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作品背景,故事內容,登場角色,設定解說,曲目解說,地點,分卷劇情,出版信息,作品評價,
作品背景
2009年,作者在電擊文庫寫完一部關於音樂的系列小說,在那之後的十月份,作者立刻撰寫了《樂聖少女》的企劃。故事是以十九世紀的歐洲為主題,以歌德為主人公。經過作者和責編的討論,主人公的原型就誕生了。在插畫家岸田梅爾與責編湯淺先生的協助下,作者終於完成了《樂聖少女》這個作品。
故事內容
高二那年暑假,我被一個自稱是惡魔梅菲斯托費勒斯的怪女人帶到了一個未知世界。那裡是兩百年前的維也納。
本該是這樣的,可誰知道那裡竟是一個有電話有坦克,還有飛船和魔物橫飛的異世界。
“您將成為歌德大人的新身體。”
“您將成為歌德大人的新身體。”
經女惡魔之手,我化身為大作家歌德,不得不拿起筆進行寫作。在尋找回到現代日本途徑之時,我邂逅了一位少女。這位被稱為稀世天才音樂家的少女竟擁有一個令人震驚的名字。
交織著魔法與音樂,絢爛到令人目眩的哥德式幻想物語,就此開幕。
登場角色
yuki(ユキ)
雙親皆從事音樂相關領域工作,高中二年級生。之後因為被惡魔梅菲斯托菲勒斯帶到了19世紀的樂都維也納並在那兒作為歌德生活。
梅菲斯托菲勒斯
自稱惡魔,為契約者歌德尋找年輕的肉體而將主角帶到十九世紀,愛裝糊塗的淘氣姐姐。 ”在做奇妙的侍奉的時候這對犬耳可以依照喜好選擇是否需要喔!“
路德維嘉‧凡‧貝多芬
對音樂懷抱著強烈熱情的十四歲少女,雖然和著名的樂聖路德維希·凡·貝多芬有著相同的名號,但是二人之間的聯繫依然有疑點。
尼科羅·帕格尼尼
小提琴名家,在YUKI被帶去的世界裡,他侍奉拿破崙,被人當作惡魔畏懼。
卡爾·馬利亞·馮·韋伯
海頓的得意門生,與惡魔薩米爾簽訂了契約的纖細美青年。原本擁有連路德維加都讚賞的優美聲線,但由於在拿破崙攻打薩爾茨堡一戰中受了重傷,而喪失了唱歌的能力,一度心灰意冷,企圖一死了之。之後,為了向拿破崙復仇而和惡魔薩米爾簽訂了“獲得魔彈以消滅拿破崙的靈魂”的契約。 從薩米爾口中,韋伯得知了Yuki的真實身份,稱他為“浮士德”。當初制定的復仇計畫被Yuki打亂,但在Yuki的熱心幫助下逐漸打開了心扉。在於拿破崙的最後決戰開始前,將自己的愛刀贈給Yuki作為紀念。路德維加叫她“瑪利亞”,本人很不喜歡這個稱呼。但實際上韋伯是路德維加的樂迷。契約的原型來自韋伯的著名作品《魔彈射手》。
薩米爾
與韋伯簽訂契約,將魔彈贈與他的男性惡魔。扭曲的愛著韋伯,對打亂他的契約的Yuki有著殺意。
弗里德里希·席勒
歷史上與歌德齊名的大文豪,在本作中以歌德親友的身份登場。因為名字的第一個詞和歌德一樣,於是相互稱呼為“沃爾夫”和“弗雷迪”。因為身患肺結核,於是過著風流自在的生活,讓Yuki有些難以接受。他也是歌德作品的樂迷。曾經和歌德在魏瑪共同工作,但有一天突然失蹤了。
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
身為幽靈,自甘墮落的前巨匠。
娜涅特(英語:Nannette Streicher)
施特賴歇爾鋼琴工坊的女店主,擁有頂尖的鋼琴製作技術,因此獲得了很多顧客與極高的人氣。有些溺愛路德維加,以為她生產出最好的鋼琴為目標,曾為了製作路德維加的專用鋼琴,獨自深入交戰中的法國與義大利。只要是關於路德維加的事就雖死不辭。料理水平不好,曾經向Yuki取經。
