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與嬗變:中國政府改革發展30年》以1978年以來政府改革的生動實踐為基礎,配以典型事例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插圖,以政府理論的基本內容為主線,從政府體制、政府機制、政府執行力、政府制度等範疇入手,分別從政府職能、政府機構、政府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政府權力配置與運行、政府責任、政府間關係、政府能力、政府行為、政府績效評估、政府理論、政府法治、政府文化等12個方面梳理了中國政府改革發展的歷程,總結其發展的動因和經驗,梳理其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問題,並做深入的理論分析,從而將我國政府改革與發展置於中國發展和世界發展的大背景下,來探尋政府改革發展的制約因素和發展趨勢,並為我國政府改革和發展探尋進一步發展的著力點。在改革開放30年來臨之際,深入考察和梳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改革發展的軌跡,總結政府改革發展的經驗,進一步推進政府制度創新和發展,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構建與嬗變:中國政府改革發展30年
- 出版社:鄭州大學出版社
- 頁數:425頁
- 開本:16
- 作者:王偉 唐兵
-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11069792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參與完成10多項國家和省部級重點課題,主要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科學發展觀與政府全面履行職能研究》,國家能源辦項目《國外綜合能源政策與能源體制》,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能源教育與節約型社會建設>、《中日韓社會性規制政策改革比較研究>,商務部課題《我在DDA服務貿易談判中能源服務議題上的立場和策略研究》,北京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北京市節能法律保障機制研究》等,在鄭州大學出版社獨著出版《政府改革與制度創新以北京市為例》,參編出版《中國共產黨執政理論體系》,在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近20篇。
圖書目錄
一、中國發展之謎
二、神與獸:發展中政府的作用
三、發展中政府改革的必要性
第一章 體制創新核心:政府職能轉變
一、政府職能概述
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回顧
三、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的思考
第二章 體制創新載體:政府機構改革
一、改革開放以來的政府機構改革回顧
二、中國政府機構改革的總體評價-
三、中國政府機構進一步改革的方向
第三章 體制創新關鍵:政府人力資源管理
一、政府人力資源管理概述
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
三、我國政府人力資源管理進一步發展的方向
第四章 機制創新核心:政府權力配置與運行
一、政府權力配置與運行概述
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權力配置與運行的現狀
三、進一步促進政府權力配置和運行規範化的思考
第五章 機制創新載體:責任政府建設
一、責任政府概述
二、我國責任政府的建設過程
三、進一步促進責任政府建設的思考
第六章 機制創新關鍵:政府間關係
一、政府間關係概述
二、我國中央與地方關係的發展及問題
三、進一步理順中央與地方關係的思考
第七章 執行力提高核心:政府能力建設
一、政府能力概述
二、改革開放以來的我國政府能力建設
三、進一步提升政府能力的思考
第八章 執行力提高載體:政府行為規範
一、政府行為規範與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現狀
三、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促進政府行為規範
第九章 執行力提高關鍵:政府績效評估
一、政府績效評估概述
二、改革開放以來政府績效評估的成效與問題
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推進政府績效評估
第十章 制度創新核心:政府理論創新
第十一章 制度創新載體:法治政府建設
第十二章 政府制度創新關鍵:政府文化建設
結語 發展政府與政治的科學發展
參考文獻
後記
文摘
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職能轉變的回顧
連結
計畫經濟體制與市場經濟體制
計畫經濟,或計畫經濟體制,又稱指令型經濟,是對生產、資源分配以及產品消費事先進行計畫的經濟體制。由於幾乎所有計畫經濟體制都依賴於指令性計畫,因此計畫經濟也被稱為指令性經濟。解決三個基本經濟問題的是政府,所謂的三個經濟問題是指:生產什麼、怎樣生產和為誰生產。而其中大部分的資源是由政府所擁有的,並且由政府所指令而分配資源的,不受市場影響。其餘的三種經濟體系是市場經濟體系、傳統經濟體系和混合經濟體系。
計畫經濟被當作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特徵,是傳統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的一個基本原理。這種觀點的邏輯推理是:社會化大生產把國民經濟各部門連結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因而客觀上要求它們之間保持一定的比例關係。
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了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在18世紀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的思想成果上,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學說。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以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為標誌。馬克思所闡述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具有以下特徵:在經濟結構方面實行純粹單一的全社會所有制(即100%公有制);商品經濟將消亡,一切勞動產品將成為社會統一分配的對象;經濟運行形式方面由一個社會中心用統一的國民經濟計畫來配置社會資源,組織整個社會的生產、分配和消費(即100%計畫經濟)。
科學社會主義首先在俄羅斯得到了運用。列寧領導十月革命取得勝利,接著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政權蘇聯。蘇聯經濟體制採用了高度的全民所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計畫經濟,長期優先發展重工業特別是國防工業,依靠高能耗、高原材料消耗、高人力投入、粗放型發展,在蘇聯建國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依靠軍事工業取得了勝利。從此,馬列主義被奉為社會主義陣營的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