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災害,土地資源,人口,經濟,綜述,農業,工業,商業,金融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體育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郵政電信,基礎設施,交通,歷史文化,風景名勝,榮譽稱號,
建置沿革
唐總章年間(668年—670年),稱湯望州。
明、清時期,稱臥這。
民國時期,稱臥這貓場,屬納雍縣樂治五區。
民國三十年(1941年)前,屬大方縣。
1953年,樂治、蠶箐、高梘3鄉合併為樂治鄉。
1958年,成立樂治公社。
1961年,恢復區建制為樂治區。
1984年,分出蠶箐建樂治鎮。
1991年,碓叉、蠶箐2鄉併入樂治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樂治鎮轄1個社區、17個行政村:樂治、青槓、楊家灣、史家街、戛泥壩、塘壩、石母豬、碓叉壩、砂子沖、高梘、台砂、塘邊、家車、化啟、大營、座拱、黃泥沖、蠶箐。
截至2020年6月,樂治鎮轄13個社區、5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樂治社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樂治鎮地處
納雍縣東北部,東、東南同
玉龍壩鎮相連,南和王家寨鎮接壤,西南、西北與沙包鎮毗鄰,北、東北接
大方縣馬場鎮、牛場苗族彝族鄉,行政區域面積77.2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樂治鎮地形屬高山丘陵地帶,地勢由西向東傾斜。最高點海拔1854.9米,最低點海拔1075米。
氣候
樂治鎮多年平均氣溫15℃。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無霜期年平均240天。
水文
樂治鎮境內河道屬烏江水系,木空河由西北向東南進入西界河,境內河道長12.5千米,由西界河流入織金六歸河,最後流入烏江。
自然災害
樂治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乾旱、洪澇、雪凝等。雹災平均一年2次,最嚴重的一次雹災發生在1999年5月15日,降雹時間約30分鐘,涉及境內1個管理區,受災面積達450公頃。
土地資源
樂治鎮有耕地面積1.6萬畝。
人口
2011年末,樂治鎮總人口3.5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861人,城鎮化率22.5%。另有流動人口1.1萬人。總人口中,男性1.9萬人,占54.3%;女性1.6萬人,占45.7%。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6萬人,占74.3%;有苗、彝、布依等少數民族,共0.9萬人,占25.7%。超過500人的少數民族有苗、彝2個民族,其中苗族3372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37.5%;彝族834人,占9.3%。2011年,人口出生率9.7‰,人口死亡率4‰,人口自然增長率5.7‰。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92人。
2017年末,樂治鎮常住人口為29851人。
截至2018年末,樂治鎮戶籍人口為38547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樂治鎮財政總收入1812.8萬元,比上年增長72.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11.5萬元,比上年增長21.1%。
2018年,樂治鎮有工業企業7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3個。
農業
2011年,樂治鎮完成農業總產值1.2億元。
樂治鎮糧食作物以玉米、小麥為主。2011年,樂治鎮生產糧食8479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烤菸等。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1.3萬畝,產量5.2萬噸,主要品種有大白菜、蘿蔔、大蔥、西紅柿、韭菜等。
樂治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等為主。2011年,樂治鎮生豬飼養量1.2萬頭,年末存欄8968頭;羊飼養量764隻,年末存欄265隻;家禽飼養量116.5萬羽。
工業
樂治鎮形成以建築材料生產為主的工業體系。
2011年,樂治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844萬元。2011年,砂石廠4家,年產值1216萬元;磚廠2家,年產值628萬元。
商業
2011年,樂治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028萬元。
金融業
2011年末,樂治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4276萬元,比上年增長8.2%;各項貸款餘額6893萬元,比上年增長12.8%。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樂治鎮有國小9所,在校生3856人,專任教師172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99.5%;國中1所,在校生1217人,專任教師97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95%。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10萬,比上年增長22%。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樂治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0個,文化專業戶5個;各類圖書室21個,藏書31萬冊。2011年末,有線電視台1個,有線電視用戶186戶。衛星地面電視接收普及率62.7%。廣播電視站1個。
體育事業
2011年末,樂治鎮有學校體育場地2處,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5%。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樂治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1個;病床2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57張,固定資產總值53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6人,其中執業醫師4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5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7萬人次。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87.1%。
社會保障
2011年,樂治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9戶,人數21人,支出7.8萬元,月人均310元,比上年增長4.4%;醫療救助54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862人次,共支出19.3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420戶,人數3721人,支出263.4萬元,比上年增長12%,月人均59元,比上年增長24%。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22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7.3萬元,比上年增長18%。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1個。慈善分會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1.5萬元,使725人(次)困難民眾受益。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1萬人,參保率31%。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樂治鎮有郵政局代辦所1個。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6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6萬門,固定電話用戶425戶,電話用戶普及率82%;行動電話用戶2.6萬戶,寬頻接入用戶425戶。
基礎設施
2011年末,樂治鎮有自來水廠1座,有深水井6眼及成套淨化設備,年供水60萬立方米。
2011年末,樂治鎮有變電站、供電所各1座,電網覆蓋率100%。
交通
樂治鎮境內有307省道經過。
歷史文化
民國三十年(1941年)建納雍縣時,取“長治久安”之意命名。
風景名勝
宣慰府遺址位於樂治鎮楊家灣史家街,占地1萬平方米,為明、清水西宣慰使府第。1985年,貴州省人民政府將宣慰府遺址公布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樂治烈士墓位於樂治鎮街上村西北山坡上,有墓室1幢,紀念門樓1座,墓前有石質三門四柱牌坊,占地面積約2500平方米,建於1975年,為紀念1950年在樂治剿匪戰鬥中英勇犧牲的解放軍指戰員而建。1987年,納雍縣人民政府公布樂治烈士墓為第二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榮譽稱號
2020年7月29日,全國愛衛會決定命名樂治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