拿破崙·波拿巴
本作中如同正史,也是作為法蘭西帝國的開國皇帝登場。和Yuki一樣也是與惡魔簽訂了契約的穿越者,但特別之處是陷入了被殺之後能夠重生的循環。為了從這一循環當中解脫,正在尋找能夠殺死自己的人。與正史不同的設定是,他僅憑一人之力就擊敗了神聖羅馬帝國的軍隊,但不喜歡無端的殺戮。
設定解說
曲目解說
○歡樂頌 貝多芬
在溫泉勝地的道路旁,路登場時所唱的曲子,這便是第九的合唱部分中最著名的那段旋律,恐怕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吧。這一節幾乎都由主和弦與屬和弦構成,簡潔至極而又氣勢恢宏。
儘管歌詞採用自席勒的詩,然而比之席勒原詩所透露的政治色彩,所包含的“讓我們超越等級制度,盡享歡樂”的訴求,貝多芬則將那些部分改寫為更加普世化的語言,運用到曲子中來。
另外,該旋律並非在第九交響曲中首次出現,在C小調合唱幻想曲這首作品中,便已經使用過。將過去作品中的素材加以重複利用,對於當時的音樂家而言,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大家都這么做。
在溫泉勝地的道路旁,路登場時所唱的曲子,這便是第九的合唱部分中最著名的那段旋律,恐怕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吧。這一節幾乎都由主和弦與屬和弦構成,簡潔至極而又氣勢恢宏。
儘管歌詞採用自席勒的詩,然而比之席勒原詩所透露的政治色彩,所包含的“讓我們超越等級制度,盡享歡樂”的訴求,貝多芬則將那些部分改寫為更加普世化的語言,運用到曲子中來。
另外,該旋律並非在第九交響曲中首次出現,在C小調合唱幻想曲這首作品中,便已經使用過。將過去作品中的素材加以重複利用,對於當時的音樂家而言,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大家都這么做。
○C小調第八鋼琴奏鳴曲《悲愴》 貝多芬
路在演奏會的最後,彈奏的自創曲目。讓人感覺沉悶的序曲,誠如貝多芬本人,是如此悲愴。第二樂章由於被現代藝術家配上歌詞進行翻唱,所以曾經聽過的人應該也不少吧。
然而這首曲子最令人想聽的部分卻是第三樂章(即便拋開第一和第二樂章,也相當有名)。這一樂章的樂譜乍看之下,音符少得驚人。感覺每一個音符都細緻縝密、恰到好處,或許是最接近完美的鋼琴曲之一了。
路在演奏會的最後,彈奏的自創曲目。讓人感覺沉悶的序曲,誠如貝多芬本人,是如此悲愴。第二樂章由於被現代藝術家配上歌詞進行翻唱,所以曾經聽過的人應該也不少吧。
然而這首曲子最令人想聽的部分卻是第三樂章(即便拋開第一和第二樂章,也相當有名)。這一樂章的樂譜乍看之下,音符少得驚人。感覺每一個音符都細緻縝密、恰到好處,或許是最接近完美的鋼琴曲之一了。
○創世紀 海頓
乃是海頓大師的終極必殺奧義。可置對手於死地。
乃是海頓大師的終極必殺奧義。可置對手於死地。
○A小調第八鋼琴奏鳴曲 莫扎特
