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社峽口村早發

《榆社峽口村早發》是金末至大蒙古國時期文學家、詩人元好問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該詩通過對歸途的情形的描寫,把詩人遺民之痛、身世之悲、歸隱之願都包蘊在羈旅之苦之中。全詩逆挽起勢,波瀾迭起,語言曉暢,意蘊深厚。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榆社峽口村早發
  • 創作年代:金末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元好問
  • 作品出處:《遺山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榆社峽口村早發
瘦馬長途懶著鞭,客懷牢落五更天
幾時不屬雞聲管,睡徹東窗日影偏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榆社:縣名,今屬山西晉中。峽口村:在榆社縣城北八里。
②懶著(zhuó)鞭:懶得揮鞭子趕馬,意為催促馬走快些。著,揮(鞭子)。
③客:詩人自稱。牢落:故都落寞。五更天:天將亮時。
④幾時:什麼時候,哪一天。雞聲:雞叫聲。古代天將亮時,有雞報曉,意味著新的一天來臨。
⑤徹:通,透。日影偏:傍晚。

白話譯文

瘦馬在漫漫長途上疲憊不堪地緩緩而行,五更天氣,雞聲初起,我滿懷著孤苦寂寞,無所寄託心情。
什麼時候能夠不受時間約束,能夠自由自在地睡到傍晚。

創作背景

金哀宗天興二年(1233)春,汴京淪陷。四月,正在京城任左司都事的元好問和其他金朝的大臣一起,被蒙古軍羈管山東聊城。蒙古太宗窩闊台七年(1235),他由聊城移居山東冠氏;太宗十年(1238),他帶著十口之家由冠氏啟程回故鄉——山西秀容(今忻州市)。這首詩正是他回鄉途中,路過榆社時所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該詩的前兩句倒裝,逆起得勢。“客懷牢落五更天”,“懷”前著一“客”字,表明詩人以旅途行客自謂,“牢落”則表明了詩人此時心境的孤淒。接下來,才應該是首句,“瘦馬長途懶著鞭”,“懶著鞭”三字含蘊深廣,面對前面漫漫長途,詩人甚至懶於策馬前行。不是因為面對那匹瘦弱可憐、不堪重負的馬而不忍加鞭,還是因為深知瘦馬長途勞累已無法疾驅的現實,而懶得加鞭。是如此,但又不僅如此。“懶著鞭”三字更寫盡了詩人此時的心境。按人之常情,回到久別的故鄉,心情應該是十分愉快的,但這時,金已滅亡,遺民的巨大悲痛淹沒了詩人的歸興。國已亡,家何在,即使回到故鄉,也是前途茫茫。這使得他的心情牢落,意興索然。此時的元好問卻正在返回故鄉的途中,回鄉的心情尚且如此落寞,詩人的遺民之痛是何等深沉。而瘦馬、長途又很容易引起人們對“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在天涯”,等羈途窮愁意象的聯想,暗示了詩人雄心銷盡而遺民生活方長的身世之悲。
“幾時不屬雞聲管,睡徹東窗日影偏。”兩句,表現的是詩人對半生顛沛流離生活的感慨和渴望避世歸隱的心情。“雞聲”二字承“五更天”而來。五更雞鳴,詩人早發,由早發而產生了對“雞聲”的感慨。“雞聲管”三字,高度濃縮了詩人半生漂泊、顛沛流離的生活境況,而“幾時”則表現了詩人擺脫這種生活的急切心情。“睡徹東窗日影偏”,是詩人的願望,他是多么地想自由自在地徹睡。“東窗日影偏”寫出了這“睡”之“徹”,又透露了詩人此次回鄉,對擺脫凡俗,還一個“自由自在身”的生活嚮往的熱切。
該詩在布局上搭配勻稱,也很見功力。詩人首先在題目中用“榆社峽口村”點明地點,“早”點明時間,“發”點明事件,而後緊扣“早”字著筆,抒發自己的“牢落”心懷。詩的前兩句從橫向的角度著筆,在典型環境中展示人物形象。其中出現了兩個意象:“客”“馬”。而這兩個意象主次有別:“瘦馬”與“長途”“五更天”配合,構成了一幅淒清的孤旅早行圖的典型環境,而對畫面主體“客”的描寫,一是概括簡述了“懷”的“牢落”,一是從動作的心態上刻畫“懶著鞭”,從空間上表現詩人此時此刻的心理狀態。後二句則從縱向的角度著筆,著重於詩人心理空間的開掘。它把詩人此時此刻所處的物理空間向過去和將來無限延伸,既涵蓋了詩人一生逃亡流離、漂泊無定的苦難生活,也蘊育著詩人對將來安定的遺民生活的企盼。後二句不僅大大地增加了小詩的容量,而且對前二句旅客的情懷作了很好的反襯。

名家點評

中華詩詞學會理事賀新輝 《元好問詩詞集》 :“詩中顯示了作者索寞的心境,深沉的遺民之痛。”

作者簡介

元好問(1190—1257),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市)人,金末至大蒙古國時期文學家、歷史學家、詩人,金元之交時期北方文學的代表人物,對金元前後詩詞文化有承上啟下之用。他自幼聰慧,七歲能詩,十四歲時從郝天挺學,淹貫經傳百家,六年學成,下太行,渡黃河,賦《箕山》《琴台》詩,名震京師。金宣宗興定五年(1221)進士,官至尚書省左司員外郎。善作詩、文、詞、曲,其中以詩作成就最高,以“喪亂詩”聞名。金亡後不仕,以故國文獻自任。編輯金源史錄至百萬言,元人修《金史》,多有所本。著有《遺山集》四十卷、《中州集》《中州樂府》,詞有《遺山樂府》五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