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研製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首度規劃反潛直升機母艦可追溯至1952年, 當時日本海自的前身──創立初期的海上警備隊在“新海軍再建案”中,規劃籌獲一艘直升機航空母艦(CVH)作為反潛航空母艦,艦上操作
反潛直升機,以對抗前蘇聯日益發展的潛艇部隊。當時海上警備隊打算向美國提出購買CVE的需求,不過此方案並未獲得美日雙方政府的認可,很快便消逝無蹤。當時日本尚未從戰爭的重創中完全恢復(還在美國的管轄之下),經濟能力薄弱,海上警備隊也處於草創萌芽時期(原聯合艦隊的基礎幾乎被徹底拔除,海上警備隊等於是從頭再出發),手頭中只有若干小型艦艇,根本無力負擔CVE的操作與維持。
計畫確立
雖然引進計畫受挫和經濟條件不支持等原因限制,但日本當局並未放棄CVH的構想,仍然繼續研究規劃;上個世紀60年代,由於艦體穩定技術與直升機輔助降落設備的成熟,使得五千噸級傳統排水艦艇也能有效地操作直升機 (義大利安多利亞·多利亞號就是典型的例子),因此日本防衛廳在1965年擬定“第三期防衛力整建計畫”(1067~1972年)時,決定建造兩艘直升機驅逐艦,每艘搭載三架HSS-2A/B反潛直升機,取代原本孤注一擲的一艘反潛直升機航空母艦。
艦級命名
命名方面,先前日本海自所有的驅逐艦都採用“天文地理名”,這種命名在舊日本海軍時代也是用於驅逐艦。不過由於此種新造直升機驅逐艦噸位較大,而且居於艦隊編組的核心地位,因此日本當局重新啟用“山嶽名”來冠在這兩艘直升機驅逐艦身上,這是日本海自創立以來第一次恢復這種命名。在舊日本海軍時代,山嶽名用於
重巡洋艦以及
戰列巡洋艦上,比天文地理名高了兩個檔次。於是,這兩艘直升機驅逐艦分別命名為“榛名”與“比叡”, 而使用這兩個名字的上一代艦,是兩艘二次大戰時代的
金剛級戰列巡洋艦。而日後的
白根級直升機驅逐艦以及
宙斯盾驅逐艦也由於噸位與價值較大,同樣採用山名以區別於其他的通用驅逐艦。
設計特點
艦體設計
榛名級的外型頗具特色 ,為了儘量增大飛行甲板的可用面積,故採用極為緊緻的單一船艛結構 (內有三層甲板),艦橋、直升機庫緊湊地整合成單一方塊狀結構,其上的煙囪與桅桿也整合在一起。艦尾廣大的直升機甲板約占全艦長度的1/3。為了在海況惡劣時仍能有效起降直升機,榛名級的船舷擁有折角造型,由艦艏一路延伸至艦尾,艦體兩側設有一對英制的穩定鰭,直升機庫則設有兩套加拿大提供的熊阱(Bear Trap)輔助降落系統,這在當時都是很先進的配備 。日本海自引進加拿大這種輔助降落系統時,還先安裝在一艘運輸艦上進行測試評估,確認其實用性後才用於榛名級上。
武裝設計
榛名級艦首縱列著兩門美制MK-42 5英寸54倍徑艦炮,最大射速可達40發/分,為美國射速最快的五英寸自動艦炮,但原先由於故障率率較高,因此一般都將射速調低至20發/分。為了避免前面第一門MK-42擋住射界,艦首第二門MK-42安裝於一個高起的方形結構物上。由於本級艦未安裝反艦飛彈,因此這兩門MK-42就成為本艦唯一的反水面武器。第二門MK-42與船樓結構之間裝有一具74式八聯裝
阿斯洛克反潛飛彈發射器(美制MK-112發射器的日本版),這是艦上除了反潛直升機以外最主要的中長程反潛武器。
船樓結構底層內部設有阿斯洛克的備用彈儲放艙與再裝填機,再裝填時需將74式的尾部對準船樓並調整至特定仰角,以讓備用彈被裝填機推送進入74式,此種再裝填設計與美制諾克斯級護衛艦類似。除了阿斯洛克之外,榛名級尚擁有兩座三聯裝324mm 68式魚雷發射器作為短程反潛武器。防空自衛方面,榛名級在進行FRAM改良時加裝了兩具MK-15密集陣近迫武器系統以及一座MK-29八聯裝
海麻雀短程
防空飛彈發射器,其中密集陣位於船艛上方兩側,海麻雀則安裝於直升機庫頂上。
偵測設計
