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橫倒天河

《橋橫倒天河》是一篇散文,作者是遊子。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橋橫倒天河》
  • 作者:遊子
作品原文
zhua曲子白渡白顆
橋橫倒天河
七星關有許多以“橋”指稱的地名,如觀音橋、大新橋、流滄橋、三板橋……等等。有橋,是因為有水。水是生命之源,為生存,人類的祖先“逐水草而居”。有水,就有了人群,也就有了村落、集鎮和城市。水養育了人類,因此,許多河流都被尊稱為人類的“母親河”。比如長江,比如黃河,比如我們七星關的“倒天河”。橋呢,我想大約是這樣形成的:一水中流,將土地分為兩片,為了到對岸獵取食物,人類的祖先將倒伏的樹木順勢搭在溪流之上,為自己建造了最早的“橋”——獨木橋。
“橋”字從“木”,“喬”聲。“喬”的字形雖然簡化了,但“木”的表義沒變。它表明:“橋”是用“木”來建造的。獨木橋是這樣,到倉頡造字時的橋也是這樣。然而,我們現在能見到的上了點年紀的橋,都是石橋。木橋因為材質原因,早已淹沒在歲月的深處了。但即便是石橋,如今存世的也不多了。
以我這個年紀的記憶,在上世紀的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倒天河上應該有五座石拱橋:六洞橋、東關橋、太平橋、南關橋、五龍橋。除了六洞橋這個 “新生代”外,都是閱盡滄桑的老橋。六洞橋是公路橋,是在1938年修川滇公路時修築的。因橋下有六個半圓形的橋孔,老畢節人也就把它叫做“六洞橋”了。六洞橋橋面很窄,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經過改造,橋面寬了一倍多,但“六洞”依然。改造之前,橋以下是一個很大的灣灘,名曰“黑灘”,水質清冽,是老畢節人游泳的勝地。倒天河改造後,橋下游泳就成了歷史。
現在還能看到“石拱”這種形態的老橋,只有位於城中心的南關橋一座了。南關橋可算是倒天河上現存的、年紀最大的老橋,明代就已有了,當時是叫“通津橋”,連線的是明古城的通津門。通津門又叫“水東門”,這個名稱上世紀一直在用。但這座通“水東門”的橋何年何月因何原因變成了“南關橋”的呢?無從查考。但可以肯定的是,原來的“通津橋”是過不了汽車的,但我對南關橋有清晰的記憶時,橋面已經能過汽車了,這意味著,這座橋之前肯定有過改造或者是重建。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的“倒天河綜合治理” 工程中,我就親眼目睹了南關橋的加寬改造。橋礅依然用“石拱”方式與老橋並列。上游築了一道翻水壩,橋身安裝了亮麗燈帶,在夜間製造出一片陸離的光影。
當年,南關橋一帶是城區最繁華、最熱鬧的地方,俗稱“丁字口”。五交化公司、百貨公司、民貿公司這幾大國營公司都在此間,畢節曾經的標誌性建築——人民劇場就是“丁”字的那一橫。因這裡的馬路最寬,很多大型的集會都在這裡舉行。“文革”時期,五交化公司門前用粗大的木料搭著一個會台,上面架著的高音喇叭聲震全城。台子上,亂鬨鬨,你方唱罷我登場,上演過多少悲劇喜劇與鬧劇。橋面兩側的人行道上,則是一字排開的汽槍打靶攤。子彈擊中上方的紅色靶標後,鐵鉤滑開,橡皮筋帶動木錘砸在下方的小炸彈上發出呯地聲響,很誘人。價格是“一分錢打一槍,打中一槍歡迎三槍。”我小時的零花錢,有不少是花在這打靶上的。
數十年過去,南關橋下濤聲依舊,但“丁字口”周邊的世界,已經是天翻地覆。當年的地標性建築“人民劇場”已經開始拆除重建。屆時,一條寬敞的大道將從這裡延伸出去,連線城市的另一道風景。
