機械可靠性設計的內容和方法,普通失效率法在機械可靠性計算中的套用,確定應力分布和強度分布的方法,應力-強度分布干涉理論和機械零件的可靠度計算,機械零件可靠性設計數據的獲得方法,失效模式、影響與危害度分析(FMECA),故障樹分析(FTA),系統的可靠性,可靠性試驗,維修性設計,機械可靠性的幾個專題與機械零件可靠性設計套用舉例。
本書的最大特點是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合,而且在書中還介紹了工程評估及具體的可靠性工程的經驗、教訓、工程套用實例。
本書可供機械工程設計人員、大專院校有關師生學習參考,也可作為考取可靠性註冊工程師證書的參考書。

前言

自從Robert Lusser1952年在美國SanDiego提出了可靠性的科學定義以來,已經過去了半個多世紀。在此期間,可靠性工程已成為一個普遍適用的學科和專業,不僅在航空、航天、電子、兵器和核電站工業中得到了巨大發展,而且從20世紀60年代起逐步地套用到機械、電氣、通信、冶金、土木、石油、化工、水利、船舶、鐵路、交通運輸、醫療器械、食品加工、日用設備等各個民用工業部門。其套用之廣泛,發展之迅速,影響之深遠,非一般套用科學可以比擬。1969年7月,Apollo-11號飛船登月成功之後,可靠性工程被列為三大科技成就之一。當時的美國國防部長施萊辛格(J.R.Schlesinger)指出:“歸根結蒂,可靠性是工程最實際的形式。”1984年,在IEEE成立百年紀念的可靠性彙刊(Transactions on Reliability)專輯上,電子可靠性著名學者A.Coppola甚至認為“可靠性已經更強烈地反映出歷史的趨勢”。
簡而言之,可靠性工程研究的內容包括機械和結構的、電子和電氣的、零(元)件和系統的、硬體和軟體的可靠性設計、試驗和驗證。可靠性試驗數據是可靠性設計的基礎,但試驗本身不能提高產品的可靠性,只有設計才能決定產品的固有可靠性。國內外的實踐經驗表明,產品的可靠性是由設計決定的,而由製造和管理來保證。在產品的整個壽命期內,從設計、研製、製造、裝配、試驗、使用、維修直到報廢,都必須進行可靠性管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產品能滿足用戶的可靠性要求。而在可靠性管理中,首要的是“最高領導懂得並支持一項設計得很好的可靠性計畫。”

