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陽區人民法院

榆陽區人民法院

榆林市榆陽區人民法院前身是榆林市人民法院,成立於1949年6月26日。法院審判辦公樓現坐落於榆林市榆陽區膚施路11號。全院有人員正式人員141人,其中大學本科學歷以上124人,占總人數的87.9%,研究生學歷8人,占總人數的5.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榆陽區人民法院
  • 成立時間:1949年6月26日 
  • 前身:榆林市人民法院 
法院歷史,主要職責,隊伍建設,創新工作機制,司法廉政建設,信息化建設,

法院歷史

榆林市榆陽區人民法院前身是榆林市人民法院,成立於1949年6月26日。1950年4月,榆林市人民法院更名為榆林縣人民法院。1955年10月,成立榆林縣魚河法庭。1962年年1月30日,成立鎮川、巴拉素兩個人民法庭。文革期間,法院實行軍管。1973年6月恢復榆林縣人民法院。1980年元月,縣法院成立經濟審判庭,增設孟家灣、城關、古塔法庭。1982年10月,成立榆林縣人民法院執行庭。1987年,榆林縣人民法院更名為榆林市人民法院。經榆林地區中級人民法院研究同意,我院建立馬合法庭。1988年11月3日經市委常委會議決定同意我院撤銷刑事審判第二庭,改設告訴申訴庭;成立行政審判庭;增設西城區人民法庭;原城關法庭更名為東城區人民法庭,以方便人民民眾就近解決糾紛。1998年5月至7月經地區中級法院決定,我院成立金雞灘人民法庭及法警大隊,撤銷榆林市古塔人民法庭。1999年,根據上級法院通知精神,撤銷雙山、馬合、孟家灣法庭,合併東、西城區法庭為城區法庭,成立立案庭、郭傢伙場法庭。2000年撤銷城區法庭,同年7月榆林地區撤區改市,榆林市人民法院更名為榆林市榆陽區人民法院,目前榆陽區法院設民一庭、民二庭、刑事庭、行政庭等15個部門,下設郭傢伙場、魚河、巴拉素、鎮川4個基層法庭。

主要職責

榆林市榆陽區人民法院是國家審判機關,對榆陽區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接受榆陽區人大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監督。其主要職責是:
(1)依法審理法律規定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中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或者認為應當由本法院審理的刑事、民事、行政等一審案件。
(2)依法審理中級人民法院指定再審的案件和市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受理當事人不服本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並提起申訴的刑事、行政訴訟案件。
(3)依法行使執行權和司法決定權。
(4)對法律規定、規章等草案提出意見,對案件審理中發現的問題提出司法建議。
(5)指導基層法庭工作。
(6)負責全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訓工作和幹部管理工作。
(7)負責全院財務、專項投資的計畫管理及分配。
(8)負責全院的監察工作。
(9)管理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工作。
(10)做好本院行政、後勤事業管理和服務工作。
(11)宣傳法制,教育公民忠於社會主義祖國,自覺遵守憲法、法律和社會公德。
(12)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13)承辦其它應由基層人民法院負責的工作。

隊伍建設

一是樹表率。該院領導班子人心齊、風氣正、幹勁足、有擔當,堅持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制度,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始終保持“向前走,做表率”的工作作風,樹立科學領導理念,主動辦理複雜疑難案件,加強案件質量審查力度,把好案件質效關。通過優良的工作作風,贏得廣大幹警和社會各界的信任支持。在近三年的市中院和區委年終考核、民主測評中,全院幹警對領導班子工作的滿意度均為100%。
二是重學習。採取“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把理論知識學習和崗位練兵結合起來,強化教育培訓工作,提升新法使用能力,提高司法實踐操作水平,三年來,該院共組織法官幹警參加各類培訓48次,參訓人員711人次,發表調研文章629篇。推行青年法官導師制度,著力打造青年法官學習平台,針對青年法官幹警學歷高但經驗不足的特點,由辦案經驗豐富的老法官有針對性地進行思想政治和業務指導工作,重在提升青年法官的庭審駕馭能力、適用法律能力、裁判說理能力以及民眾工作能力,為法院充實審判執行工作新力量。
三是優結構。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充分發揚黨內民主,對重大事項集體進行決策,全院幹警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凝聚“一股勁兒”的力量,積極應對案件激增的現狀。面對嚴峻的工作形勢和高壓狀態,三年來共有60多名法官幹警被省高院、市中院授予“辦案能手”、“調解能手”、“執行能手”、“個人三等功”、“專家型法官”等榮譽稱號。