與南關橋緊鄰的太平橋,也是座資深老橋。不少資料上都說是明朝洪武年間修建的。但從清代修撰的《畢節縣誌》上影印下來的“古城圖”上看,倒天河在老城區的河段只有三座橋,依次是“濟川橋”(今東關橋)、“通津橋”、“五龍橋”,並沒有“太平橋”。如此圖無誤,那太平橋的修建時間只能是在清代了。但即便是修建於清初,也是歲月“高古”了。關於太平橋,百度上的詞條是這樣的:
太平橋,位於畢節市七星關區小橫街與新街交匯處,修建於明洪武年間,橋為三拱石橋,水中的兩個橋墩為了抵禦流水的沖刷,被砌為尖堆狀,橋上游左岸是進入畢節古城的要津通津門(又名水東門)。
橋上原立柱建有兩層樓閣,下層供行人過往,上層住人,解放前偽縣工會曾在上層辦公。在橋的中部由橫樑伸出建有一小廟,內供三尺來高的啊彌陀佛座像,有一和尚在小廟內念經,買一點香蠟紙燭並抽籤打卦為生。古橋上的建築群解放後被折毀,上世紀90年代末,古橋因倒天河改造而被拆除,在原址上建起了如今各城市中最常見的鋼筋混凝土彩虹橋。
吾生也晚,親識太平橋時只有橋礅和橋面了,別的,只能從傳說中想像。但對太平橋一帶的繁雜和熱鬧,卻是記憶猶新。與太平橋相鄰的東關橋,橋頭就是“馬家巷”。這一帶是七星關最老的棚戶區,人多、嘈雜、房屋低矮破舊、環境髒亂。三教九流、各色商販、小偷地痞都在此間出沒,形形色色的糗事,都會在此間生出。這一帶曾被畢節人自嘲為“新、馬、太(泰)地區”,編段子說:“出國機票不用買,半天游遍新馬太。”在倒天河綜合治理的一期工程中,這兩座老橋都被拆除了,原址上建起了鋼筋混凝土彩虹橋。用現在的眼光看,橋是非常的一般。但在當時,卻是一件讓畢節人興奮的大事。橋修好了,兩岸修了寬敞的步道,拆除的鐵匠街建成了廣場,畢節人在倒天河邊有了一個休閒娛樂的好地方。
從南關橋沿河而下,就是五龍橋了。對這座老橋,畢節人是再熟悉不過了。術士化龍飛升不成,縣官修築五龍橋以鎮壓的故事,在民間以各種大同小異的版本廣為流傳,成為五龍橋得名的緣由。術士欲化龍飛升的故事雖然無從稽考,但天旱時到五龍橋下祈雨的儀式,現今的老年人有不少都參與或是目睹過。
求雨的行動完全是自發的,人們舉著竹篾紮成的“楊四菩薩”像,成群結隊地來到五龍橋下一處灣灘(楊四塘),用各種工具把水往外舀出去。孩子們一邊用水澆在“楊四菩薩”身上,一邊齊聲念誦:
老天老天,娃娃可憐,趕快下雨,拯救秧田。
在孩子們不無悲情的念誦中,大人們加快了舀水的節奏,水漸漸淺了,現出一塊人形巨石,這就是“楊四菩薩”顯身了。人們團團跪下,祈禱。沒多久,天上烏雲密布,接著是雷鳴電閃,大雨如期而來。
說也奇怪,只要舀水見著了“楊四菩薩”,或多或少,總會下一點雨。回憶當年,一些老年人都這樣說。於是我想:龍從雲,雨水是龍管著的。五龍橋的得名,不是因為術士想要化龍升天,而是出於人們對風調雨順的企盼。
五龍橋的典故雖然誘人,但這一帶卻是出奇的破舊和髒亂。這種狀況,在五龍橋重建後逐步改變。如今的五龍橋,周邊高樓林立,兩度翻修過的“愛民廣場”是城區的一大亮點。廣場是市民們健身娛樂的佳處,周邊是七星關最繁華的商圈。在五龍橋頭放目,只見長堤蜿蜒,碧水輕歌,兩岸青翠,鷗鷺低徊。郭家灣高架橋氣勢如虹,用巨大的橋身,把東、西兩城區聯結為一體。高架橋與橋下的公路橋雙橋重迭,橋邊聳立著飛檐畫棟的同心閣,河面是聯袂而起的步行橋。在攝影師的鏡頭中,五龍橋之下的河段,是城區最美的一道景觀。
如今,倒天河上新建的橋樑已將近三十座,但論其宏偉、論其驚艷當屬“碧陽大橋”。它是畢節市境內的第一座“斜拉橋”(斜拉橋是當今世界大跨度橋樑的最主要橋型,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組成),橋身長251米,寬33.5米,是倒天河眾橋之冠。它是“斜拉式大橋”,它之上,是倒天河;它之下,是流滄河。因此,它是一個終結,又是一個開端。從“木”的橋到“石”的橋,再到“斜拉橋”,人類跨越了數千年的歷史長河。倒天河的橋樑變遷史,就是七星關的城市發展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