目錄

前言
符號表
第1章緒論
1.1概述
1.1.1研究可靠性的重要性
1.1.2可靠性的範疇和機械可靠性的發展
1.1.3可靠性與質量管理的關係和區別
1.2可靠性管理
1.2.1可靠性管理的內容
1.2.2可靠性大綱
1.2.3可靠性工程部門的職責
1.2.4註冊可靠性工程師(CRE,CertifiedReliabilityEngineer)
1.3可靠性的定義和特徵量(指標)
1.3.1可靠性的定義和要點
1.3.2機械可靠性的特徵量(指標)
1.4影響機械設備和電子、電氣設備可靠性的因素
第2章可靠性的數學基礎
2.1機率
2.1.1機率的基本概念
2.1.2古典機率與統計機率
2.1.3機率的基本定理與運算
2.1.4貝葉斯定理及其套用
2.2隨機變數
2.2.1離散型隨機變數
2.2.2連續型隨機變數
2.2.3累積分布函式(CDF)
2.2.4機率密度函式(PDF)
2.2.5隨機變數的數字特徵
2.2.6多維隨機變數
2.3可靠性工程常用的機率分布
2.3.1伯努利試驗和二項分布
2.3.2泊松分布
2.3.3常態分配
2.3.4對數常態分配
2.3.5威布爾分布
2.3.6指數分布
2.3.7幾種常用的機率分布的套用範圍及實例
2.4數理統計
2.4.1數理統計的基本概念
2.4.2分布參數估計
2.4.3假設檢驗
2.4.4回歸分析61第3章機械可靠性設計的內容和方法
3.1機械可靠性設計的內容
3.2機械可靠性設計的特點
3.3機械可靠性設計的方法
3.3.1失效模式、影響及危害度分析(FMECA)
3.3.2機率設計
3.3.3普通失效率法
3.3.4幾種機械可靠性設計方法的比較
第4章普通失效率法在機械可靠性計算中的套用
4.1基本概念
4.2常用的普通失效率數據來源
4.3使用普通失效率計算機械系統的可靠性
4.4一些機械零部件的失效率模型
4.4.1閥門的失效率模型
4.4.2密封的失效率模型
4.4.3滾動軸承的失效率模型
第5章確定應力分布和強度分布的方法
5.1概述
5.1.1確定應力分布的過程及步驟
5.1.2確定強度分布的過程及步驟
5.2影回響力分布和強度分布的物理與幾何參數的統計數據
5.3Pf-S-N曲線
5.4複合疲勞應力下的強度分布
5.5用代數法綜合應力分布和強度分布
5.6用矩法綜合應力分布和強度分布
5.7用MonteCarlo模擬法綜合應力分布和強度分布
第6章應力-強度分布干涉理論和機械零件的可靠度計算
6.1概述
6.2應力-強度分布干涉理論與可靠度的一般表達式
6.3可靠度的計算方法
6.4機械零件的可靠度計算
6.4.1應力分布和強度分布都為常態分配時的可靠度計算
6.4.2應力分布和強度分布都為對數常態分配的可靠度計算
6.4.3應力為威布爾分布、強度為常態分配時的可靠度計算
6.4.4已知應力幅、相應的失效循環次數分布和規定的壽命要求時,疲勞應力下的可靠度計算
6.4.5已知強度分布和最大應力幅,在規定壽命下的可靠度計算
6.4.6複合疲勞應力下的可靠度計算
6.4.7順序載入下的累積疲勞可靠度計算
6.4.8可靠度與安全係數的關係
6.5可靠度的置信度和置信區間
6.5.1概述
6.5.2可靠度的單側置信區間下限RL1
6.5.3置信度對RL1影響
6.5.4樣本量對RL1的影響
6.5.5在規定的置信度下,把目標可靠度設計到零件中去
第7章機械零件可靠性設計數據的獲得方法
7.1概述
7.1.1由試驗得到的S-N分布線圖
7.1.2按經驗方法做出的S-N分布線圖
7.2靜強度分布數據
7.3失效循環次數N的分布數據
7.4有限壽命下的強度分布數據
7.4.1由試驗數據確定有限壽命下的強度分布
7.4.2根據試驗數據估計有限壽命下的強度分布
7.5長期壽命下的強度分布——持久極限分布
7.6呈分布狀態的古德曼(Goodman)線圖的確定
7.7用經驗方法得到的強度分布數據
第8章失效模式、影響與危害度分析(FMECA)
8.1概述
8.2FMECA的內容和實施步驟
8.3FMECA的套用實例
第9章故障樹分析(FTA)
9.1概述
9.2故障樹分析的常用符號
9.3故障樹的建立
9.4故障樹的定性分析
9.4.1最小割集與最小路集
9.4.2求最小割集的方法
9.4.3求最小路集的方法
9.4.4結構重要度
9.5故障樹的定量分析
9.5.1直接機率法
9.5.2機率重要度
第10章系統的可靠性
10.1系統可靠性的分析方法
10.2串聯繫統的可靠性
10.3冗餘系統的可靠性
10.3.1並聯繫統的可靠性
10.3.2混聯繫統的可靠性
10.3.3表決系統的可靠性
10.3.4旁聯繫統的可靠性
10.4複雜系統的可靠性
10.4.1布爾真值表法(部件狀態列表窮舉法)
10.4.2卡諾圖法(機率圖法)
10.4.3貝葉斯分析法
10.4.4最小割集近似法
10.5系統的可靠性分配
10.5.1相對失效率比法(比例分配法)
10.5.2評分分配法(加權分配法)
10.5.3AGREE法
第11章可靠性試驗
11.1概述
11.1.1可靠性試驗的分類
11.1.2可靠性試驗計畫和注意事項
11.2指數分布壽命試驗
11.2.1壽命服從指數分布時平均壽命的確定
11.2.2平均壽命的置信區間
11.2.3可靠度及其置信區間
11.2.4定時截尾試驗中無失效發生時平均壽命、可靠度及其單側置信下限RL1的確定
11.2.5定數截尾試驗中發生一次失效時平均壽命、可靠度及其單側置信下限RL1的確定
11.2.6不同試驗類型和置信度下的試驗時間和樣本量
11.3威布爾分布壽命試驗
11.3.1完全子樣的威布爾分布壽命試驗
11.3.2不完全子樣的壽命試驗
11.4加速壽命試驗
11.4.1概述
11.4.2逆冪律法
11.4.3過載應力試驗法
11.4.4百分壽命加速試驗法
11.4.5威布爾分布應力-壽命模型
11.4.6採用對數坐標的應力-壽命模型
11.4.7非參數區間估計法
11.4.8高加速壽命試驗(HALT)和高加速應力篩選(HASS)簡介
第12章維修性設計221
12.1概述
12.1.1研究維修性的必要性
12.1.2維修性的歷史與發展
12.1.3維修性的定義和指標
12.1.4維修的分類
12.2維修性設計準則
12.2.1可靠性設計準則
12.2.2修復時間分布
12.2.3維修度函式
12.2.4修復率
12.2.5平均修復時間
12.3維修策略
12.3.1按時(按齡期)更換的預防維修方針
12.3.2按固定時間間隔更換的預防維修方針
12.3.3視情維修與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
12.4可修復系統的可用度
12.4.1可用度定義
12.4.2可修復的單個部件的可用度
12.4.3穩態可用度
12.4.4提高可用性的措施
第13章機械可靠性的幾個專題與機械零件可靠性設計套用舉例
13.1疲勞與斷裂的可靠性設計與分析
13.1.1疲勞可靠性設計
13.1.2斷裂可靠性設計
13.2磨損的可靠性設計與分析
13.3振動的可靠性設計與分析
13.4腐蝕的可靠性設計與分析
13.5機械零件可靠性設計套用舉例
13.5.1機械零件可靠性設計應考慮的問題
13.5.2螺栓聯接的可靠性設計
13.5.3過盈連線的可靠性設計
13.5.4焊接的可靠性設計
13.5.5彈簧的可靠性設計
13.5.6軸的可靠性設計
13.5.7滾動軸承的可靠性設計
13.5.8聯軸器的可靠性設計
13.5.9摩擦離合器的可靠性設計
13.5.10其他零件的可靠性設計
附錄
附錄A標準常態分配函式數值表
附錄BΓ函式表
附錄Ct分布位數表
附錄Dχ2分布位數表
附錄EKolmogorov—Smirnov分布數值表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