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楚雄州在州文化館加掛牌子成立了楚雄彝族自治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負責全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管理工作。2022年4月,完成了“楚雄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機構的獨立建制工作,設定編制7名,擬定了工作制度,明確工作職責,進一步健全了州、縣市工作機制,並依法將非遺保護工作納入全州年度綜合考核體系。
2006年,楚雄州在州文化館加掛牌子成立了楚雄彝族自治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負責全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管理工作。2022年4月,完成了“楚雄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機構的獨立建制工作,設定編制7名,擬定了工作制度,明確工作職責,進一步健全了州、縣市工作機制,並依法將非遺保護工作納入全州年度綜合考核體系。
2006年,楚雄州在州文化館加掛牌子成立了楚雄彝族自治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負責全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管理工作。2022年4月,完成了“楚雄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機構的獨立建制工作,設定編制7名,擬定了工作制...
項目保護單位資格。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梅葛項目原保護單位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楚雄彝族自治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彝族摔跤(元謀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是流行於元謀縣的傳統體育項目,於2009年9月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省級保護名錄。簡介 彝族摔跤,彝語為“格“,“格“是力量與技術的體現,是彝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形成的,最為...
1981年5月25日,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通過議案,確定“火把節”為彝州的法定節日,1986年,“火把節”作為彝州的法定節日正式列入《楚雄彝族自治州自治條例》,2005年,“中國楚雄彝族火把節”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寧蒗彝族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寧蒗彝族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位於雲南省寧蒗彝族自治縣。2021年9月18日,被文化和旅遊部認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普米族拈達則封山儀式保護單位。
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化和旅遊局是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工作部門,為正處級,加掛楚雄彝族自治州文物局牌子。主要職責 (一)貫徹落實黨的文化工作方針政策,研究擬訂文化和旅遊規劃和政策措施,起草文化和旅遊單行條例草案、歷史文化保護地方性...
德宏州文化館(原德宏州民眾藝術館)成立於1963年,現館址位於德宏州芒市金孔雀大街38號,是德宏州文化旅遊局所屬的事業機構,主要負責輔導、指導和研究全州民眾業餘文化活動和培訓文藝業務骨幹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2011年7月加...
楚雄彝族自治州內分布高等植物6000多種,其中,有種子植物4500多種,列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攀枝花蘇鐵、陳氏蘇鐵、滇南蘇鐵、雲南紅豆衫、伯樂數、長蕊木蘭等36種。動物資源 楚雄彝族自治州分布有脊椎動物680多種,其中,哺乳動物110種...
(六)指導、管理文化藝術事業,指導藝術創作與生產,推動各門類藝術的發展,歸口管理全州性重大文化藝術賽事活動。(七)擬訂文化遺產保護規劃,組織實施物質、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優秀民族文化的傳承普及工作;擬訂文物、博物事業發展規劃並...
全州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中心主要職能職責是協助主管部門擬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承辦國家級、自治區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項目申報和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評審的技術性和事務性工作;開展公益性展演;組織實施優秀民族文化的保護...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玉龍納西族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位於雲南省玉龍納西族自治縣。2021年9月18日,被文化和旅遊部認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三多節保護單位。
涼山彝族自治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是涼山州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直屬財政全額供給事業單位,具備獨立的法人資格。正式編制8人,經主管部門和州財政局同意,涼山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自2014年1月1日起成為州級財政一級預算單位,擁有...
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哈尼族多聲部民歌、四季生產調”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雲和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雲和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是一個單位。2021年9月18日,被文化和旅遊部認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
德欽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2019年11月獲得“民間信俗(梅里神山祭祀)項目”保護單位。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德欽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民間信俗(梅里神山祭祀)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是怒江州文廣新局直屬單位。1.貫徹履行國家、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政策法規;制定全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2.制定全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保護技術標準和工作規範;3.組織全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
公布,阿詩瑪項目原保護單位存在單位性質、機構等方面重大變化,不具備保護單位基本條件等情況,重新認定保護單位石林彝族自治縣阿詩瑪文化傳承與保護中心(石林彝族自治縣阿詩瑪文化研究所、石林彝族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鳳凰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2019年11月12日,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獲得對“彩扎(鳳凰紙紮)、藍印花布印染技藝、苗醫藥(癲癇症療法)”的保護資格。
光山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光山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是光山縣政府工作部門。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光山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花鼓戲(光山花鼓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石林彝族自治縣阿詩瑪文化研究所、石林彝族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社會影響 重要展覽 2010年10月15日,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在山東濟南開幕,彝族(撒尼)刺繡作品參與展示。
大理白族自治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是一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機構。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大理白族自治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白族繞三靈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李茂榮,男,彝族,1944年出生。李茂榮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縣申報。保護措施 2018年,大姚縣投資拍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彝劇”微電影,用原生態漢語彝腔,以彝語方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