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聯是題寫在楹柱上的對聯,亦指對聯,是我國一種獨特的文學藝術形式。楹聯習俗源於我國古代漢語的對偶現象,西晉時期(290年左右),出現合律講究的對句,可視為其形成的重要標誌。在一千七百餘年的歷史傳衍過程中,楹聯與駢賦、律詩等傳統文體形式互相影響、借鑑,歷北宋、明、清三次重要發展時期,形式日益多樣,文化積澱逐漸豐厚。楹聯有偶語、儷辭、聯語等通稱,以"對聯"稱之,則肇始於明代。
2006年5月20日,楹聯習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楹聯習俗
- 楹聯起始:始於桃符
- 楹聯特點:對聯,雅稱"楹聯",俗稱對子
- 楹聯別稱:詩中之詩
- 申報單位:中國楹聯學會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 遺產編號:Ⅸ—62
歷史發展,主要特點,傳承價值,
歷史發展
楹聯始於桃符。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過年就有懸掛桃符的習俗。所謂桃符,即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鬱壘"的名字,分別書寫在兩塊桃木板上,懸掛於左右門,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持續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們才開始把聯語題於桃木板上。據《宋史蜀世家》記載,五代後蜀主孟昶"每歲除,命學士為詞,題桃符,置寢門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學士幸寅遜撰詞,昶以其非工,自命筆題云: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是我國最早出現的一副春聯。宋代以後,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王安石詩中"千門萬戶 尤眨?馨研綠一瘓煞 之句,就是當時盛況的真實寫照。由於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密切的關係,所以古人又稱春聯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們才始用紅紙代替桃木板,出現我們今天所見的春聯。據《簪雲樓雜話》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後,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門須加春聯一副,並親自微服出巡,挨門觀賞取樂。爾後,文人學士無不把題聯作對視為雅事。入清以後,對聯曾鼎盛一時,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由此可見,朱元璋採取行政命令,要求家家戶戶貼春聯,對形成春節貼春聯的風俗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隨著各國文化交流的發展,對聯還傳入越南、朝鮮、日本、新加坡等國。這些國家至今還保留著貼對聯的風俗。它流傳至今,有著歷史記憶,更加豐富了中華璀璨的歷史文明,
主要特點
它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漢語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可以說,對聯藝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依據功用之不同,對聯的種類可分為春聯、喜聯、壽聯、輓聯、裝飾聯、風景名勝聯、自題聯、行業聯、交際聯及各種技巧聯(包括諧趣聯....)等。
楹聯以"副"為量詞,一般以兩行文句為一副,並列豎排展示,自上而下讀,先右後左,右邊為上聯,左邊為下聯。
對聯是由律詩的對偶句發展而來的,屬格律文學,它保留著律詩的某些特點。古人把吟詩作對相提並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兩者之間的關係。對聯要求對仗工整,平仄協調,上聯尾字仄聲,下聯尾字平聲。這些特點,都和律詩有某些相似之處,所以有人把對聯稱為張貼的詩。但對聯又不同於詩,它只有上聯和下聯一般說來較詩更為精煉,句式也較靈活,可長可短,伸縮自如,無字數和句數的限制,短的僅一、兩個字;長的可達幾百字。對聯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幾十言。在我國古建築中,甚至還有多達數百字的長聯。對聯形式多樣,有正對、反對、流水對、聯球對、集句對等。
但不管何類對聯,使用何種形式,卻又必須具備以下特點:
一要字數相等,斷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傳統習慣是"仄起平落",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
三要詞性相對,位置相同。一般稱為"虛對虛,實對實",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內容相關,上下銜接。上下聯的含義必須相互銜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張掛的對聯,傳統作法還必須直寫豎貼,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顛倒。與對聯緊密相關的橫批,可以說是對聯的題目,也是對聯的中心。好的橫批在對聯中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相互補充的作用。
傳承價值
上下對舉、字數相等、詞性相同、平仄相對、辭法相應、節律對拍、形對義联是其文體特性,其中尤以聲律的平仄與詞性的對仗為關捩。楹聯言簡意賅,雅俗共賞,人稱"詩中之詩"。
楹聯以文字為內容、以書法為載體,製品種類繁多,包括紙裱、鏡框、木刻、石刻、竹刻等。在楹聯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大量的相關著述,各類楹聯典籍數以萬計。楹聯套用廣泛,除名勝宮殿、亭台樓閣、廳堂書屋懸掛外,還廣泛套用於節慶、題贈、祝賀、哀輓、陵墓等場合。
無論是詠物言志,還是寫景抒情,楹聯都要求作者有較高的概括力與駕御文字的本領,才可能以寥寥數語,做到文情並茂,神形兼備,給人以思想和藝術美的感受。
楹聯習俗在華人乃至全球使用漢語的地區以及與漢語漢字有文化淵源的民族中傳承、流播,對於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有著重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