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安縣流坑古村

樂安縣流坑古村

流坑古村位於樂安縣牛田鎮南部,坐落在樂安縣城西南方向38公里、贛江支流烏江之畔,四周青山環抱,三面江水繞流,村周江岸,古木搖翠,百鳥和鳴。其遠處,群山擁翠,嵐霧繚繞;近處,烏江、龍湖環繞,村內牆門樓守望,就像被烏江懷抱的小城池,是一座典型的江右民系古村。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是一個董氏單姓聚族而居的血緣村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流坑古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江西樂安縣牛田鎮
  • 人口:5000人(2017年)
  • 方言贛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贛F
  • 距縣城:32公里
古村由來,歷史意義,文化遺產,

古村由來

董氏尊西漢大儒董仲舒為始祖,又認唐代宰相董晉是他們的先祖。宋代流坑董氏崇文重教,以科第而勃興,成為江西大家族聚居的典型。元代,遇兵燹,村子遭毀。明、清時代,村中有識之士,興教辦學,修譜建祠,並發展竹木貿易,使流坑村又一次繁榮興盛。從宋初到清末,全村出文,武狀元各1名,進士34人,舉人78人,進入仕途者,上至參知政事、尚書、下至主薄、教諭,超過百人。

歷史意義

流坑村是中國封建宗法社會的一個縮影。在一千多年的漫長歲月里,董氏精英依靠嚴密的封建宗族制度來凝聚族眾、維繫秩序、穩定發展。保存有明萬十年族譜3本,清代各房譜牒20多個版本,各種宗廟58座。大宗祠遺址更是一絕,五根高8米,直徑0.7米的花崗岩石柱,傲視蒼穹,被稱為流坑的“圓明園”。流坑村以規模宏大的傳統建築、風格獨特的村落布局而聞名遐邇。明代中葉村子經過規劃,形成了七橫一豎八條街巷,族人按房派宗支分巷居住、巷道設定門樓、門樓之間以村牆連線圍合的整體布局,巷道用鵝卵石鋪地,並建良好的排水系統,保存至今,別具一格,堪一絕。
樂安縣流坑古村

文化遺產

村中現存500餘幢建築中,明清占建築及遺址計206餘處,村中古建築均為磚木結構樓房,質樸而簡潔,但建築裝飾十分講究。明代建築懷德堂中的雀(爵)鹿(封)猴(侯)磚雕壁,堪稱精品。數以百計的屋宇,堂上有匾,門旁有聯。其中保存完好的木質油漆匾額188方,門頭牆壁的各種題榜362方,祠堂名額近60處,楹聯72副,總計628方(處)。 從流坑沿烏江順流而下,有一片香樟林,夾雜少許青楓,總計有1萬多棵,樹齡大多在200-800年之間,其中500年以上的有3000多棵,800年以上的有1400多棵。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