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府雜曲·鼓吹曲辭·艾如張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艾如張》是唐代詩人李賀創作的一首政治詩。此詩借誘捕鳥雀的羅網比喻統治階級暗設害人的圈套。詩為寓言體,通過勸告小鳥要遠離羅網、警惕捕鳥人的機巧,告誡人們遠離禍機,寫出了人世的險惡不測,表達了詩人對險惡奸詐現實的憎惡。

基本介紹

  • 作者:李賀
  • 體裁:樂府
  • 年代:唐
詩詞原文,注釋,白話譯文,作品賞析,詩詞出處,作者簡介,

詩詞原文

艾如張⑴
錦襜褕⑵,繡襠襦⑶。
強飲啄,哺爾雛⑷。
隴東臥穟滿風雨⑸,莫信籠媒隴西去⑹。
齊人織網如素空⑺,張在野田平碧中⑻。
網絲漠漠無形影⑼,誤爾觸之傷首紅⑽。
艾葉綠花誰剪刻⑾?中有禍機不可測!

注釋

⑴艾如張:漢樂府舊題,屬於鐃歌十八曲。題目字義為:割除草木,張網捕鳥。
⑵襜褕:對襟單衣。
⑶襠襦:褲子。這兩句用錦繡的衣服以比喻鳥的美麗羽毛。
⑷雛:幼鳥.
⑸臥穟:臥倒的莊稼。
⑹籠媒:把鳥關在籠子裡,用來誘捕別的鳥。
⑺齊:今山東一帶。相傳齊人善於捕鳥捉魚。素空:透明的天空。
⑻平碧:平原碧野。
⑼漠漠:廣布的樣子。
⑽傷首紅:傷害得頭破血流。
⑾艾葉綠花:指偽裝在網上的花草。艾,蓬艾。草名。

白話譯文

披一身錦繡般的羽毛,一隻多么令人喜愛的鳥。
努力地尋覓食物,把你巢中的小鳥餵飽。
田壟東邊風大雨急,把禾穗吹倒,別到壟西去,不要聽信籠媒鳥的鳴叫。
齊國人擅長織透明如空的羅網,那平原綠野的地方有羅網籠罩。
那網絲的形影難以看到,觸上它會頭破血流難以脫逃。
誰刻剪的艾葉綠花偽裝網上多巧妙,裡面藏著致禍的機關實難預料。

作品賞析

在古人的詠物詩中,有一些純然吟詠客觀事物的種種情狀,而沒有詩人的寄託寓意;但更多的是,“詠物”只是一種表現手法,詩中借物寄託著詩人深刻的寓意或者感慨。後者與現代的寓言詩很相似。李賀這首《艾如張》就是這樣的作品。
這首詩會令人感到十分詫異:一位二十多歲的青年人,竟然會對社會上險惡機詐有如此深刻的認識。他深邃的政治眼光和卓越的見識使讀者深感佩服。全詩通過對小鳥要警惕捕鳥人的機巧的勸告,寫出了人世的險惡不測,表達了詩人對險惡奸詐現實的憎惡。
詩中首先刻畫鳥兒的美麗可愛。用“錦”“繡”的衣服來形容鳥兒羽毛,這是非常美麗的鳥。羽毛五彩繽紛,鮮艷奪目,光彩照人。詩人用人的衣服作比喻,使讀者更容易在腦中形成鮮明的形象。“強飲啄”四句,是對小鳥勸告的第一層意思:努力尋找食物哺育自己的小幼雛吧。東邊的稻田裡禾穗倒伏,可以夠你尋找食物了,雖然在東邊的田壟去尋找食物要經受風風雨雨的侵襲,但你千萬不要聽信籠媒的呼喚,飛到西邊的田壟去。這一規勸,寄寓著詩人自己沉痛的教訓於其中。日常生活似乎總是不能滿足人的理想要求,於是就總是想另外找一種自己理想的生活。這種追尋往往適得其反,使自己陷入險惡的境地。“齊人織網”四句具體描繪了網雀的險惡,齊人的網潔白透明,無形無影,看不見,但又實在存在,它張在野外田壟上,在平坦的草地上,加上偽裝,表面上紅花綠葉,那么美麗誘人,但實質上卻是陰森的陷阱機關。一旦小鳥觸及那無影無形的網,就會碰得頭破血流,傷痕累累。這裡把捕鳥的機詐設施寫得十分生動,讀之使人產生一種恐懼心理。最後兩句點明了禍機四伏,深不可測的詭譎奸詐境界,以總結全篇。那綠葉紅花,竟是人們裝飾禍機的偽裝。
詩人懷著強烈的憎惡感情來描繪張網捕鳥的險惡居心,這當然不只是抨擊捕鳥,而是藉此抨擊現實的險惡。現實也就像一張無形無影的網,由一些奸佞小人設定起來,引誘著一些天真善良的人們觸網受傷。這些奸佞小人用意險惡,居心叵測,使人們防不勝防,一不小心就落入他們毫無形跡的網中,受傷了還不知道是怎么樣受傷的。詩人對現實的認識是相當深刻的,捕鳥的描述,只是他對現實認識的變形反映。
這首詩寫出這網一般的人世,到處是機巧的陷阱,到處是張著的網,使人們碰得頭破血流。這是詩人被彈歸之後進一步思考得出的深刻結論。

詩詞出處

全唐詩:卷17_2

作者簡介

李賀(790~816),唐代詩人。字長吉,福昌(今河南宜陽西)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他為李昌谷。祖籍隴西,自稱“隴西長吉”。唐皇室遠支,家世早已沒落,仕途偃蹇,僅曾官奉禮郎 。因避家諱,被迫不得應進士科考試,韓愈曾為之作《諱辯》。和沈亞之友善。其詩長於樂府,多表現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憤,對宦官專權、藩鎮割據的現實,也有所揭露、諷刺。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頓,詩中於世事滄桑、生死榮枯,感觸尤多。善於熔鑄詞采,馳騁想像,運用神話傳說,創造出新奇瑰麗的詩境,在詩史上獨樹一幟,嚴羽《滄浪詩話》稱為“李長吉體”。但也有刻意雕琢之病。後世有人稱之為“詩鬼”。有《昌谷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