最初拜訪莫扎特家時,莫扎特正在彈奏的曲子。是莫扎特第一次創作的小音階鋼琴奏鳴曲(另外僅有一首C小調)。莫扎特的曲子多為大調,偶爾會興之所至譜寫小音階的曲子,怎么說呢,該說正如預期的那樣嗎,這必然大受歡迎。第四十交響曲也好,第二十鋼琴協奏曲也好,《唐璜》序曲也好,還是安魂曲也好,都是如此。因而這首鋼琴奏鳴曲也是相當高人氣的作品。儘管莫扎特的小音階曲常被形容為“惡魔般”的,然而用來形容這首第八鋼琴奏鳴曲恐怕才最為貼切吧。
最初拜訪莫扎特家時,莫扎特正在彈奏的曲子。是莫扎特第一次創作的小音階鋼琴奏鳴曲(另外僅有一首C小調)。莫扎特的曲子多為大調,偶爾會興之所至譜寫小音階的曲子,怎么說呢,該說正如預期的那樣嗎,這必然大受歡迎。第四十交響曲也好,第二十鋼琴協奏曲也好,《唐璜》序曲也好,還是安魂曲也好,都是如此。因而這首鋼琴奏鳴曲也是相當高人氣的作品。儘管莫扎特的小音階曲常被形容為“惡魔般”的,然而用來形容這首第八鋼琴奏鳴曲恐怕才最為貼切吧。
○馬太受難曲 巴赫
走在夜路上時,路和YUKI在談話中提到的曲子。當下雖然被稱作是宗教歌曲的最高峰,但曾經由於過長而又費解,致使曲子在一百年間湮沒不聞,而難遇演奏的機會。一想到若非孟德爾頌使其重見天日,便覺後怕。
因為我不喜歡宣敘調(將歌詞或解說詞配上曲調唱出來的那種),只想聽眾讚歌和詠嘆調,因而就試著去掉宣敘調,將馬太受難曲編入iTunes,但糟糕的是,曲子因此魅力全失。果然宣敘調還是不可或缺的。
走在夜路上時,路和YUKI在談話中提到的曲子。當下雖然被稱作是宗教歌曲的最高峰,但曾經由於過長而又費解,致使曲子在一百年間湮沒不聞,而難遇演奏的機會。一想到若非孟德爾頌使其重見天日,便覺後怕。
因為我不喜歡宣敘調(將歌詞或解說詞配上曲調唱出來的那種),只想聽眾讚歌和詠嘆調,因而就試著去掉宣敘調,將馬太受難曲編入iTunes,但糟糕的是,曲子因此魅力全失。果然宣敘調還是不可或缺的。
○Roll over Beethoven(超越貝多芬) 查克·貝里
同樣是在夜路的談話中提到的曲子。這次我會好好介紹,查克·貝里抱著對於貝多芬的敬意而創作這首曲子的視頻。
歌詞中儘管還出現過柴可夫斯基,但我不知為何,感覺並沒有什麼可說的……
同樣是在夜路的談話中提到的曲子。這次我會好好介紹,查克·貝里抱著對於貝多芬的敬意而創作這首曲子的視頻。
歌詞中儘管還出現過柴可夫斯基,但我不知為何,感覺並沒有什麼可說的……
○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最後七句話 海頓
海頓大師的終極滅殺奧義。可讓對手跌跤。
海頓大師的終極滅殺奧義。可讓對手跌跤。
○魔笛(第二幕第七場) 莫扎特
莫扎特實際吹奏魔笛的曲子。從視頻的1:15:00附近開始。
這齣歌劇因劇本完全令人不解其意而著名。從反派手中得到的魔法笛子,不知為何成了主人公為了通過好人頭目設下的考驗,而藉助的力量。儘管有過度解釋的傾向,但我覺得弄不好只是他隨心所欲寫出來的而已。
莫扎特實際吹奏魔笛的曲子。從視頻的1:15:00附近開始。
這齣歌劇因劇本完全令人不解其意而著名。從反派手中得到的魔法笛子,不知為何成了主人公為了通過好人頭目設下的考驗,而藉助的力量。儘管有過度解釋的傾向,但我覺得弄不好只是他隨心所欲寫出來的而已。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拉赫瑪尼諾夫