創新工作機制

近年來,隨著轄區經濟的發展,矛盾糾紛集中凸顯,案件數量急速上升。2012年,該院共受理各類案件4467件,審執結4423件,結案率為99.01%;2013年,共受理各類案件5531件,同比分別上升23.8%,審執結5481件,結案率為99.1%,受理案件數達到歷年來最高。共受理各類案件6155件,與同期相比上升51.9%,而該院一線法官僅57人,案多人少的矛盾尤為突出。到目前為止,人均辦案近120餘件,最多已達230多件。面對繁重的審判任務,該院上下團結一致,創新工作機制,各項工作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一是審判質效明顯提升。該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全力保障轄區社會穩定和經濟平穩發展。近年來,妥善審理執行了一大批社會關注度高、影響範圍較大的案件,如集中公開宣判了榆林市首批利用“偽基站”破壞電信設施案件、妥善審理執行了農行榆陽支行與王秀英債務糾紛、榆林市水土保持監督總站訴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等案件,均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同時,該院創新審判管理工作機制,狠抓案件質效,每月製作一期《審判管理通報》,並召開一次案件質效研判會,及時掌握各部門審判動態,對發回改判、申請再審、涉訴信訪等案件進行重點分析研究,努力補強短板指標,使審判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該院改判率和發回率分別為0.9%和0.5%,案件質效明顯提升。該院連續三年在全市法院案件評查中名列前茅,其中2012年獲得第一名。
二是司法服務更加便捷。該院始終樹立民眾利益無小事觀念,以突出矛盾糾紛化解為工作重點,實行立案信訪訴訟諮詢和“一站式”服務,每天由院黨組成員和庭室負責人在立案信訪大廳信訪值班,及時接受民眾諮詢和信訪,做到信訪接待工作“有登記、有落實、有結果”。拓展立案服務職能,在立案大廳引進7家擔保公司,及時為當事人辦理訴前財產保全措施,為日後當事人實現合法權益提供堅實的保障。建立立案 “綠色通道”,對欠資欠薪、追償贍養費、撫養費、撫育費、醫療費等涉及民生的案件優先立案。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三年來,共對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緩、減、免訴訟費150萬餘元,司法救助200餘萬元,切實維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同時,加大司法宣傳力度,三年來,邀請各界主流新聞媒體召開座談會3次,主動交流,助推了司法公開。在市區、街道、社區、農村等地開展了20餘場法律宣傳活動,零距離為民眾提供了優質的法律服務,贏得了民眾讚譽。宣傳工作傳播了司法“好聲音”,也取得了顯著成績,多次被省高院授予 “全省法院宣傳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三是司法為民成效顯著。該院充分繼承優良的司法傳統,發揚“馬錫五”審判方式,始終將民眾觀點、民眾路線貫穿於工作全過程,不斷創新為民舉措。例如該院郭傢伙場女子法庭通過成立兩個專項調解小組,設立四個巡迴審判點,由五名法官聯繫指導九個鄉鎮的基層民調組織,逐步形成以法庭為中心、“兩面、四點、五線”共同構築的矛盾糾紛“2、4、5”模式的化解網路,努力實現“案結事了”,受到了最高院周強院長的充分肯定,通過不斷創新為民舉措,該院連續三年民商事事案件調解率保持在75%以上。重執行,攻難點,加大執行工作力度,實行執行“110”制度和執行聯動機制,著力清理“抽屜案”和“骨頭案”,取得了良好成績,受到了省政法委和省高院的表彰。以“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進軍營”的“五進”方式審結案件的比率和適用簡易程式率均保持在75%以上,切實減輕了民眾訴累。同時,認真推行人民陪審和陪審團工作機制,進一步推進司法民主,充分發揮人民陪審員“人緣”和“地緣”優勢,參與案件的審理、調解和執行,連續三年陪審率達100%,讓人民民眾以簡便易行的方式參與司法、監督司法,提升了司法的公信力和親和力。

