樅陽長河

樅陽長河是菜子湖入江河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樅陽長河
  • 類型:河段
  • 定義:菜子湖入江河段
  • 支流:大沙河、龍眠河、孔城河等
樅陽長河
菜子湖入江河段。匯入菜子湖的主要河流有大沙河、龍眠河、孔城河和掛車河等,經菜子湖調蓄後,湖水出雙河口,始稱樅陽長河,經樅陽閘入長江,全長24公里,寬70~130米,河底高程5米,流域面積3234平方公里。樅陽閘最大流量1150秒立方米(1969年7月18日),正常年份泄入長江水量25.88億立方米,最豐水年份45.47億立方米,最枯水年份18.08億立方米。1983年7月14日出現歷史最高水位16.85米;1962年3月31日出現歷史最低水位為6.55米,1961年7月10日出現最小流量為-259立方米每秒。大沙河發源於岳西縣魏嶺叢毛尖(海拔1465米),經潛山縣黃柏山區,至沙河埠入丘陵地帶經桐城縣尖刀嘴分流,北為柏年河,南為人形河,兩河在烏魚岩匯合,於桐城縣練潭入菜子湖。大沙河大小支流有黃柏、大小、中嘴、魯坦、三灣等20多條(其中主河道黃柏河長58.6公里,落差在1000米以上),流域面積1395.9平方公里,占菜子湖流域面積41.5%,是菜子湖流域最大的一條河流。沙河埠以上,大沙河流經黃柏山區為山溪型河流,長53公里。黃柏山區是安徽省暴雨中心之一,年降雨量2708毫米,1969年7月16日最大一日降雨高達482.8毫米,最大之日降雨696.8毫米,降水過程總降雨量1350.7毫米(7月6日至17日)。黃柏山地形陡峻峰巒重疊,基岩廣泛外露,多為花崗岩及片麻岩,風化性極強。50年代初期,黃柏山區森林覆蓋率在60%以上,30厘米胸徑的大樹到處皆是,綠樹蔥蔥,大沙河是一條常年清水流動的河流。從50年代後期,大規模的毀林開荒,森林覆蓋率急劇下降至不足20%,尖禿的荒山16.15萬畝,開荒地40萬畝,占黃柏山總土地65%。從此,在同樣暴雨的情況下,形成了大面積的嚴重水土流失,使大沙河從沙河埠以下的地面每年平均降3.07毫米,因此,大沙河流域是安徽省水土流失極為嚴重的地區。由此而帶來大沙河目前的主要災害不但有洪災、旱災,還有沙災。山區半月不雨即旱,河水斷流,林木滯長;一遇暴雨,泥沙俱下,危及下游,幾乎年年都有發生。1969年7月中旬上游的特大暴雨,尖刀嘴水位超出圩內地面8米,最大洪峰流量達6100秒立方米,造成尖刀嘴以下毀滅性災害,死傷7100人,衝倒房屋5.2萬間,受災耕地9.92萬畝,其中沙壓田2.05萬畝,損失4924萬元。
據桐城縣青草鄉統計資料,水田和旱地沙質土占土地90.2%,1969年的沙壓田地,至今仍有5000畝積沙厚在2米以上。山地沙化也很普遍,有8.0萬畝山地連草也不生長。1958年興建的黃柏鄉馬安水庫總庫容330萬立方米,儘管多次挖沙,至1984年已全部淤滿。尖刀嘴漿砌分水壩1970年竣工,壩高9.2米,至1982年10月11日實測頂高只有4.9米,13年淤沙厚度4.3米,平均每年淤高0.33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