乃是波拿巴交響曲首演的序曲。以帕格尼尼隨想曲的主題為基礎,拉赫瑪尼諾夫採用鋼琴協奏曲的形式,量身定做成另外的變奏曲。結構十分奇異,分明是變奏曲,主題卻在第一變奏之後才出來。在戰鬥過後,YUKI和帕格尼尼談話時流淌出來的,正是這邊從6:00附近開始的第18變奏。可說是拉赫瑪尼諾夫真正價值的那甜美無比的旋律中,唯有這裡時常被單獨抽出,用在電影或戲劇里。儘管乍聽之下,根本難以辨明究竟何為主題的變奏,但試著對照樂譜就能發現,確實將主題的I音置換為了V音,由上下完全對調的長調構成。
乃是波拿巴交響曲首演的序曲。以帕格尼尼隨想曲的主題為基礎,拉赫瑪尼諾夫採用鋼琴協奏曲的形式,量身定做成另外的變奏曲。結構十分奇異,分明是變奏曲,主題卻在第一變奏之後才出來。在戰鬥過後,YUKI和帕格尼尼談話時流淌出來的,正是這邊從6:00附近開始的第18變奏。可說是拉赫瑪尼諾夫真正價值的那甜美無比的旋律中,唯有這裡時常被單獨抽出,用在電影或戲劇里。儘管乍聽之下,根本難以辨明究竟何為主題的變奏,但試著對照樂譜就能發現,確實將主題的I音置換為了V音,由上下完全對調的長調構成。
○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 貝多芬
總之就是這次的主題曲。在作品中已有詳盡的解說,具體請見小說。
總之就是這次的主題曲。在作品中已有詳盡的解說,具體請見小說。
○基德雷斯勒進行曲的九首變奏曲 貝多芬
是否為貝多芬的處女作……尚不十分明確,總之是最早出版的作品。將前輩的作品作為主題創作變奏曲,這在當時,對於學習作曲的人來說,算是用得較多的練習方法。因為貝多芬乃是以鋼琴即興演奏創作變奏曲的名家,寫有大量此類變奏曲。這難道不是符合其創作原點的一首曲子嗎?
機緣巧合的是,主題聽起來也像是葬禮進行曲。
是否為貝多芬的處女作……尚不十分明確,總之是最早出版的作品。將前輩的作品作為主題創作變奏曲,這在當時,對於學習作曲的人來說,算是用得較多的練習方法。因為貝多芬乃是以鋼琴即興演奏創作變奏曲的名家,寫有大量此類變奏曲。這難道不是符合其創作原點的一首曲子嗎?
機緣巧合的是,主題聽起來也像是葬禮進行曲。
○第一萊奧諾拉序曲
○第二萊奧諾拉序曲
○第三萊奧諾拉序曲
○菲岱里奧序曲 貝多芬
貝多芬唯一的歌劇完成品,及其序曲的變遷。歌劇本身的解說就交給正篇了。
如果將這四首序曲按照已知的作曲順序清楚排列就是:
第二萊奧諾拉序曲→第三萊奧諾拉→菲岱里奧序曲
……就是這樣。對比萊奧諾拉第二和第三首可知,將第二首的冗長部分精煉壓縮後便是第三首。
○第二萊奧諾拉序曲
這就是1805年年末,在全是法國兵的劇院首演失敗時的版本所使用的最初的序曲。因為和提升了完成度的第三首十分相似,所以在四首序曲中壓倒性得不受歡迎。即便有以序曲集這種形式和第一或第三首共同收錄的唱片,卻並沒有第二首單獨收入唱片的吧。
○第三萊奧諾拉序曲
這是首演後第二年,即1806年春再演時使用的序曲,在四首當中最有名,作為音樂會曲目也經常被拿來演奏。然而沿用該序曲名的歌劇《萊奧諾拉》卻僅僅上演了兩次便戛然而止。貝多芬與劇院老闆有所爭執這一說法較有說服力。
○菲岱里奧序曲
而這首居然是首演後過了九年,即於1814年以《菲岱里奧》之名復活上演時的序曲。時至當代作為序曲使用的也正是這首。很明顯是四首曲子中性格迥異的作品。其他都是C大調,惟獨這首是E大調。
○第一萊奧諾拉序曲
……那么,這首又是什麼呢?