榛名級配備有日本自製的OQS-3主/被動艦體聲納與美制SQR-18被動式拖曳陣列聲納。由以上觀之,以反潛為主要任務的榛名級配備有完整的艦載聲納、短程與中長程艦載反潛武裝,並且能操作多達三架反潛直升機,反潛偵搜能力以及範圍相當強大;至於防空能力的要求則僅限於點防禦以供自衛,不過本艦在現代化改裝後擁有由短程飛彈、機炮式CIWS組成的兩層式短程防空網,堪稱相當完善。
動力設計
榛名級採用傳統的
鍋爐與蒸汽渦輪作為動力,但兩艘姊妹艦並未採用同一廠牌的鍋爐與蒸汽渦輪:榛名採用三菱制的主機,比叡則使用石川島播磨製造的動力系統。雙方動力系統的性能表現都一樣,在攝氏480度下產生每平方厘米60kg壓強的蒸汽,最大輸出功率70000軸馬力。80年代,榛名級艦隊重整暨現代化改良之後的比叡號標準排水量增至5050噸,高於榛名號的4950噸,然而航速也略降1節,成為31節。
改進升級
1986年,榛名級開始進行艦隊重整暨現代化(Fleet Rehabilitation And Modernization,FRAM)計畫,其中榛名號的改裝於1986至1987年進行,而比叡號則在1987至1989年接受改良。FRAM主要是強化榛名級的自動化程度、信息傳輸/處理以及自衛能力 ,相關標準都比照
白根級直升機驅逐艦,項目包括加裝IPDMS海麻雀防空飛彈、MK-15 CIWS以及Link-11/14資料鍊等裝備,並換裝OPS-11對空搜尋、OPS-28C平面搜尋雷達、ORN-6導航雷達、NOLO-1-3電子支援系統以及OE-82C衛星通信系統等,並引進自動化的艦載戰鬥系統,此外更以SH-60J反潛直升機取代原先的HSS-2B。
在改良作業中,榛名號換裝OYQ-6戰鬥系統,而比叡號則換裝更新型的OYQ-7。榛名號換裝的OYQ-6又稱為TDS-2-1,其架構與白根級的OYQ-3類似,核心包括兩部CP-642B計算機與一部UYK-20A小型計算機,外加五部UYA-4/OJ-194顯控台以及一座WCP-1A武器控制台組成。榛名級的OYQ-6雖然使用較舊的CP-642B,但兩部CP-642B的運算能力與一部UYK-7大致相當,因此兩者性能差不多。至於比叡號的OYQ-7則算是日本海自第三代戰鬥系統,以兩部UYK-43主計算機為核心,此外還有輔助的UYK-44中型計算機,並換用新一代的UYQ-21彩色顯控台,並整合了Link-11/14數據鏈與ORQ-1直升機數據鏈。
基本數據
參考數據 |
---|
艦體規格 | 長153米 寬17.5米 吃水5.2米 |
---|
排水量 | 標準4950噸(DDH-142改良後:5050) 滿載6800噸(DDH-142改良後:6950噸) |
---|
動力系統 軸馬力 | 鍋爐×2 蒸汽渦輪×2 70000馬力 雙軸 雙舵 |
---|
航速 | 31~32 |
---|
船員 | 370 |
---|
偵測 | OPS-11 2D對空搜尋雷達×1 (接受FRAM改良時換裝) OPS-28C 平面搜尋雷達×1(接受FRAM改良時 換裝) ORN-11導航雷達×1(接受FRAM改良時換裝) URN-25塔康台 UPX-25敵我識別系統 NOLQ-1-3電子支援系統(接受FRAM改良時換裝) OLR-9B電子對抗系統(接受FRAM改良時換裝) MK-36 干擾彈發射系統(SRBOC) |
---|
聲納 | OQS-3 主/被動艦首聲納×1 SQR-18A 被動式拖曳陣列聲納×1 |
---|
指揮 | OYQ-6(DDH-141)/OQY-7(DDH-142)作戰資料系統(接受FRAM改良時加裝) Link-11/14數據鏈系統(接受FRAM改良時加裝) FCS-2-12火控雷達×2(接受FRAM改良時加裝) GFCS-1A艦炮火控雷達×1 |
---|
武裝 | MK-42 五英寸54倍徑艦炮×2 八聯裝74式ASROC反潛火箭發射器×1(8枚備射,艦上另儲有16枚備用彈) 三聯裝324mm 68式魚雷發射器×2(使用MK-46或89式魚雷) MK-15密集陣近迫武器系統(CIWS)×2 (接受FRAM改良時加裝) 八聯裝MK-29海麻雀點防禦防空飛彈發射器×1(8枚備射,艦上另儲存16枚)(接受FRAM改良時加裝) 12.7mm機槍×4 |
---|
艦載機 | HSS-2A海王或SH-60J反潛直昇機×3 |
