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港十一組,1984年劃分小組後得名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橋港十一組
- 所在區域:江蘇省
- 性質:地名
- 羅馬字母拼寫:Qiáogǎng 11 Zǔ
橋港十一組,1984年劃分小組後得名的地名。
橋港十一組,1984年劃分小組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取三村民委員會中“橋”、“港”之義設立橋港村,劃分小組而得名。歷史沿革2001年村合併後該地名消失。1...
橋港十一組 橋港十一組,1984年劃分小組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取三村民委員會中“橋”、“港”之義設立橋港村,劃分小組而得名。歷史沿革 2001年村合併後該地名消失。
鎮域主幹水系有:漕湖(湖泊型)、黃埭盪、裴家圩(湖泊型)、永昌涇、冶長涇、岸石港、青石橋港、太平橋港、西涇港、肖涇盪、酒店橋港、河瀆里港。鎮域東有黃埭盪通元和塘,溝通陽澄湖,南靠裴家圩通大運河,北有漕湖望虞河連線長江。4條骨幹河道匯合鎮內其他湖、河形成南到太湖、東北入長江的自然水系。遍布...
石筍里牌樓:位於新場大街南北方向。古時新場尚是海灘,先人曾在包橋港西面打下石樁抵禦海潮衝擊,日後來挖港疏浚時,石樁似春筍冒出水面,故稱“石筍灘”,後改“石筍里”,立牌樓以紀念。拱橋 包家橋:跨包橋港,東通東橫港,西連後市河。始建於明正統八年(1443年),由御醫沈文正為方便百姓往來所建,也...
這五年,江海開發取得歷史性突破,南通昂首邁入橋港新時代。經過多年持之以恆努力,蘇通大橋建成通車,崇啟大橋即將貫通,滬通鐵路公路大橋即將開工,洋口、呂四兩大深水海港正式通航,結束了“有江無橋、有海無深水海港”的歷史,綜合交通樞紐門戶城市格局加速形成。通州撤市設區,中心城市框架全面拉開,各縣(市)城...
錦雞舞是苗族蘆笙舞中別具一格的一種民間傳統舞蹈,發源於貴州省黔東南的丹寨縣和雷山縣境內,主要流傳於苗族"旮弄"支系中穿錦雞服飾的錦雞苗族,比如丹寨縣片區的排調、也改、加配、黨早、麻鳥、羊先、羊告、也都、雅灰、送隴、烏灣、孔慶等苗寨,和雷山縣片區的獨南、烏的、橋港、新橋、掌批、排里、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