詳細情況實際上並不清楚。要說為什麼,那是因為在貝多芬尚在世時的演奏記錄里並沒有留下相關記載。作曲時間不明。說起為什麼題為“第一首”,是因為樂譜的出版社在初版時將作曲年份標為了“1805年”。如今,它在四首序曲中屬最後作曲的說法最具權威。
○康塔塔《暴風雨》 約瑟夫·海頓
海頓師父的最終破滅奧義。能毀壞房屋。
○清唱劇《第一戒律的責任》 米歇爾·海頓
海頓師傅的最終必殺奧義。能毀壞房屋。
三部構成,分別由三位不同的作曲家完成。樂譜只有莫扎特寫的第一部保存了下來……米歇爾·海頓就是位受到如此冷遇的作曲家。
○C小調安魂曲 米歇爾·海頓
在與兄長海頓的談話中提到的米歇爾·海頓的代表作。請將它與莫扎特的安魂曲對照起來聽聽看。儘管我並不認為兩者有那么相似(本來同時代的人使用相同歌詞創作相同目的的曲子,當然會有某種程度的相似),卻經常被介紹為莫扎特寫安魂曲時藉以參考的曲子。
恐怕這是米歇爾·海頓的曲子裡在現代最常被演奏的一首了。
○G大調第二十五交響曲 米歇爾·海頓
同樣是在和兄長海頓的談話中提到的交響曲。百見不如一聞,還請聽一聽吧。“喂,一上來就是主題啊?”是否有這樣的印象呢?而這也是長期被認為是莫扎特第三十七交響曲的曲子。正如您所聽到的那樣,米歇爾·海頓的第二十五僅僅安了個慢板前奏而已。略能理解莫扎特想添加個前奏的心情。
為了莫扎特的名譽附記一下,二人是摯友,反過來米歇爾在來不及創作時,莫扎特也曾提供曲子給他,二人之間曲子的借還是常有的事。後世之人經常會有誤解,並非就是莫扎特剽竊他人作品。
○E小調第五十三鋼琴奏鳴曲 約瑟夫·海頓
海頓師父彈奏的追悼曲。對方已經死了。
○C大調第二十一鋼琴奏鳴曲 貝多芬
YUKI初次演奏的曲子!解說在作品中已有,這裡省略。
○AndanteFavori(心愛的行板)貝多芬
YUKI母親彈奏的曲子。雖然是作為上述奏鳴曲的中間樂章創作的曲子,但也獨立出來單獨出版。
一般而言,作曲者一旦大幅修訂這類樂章,甚至於達到整章替換程度的話,就會出現“按照作曲者最初意圖來彈!”這樣的乖僻之人。(貝多芬的第十三弦樂四重奏曲就是著名的例子)但惟獨這首鋼琴奏鳴曲沒有見過這類乖僻的演奏實例。有誰來嘗試一下呢?果然這么沉重的演奏起來還是太累人了吧。
地點
- 主角的公寓
主角和所居住的公寓。由於房子屬於皇家所有,故而十分舒適。不過因為背靠多瑙運河,所以氣味有些難聞。 - 維也納樂友協會
路也從屬其中的音樂家公會本部。薩利埃里老師在這裡總是因為糾紛而被搞得頭疼不已。 - 美泉宮
皇家行宮,路易莎公主就居住在此處,這是個每晚都要舉行舞會的浮華之地。 - 維也納劇院
路經常舉辦演奏會的大眾劇院。 - 莫扎特官邸
外觀像是棟鬼屋,實則是兩人的愛巢。 - 海林根施塔特
第三卷主角要拜訪的地方。 - 海頓官邸
帶道場的大宅子,現如今住滿了食客。 - 霍夫堡皇宮
皇帝殿下所在之地,是奧地利的政治中心。由於主角經常被召到這裡,所以偶爾覺得是不是乾脆住下會更加方便。
分卷劇情
卷 | 劇情 |