司法廉政建設

一是強化黨風廉政建設。該院著力加強廉政建設,時時“敲警鐘”,處處“設高壓”,堅持“抓領導、領導抓”。每年年初結合院內工作實際,修訂製定有關黨風廉政建設方面的各項制度,成立“落實各項制度督查、督辦”領導小組,建立制度落實保障機制。層級簽訂《黨風廉政責任書》,全面落實“一崗雙責”責任制,做到人人有責任。嚴格貫徹落實最高院“五個嚴禁”、省高院“六個不準”和《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處分條例》等廉政制度規定,充分發揮制度的管理職能,為全院幹警建立了“廉政檔案”,並在社會各界聘請了7名廉政監督員,實行對法官幹警的社會監督。
二是廣泛徵詢意見建議。主動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評議、視察法院各項工作,徵求意見建議。結合自身開展的法官“1+4”活動(即一名法官聯繫一名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村組社區負責人),由院黨組成員深入基層走訪調研。三年來,與各鄉鎮負責人、社區負責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律師、民眾代表召開座談會96次,參與座談1000餘人次,發放並收回調查問卷1200多份,覆蓋了整個轄區,廣泛地收集聽取意見建議,了解基層民眾真實司法需求。
三是切實轉變司法作風。結合正在開展的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該院以“刮骨療傷”的決心和“壯士斷腕”堅決整治民眾重點反映強烈的“吃拿卡要”、“六案三難”等不良現象,進一步促進作風轉變,推動各項工作的全面發展。三年來,該院幹警牢築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自覺抵制不正之風,沒有發生任何違法違紀問題,沒有出現一起錯案。

信息化建設

按照全省法院“全國一流,陝西特色”的目標,該院主動適應信息化時代要求,將信息化作為助推司法公正、司法公開、司法為民的重要支撐。
一是實行網上辦公辦案。該院在日常辦公中,基本實現了網上公文流轉、物品領用、請假銷假、車輛派遣,降低辦公經費,提高工作效率。在辦案中,進行網上立案和文書審簽,實現了案件信息同步錄入、卷宗同步掃描,逐步提高科學化管理水平。實行電子簽章,在網上加蓋電子院印,用時不到10秒就可以將加蓋電子院印的法律文書發回辦案法官,及時為當事人列印送達。該院為每一起新受理的審判、執行案件當事人製作並送達《司法公開告知書》,共為當事人製作並送達《司法公開告知書》7620份,方便當事人在陝西法院公眾服務網上對審判流程和執行信息情況進行詳細的了解和查詢。
二是擴大司法公開範圍。該院在內外網上加強整合各類信息,充實法律法規,公開立案的條件和訴訟流程,便於民眾及時在網上查詢。同時,套用網路視頻、同步錄音錄像等高科技設備,實行對庭審的同步錄音錄像、微博圖文直播和網路視頻直播,不間斷、不改動、不隱瞞,讓公眾了解庭審全貌,並利用官方微博主動與社會各界網上交流溝通,實現司法與民意的良性互動。對榆林常家梁勝利煤礦與朱雲華勞動爭議糾紛等案件進行視頻和微博圖文直播,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
三是強化網上審判管理。該院將信息化技術廣泛套用在日常管理考核中,實現審管通報的數位化、動態化、日常化。嚴格網上審判流程管理,在立案、審理、執行、結案、歸檔階段需要審批的事項,全部在審判管理系統中進行,院審判管理辦公室對案件進行網上審限監督、網上結案審查、網上案件評查。該院的案卷掃描比為100%,裁判文書審查比為110%。該院將新受理的案件都已實時同步錄入案件流程信息,並完成近三年13453件案件的信息補錄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化加強對案件的流程管理。
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變化,榆陽區法院將在上級法院的監督指導下,以審判工作為重心,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繼續狠抓審判質效,打造經得起歷史檢驗、民眾評價的精品案件;以信息化建設為依託,積極順應新形勢、新時代、新要求,創新各項便民利民舉措,打造符合歷史潮流、民眾滿意的陽光法院,進一步踐行司法為民宗旨,努力為和諧榆陽、法治榆陽、幸福榆陽建設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優質的法律服務,為毛烏素沙漠添一片綠,加一抹色,為全國審判事業盡一份力,增一點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