---|
服役歷程
兩艘榛名級是日本建造的第一批直升機驅逐艦,於70年代服役,旋即成為日本海自最重要的反潛水面艦艇。服役之初,兩艘榛名級同編於新組成的第一護衛群第51護衛隊,而第一護衛群其他成員包括一艘飛彈驅逐艦、一艘通用驅逐艦與四艘反潛驅逐艦,總共配置有八艘艦艇與六架直升機 ;這種“八六護衛群”是海自組建的第一種專職反潛獵殺艦隊,作業時以四架反潛直升機構成一個戰術單位 (其餘兩架以旋翼折收狀態儲存作為預備機),定時輪替,提供一個持續的空中反潛搜尋/獵殺網路 。
此外,由於榛名級的直升機庫比護衛群里其他通用驅逐艦的機庫更大,設備較為完善,因此當護衛群中其他艦艇的直升機需要較大幅度的維修保養,就可以飛到直升機驅逐艦上執行 。將六架直升機分散於兩艘直升機驅逐艦上,風險低於“雞蛋放在同一籃子內”的一艘反潛直升機航空母艦,使用上也比較有彈性;而兩艘榛名級的總成本,也低於一艘一萬噸級直升機航空母艦。
在1977年,榛名級的比叡號與天津風號
飛彈驅逐艦一同參與了環太平洋演習“協同作戰演習80”,在演習中以比叡號為首的反潛艇隊經過長時間耐心搜尋後終於捕獲並“擊沉”一艘擔任假想敵的美國核潛艇,使美國海軍對日本海自的反潛能力刮目相看。雖然此項演習使榛名級的反潛方能力備受肯定,但當時這些日本海自參演艦艇尚未配備現代化作戰系統、Link-11/14數位數據鏈以及衛星通信系統 ,仍只能使用舊式指管通情系統,在信息處理/傳輸方面暴露不少弱點;此外,比叡號與天津風號的靜音能力都不佳,不僅影響自身聲納搜尋效能,更容易被敵方潛艇發現與鎖定。所以從80年代的
初雪級護衛艦開始,日本海自新建造的反潛艇艇便格外注重靜音性能。
兩艘白根級分別在1980與1981年服役後,比叡號與白根號(DDH-143)一同留在第一護衛群第51護衛隊,榛名號則調離第51護衛隊,隨後與第二艘白根級的鞍馬號(DDH-144)新組建 為第52護衛 隊(屬於第二護衛群)。從1980年代後半起,日本海自開始將四個護衛隊群轉型為“八八護衛群”(八架反潛直升機與八艘艦艇),榛名、比叡號就分別擔任海自第三、第四護衛隊群旗艦。1999年3月發生的朝鮮船隻入侵日本海域事件中,駐防京都舞鶴軍港的榛名號便率領海自艦艇加以攔截,並開炮驅離北韓船隻。
退役替換
繼榛名級之後,日本又建造了兩艘
白根級直升機驅逐艦。白根級乃榛名級的拉長改良版,噸位與長度均略大於榛名級,兩者在基本設計、動力系統、武裝配置等方面都極為相似,惟白根級的煙囪從榛名級的一個變成兩個,部分上層結構外型有所不同,而且使用更先進的裝備 ,大幅提升了作戰系統的自動化程度以及資料傳輸/處理能力。日本防衛廳於2000年12月公布“新中期防衛力整備計畫”, 日本於2004及2006年度各建造一艘標準排水量高達13500噸的16DDH新型大型直升機驅逐艦,取代兩艘年事已高的榛名級。
兩艘榛名級原訂在2008與2009年退役,交棒給16DDH,但由於計畫延後,兩艘日向級分別在2009與2011年才能成軍,因此榛名級的役期又稍微地延長。 在2009年3月18日,榛名號正式除役,被新服役的日向號(DDH-181)取代。先前白根號(DDH-143)直升機驅逐艦在2007年12月14日夜裡發生大火,戰情室許多重要設備毀損;由於許多設備已經停產, 因此在修復工程中,便將榛名號的相關裝備移植到白根號上。在2011年1月17日,比叡號退出作戰序列,並在同年3月16日正式除役,將旗艦一職交接給同日服役的
日向級直升機驅逐艦二號艦伊勢號(DDH-182)。
本級艦
番號 | 艦名 | 建造 | 動工 | 下水 | 服役 | 退役 |
---|
DDH-141 | 榛名 | 三菱重工 長崎造船機械廠 | 1970年 3月19日 | 1972年2月1日 | 1973年2月22日 | 2009年 3月18日 |
DDH-142 | | 石川島播磨造船廠 東京第二工廠 | 1972年 3月8日 | 1973年8月13日 | 1974年11月27日 | 2011年3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