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塔細十番

樓塔細十番

樓塔細十番是歷史悠久的傳統民間音樂。據記載,公元1377年,樓塔的宮廷御醫辭官返鄉著書《醫學綱目》時,與當時樓塔的一批善音律的文人墨客、富家賢士,經常吹彈各種樂器,演奏各種古典曲目,樓塔“細十番”由此而生。數百年來,“細十番”因曲調幽雅、悠揚悅耳而深受當地人的喜愛,上世紀50年代曾在省民間音樂觀摩演出中獲得一等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樓塔細十番
  • 分類:音樂
  • 地區:中國
音樂簡介,文化蘊含,發展保護,

音樂簡介

作為一種傳統民間藝術,樓塔“細十番”演奏有“行姿”和“坐姿”兩種。“行姿”演奏人員以仿古士大夫的風度,以書生的雅氣,隨著音樂節奏,踏著四方步,徐緩進行。“坐姿”演奏人員操著笙、簫、笛、琴、胡等樂器,或坐或站,進行多重演奏。每到夜深人靜,悠揚的樂聲猶如天籟傳音,裊繞在樓塔古鎮上空,讓人心曠神怡。“細十番”樂曲表達了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明天的嚮往。“細十番”演奏難度極高,僅樂器就有笙、簫、笛、琵琶、二胡、中胡、三弦、月琴、古板等10多種。

文化蘊含

《十番》有《粗十番》和《細十番》之分,流傳至今有千年歷史。主要是歌頌大禹治水的豐功偉績,表達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細十番》明代出現於樓塔,有“望莊台”、“一條槍”、“八板”等多首曲牌,文革中曲譜一度被毀。上世紀八十年代,蕭山文化館李麟老師根據錄音資料以簡譜形式記錄下來。《細十番》曾作為對台廣播的晚間曲,在增進台灣同胞對中國文化的情感認同上,起到很大作用。
1998年,千年古鎮樓塔憑藉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蘊,榮膺我省首批“民俗文化之鄉”。當年獲此稱號的,全省僅7個,蕭山獨此一家。樓塔能將榮譽攬入懷中,主要“功臣”是“細十番”。“細十番”屬江南絲竹系列。現每逢重大節日,由20多名當地農村民間老藝人組成的樂隊,便會義務為人們演奏“細十番”樂曲。如果哪次逢年過節趕上民間藝人外出演出,沒聽到“細十番”,人們就會覺得缺點什麼。“細十番”已成為樓塔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

發展保護

據老藝人介紹:“細十番”演奏人員已經進入第5代了;第一代的老藝人已全部去世;第二代在上個世紀50年代參加過省會演,並獲得了一等獎,還曾做過浙江廣播電台的序曲,第二代的老藝人也幾乎全去世了;第三代的老藝人參加過杭州市匯演,現都已年屆不惑。第四代成了“主力軍”,第五代有一些不到10歲的孩子加入其中,繼續發展著這門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尤其是近幾年來,藝人們還融入現代成分,創作出了新的“細十番”樂曲。
為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藝術瑰寶,樓塔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撥專款3萬多元,配備各種樂器,組織民間藝人成立了《細十番》俱樂部。同時,聘請區文化館的專家定期輔導,培養民間藝術傳人。有20多位農民組成的民間樂隊,每周開展活動。每至夜晚,悠揚的音樂猶如天籟傳音,讓人心曠神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