---|---|
1 | 高二的暑假,我被自稱惡魔梅菲斯托費勒斯的奇妙女子擄往不知名的世界。原本我以為那裡是兩百年前的音樂之都維也納,結果其實是電話、戰車、飛行船與妖怪齊飛的異世界。我成為大文豪歌德,一邊被迫完成其工作,一邊尋找回到現代日本的方法。此時我遇到的絕世天才音樂家少女其實是…… |
2 | 交響曲公演成功後的幾個月,小路陷入創作的瓶頸。過度前衛的新作無法使用現存的鋼琴彈奏,鋼琴的改造也同時遇到挫折。此時,法軍攻向維也納,我終於見到魔王拿破崙。結果得知魔王意外的隱情和這個不同於我所知的十九世紀秘密一角。同時,一名拿著不祥手槍的年輕音樂家出現於我們面前。“我要殺了拿破崙,不要妨礙我。”滿心渴望復仇的他其實身後隱藏了惡魔的影子…… |
3 | 首次歌劇公演失敗後,小路大為沮喪。這時一封來自普魯士王國的再演邀請,使她樂得重新振作,提筆改寫樂譜,但在她身上卻發生了可怕的異變――聽力開始減弱了。我在找尋病因的過程中,發現了貝多芬不為人知的過去以及更神祕的不解之謎。儘管懷抱諸多不安,我們依然決定啟程,但想不到拿破崙也偏偏挑在這時進軍普魯士。我們的命運就這么在歷史三番兩次的玩弄下,再度在戰場上擦出激烈的火花―― |
4 | 悄然來訪的短暫和平中,小路終於著手編寫兩大曠世交響曲——《命運》及《田園》;但在首度演出時,教會又來找碴了。原以為教會的妨礙行為只限於雞蛋裡挑骨頭,卻在牽扯到拿破崙及其敵對勢力的陰謀後弄得一發不可收拾,釀成無法預測的悲劇,甚至惡魔梅菲也遭殃。而陷入絕境的我,則因此開始面對支配這奇妙世界的殘酷“命運”—— |
出版信息
日文版由ASCII Media Works出版發行,繁體中文版由中國台灣地區的台灣角川書店代理發行,簡體中文版由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天聞角川代理發行。
卷 | 日文版出版日 | 繁體中文版出版日 | 簡體中文版出版日 |
---|---|---|---|
1 | 2012年05月10日 | 2013年06月05日 | 2013年12月20日 |
2 | 2012年09月10日 | 2013年08月16日 | 2015年12月20日 |
3 | 2013年02月10日 | 2014年01月11日 | 2016年05月05日 |
4 | 2013年11月09日 | 2014年08月27日 | 未出版 |
作品評價
角色類型豐富、插畫精美
在這部作品中,作者創作了豐富多彩的角色,能吸引各種口味的讀者,有固執任性、勇往直前的傲嬌萌少女貝多芬,喜歡裝傻、魅惑力十足的惡魔御姐梅菲斯特,可愛值爆表、人見人愛的弗朗茨二世的長公主瑪麗·路易莎,穿上女裝連女主角都甘拜下風的萌正太魯道夫大公……在眾多輕小說讀者喜愛的插畫家——岸田梅爾的精美畫風的支援下,本作的各角色更是如虎添翼。
古典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