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

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的前身楚雄彝族文化研究室成立於1981年,1984年升格為“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2009年9月更名為“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地址:楚雄青龍路131號。2020年10月30日被文化和旅遊部確定為“第六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
  • 保護級別: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
  • 機構地址:青龍路131號
  • 性質:正處級事業單位
基本情況,發展歷程,探索發展,豐碩成果,學術交流,贏得聲譽,

基本情況

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是雲南省從事彝族文化專門研究的社會科學研究機構,為州人民政府直屬正處級事業單位,業務上接受雲南省社會科學院和州委宣傳部指導。建所開始,人員已由最初的廖廖數人擴大到31人,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規模的以彝族中青年為主的彝族文化研究專業隊伍。本院下設畢摩文化研究所、社會歷史研究所、彝族文化產業研究所、影視人類學攝製與研究所、《彝族文化》與《彝族歷史文獻譯叢》編輯部和黨政辦公室六個內設機構。在21名專業技術人員中,有研究員1名,副研究員6名,助理研究員9名,研究實習員5名。
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
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收藏的經折裝彝文古籍
專家做古籍鑑定
科研成果
建所擴院30餘年來,在中共楚雄州委、州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和高度重視下,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全體幹部職工團結一致,努力拚搏,立足學科特點,高度關注現實社會的巨大變化和學術前沿的發展趨勢,以弘揚和繁榮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為己任,以“橫通中外,縱貫古今”的寬廣視野,深入滇、川、黔、桂四省彝區,採用收集、翻譯、整理彝文古籍和深入實地調查獲取活史料並重的調研方法,廣泛開展彝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搶救、發掘、研究和宣傳、保護、傳承、創新、發展工作,走出了一條實地調查與文物考證和彝漢文獻相結合的研究路子, 在弘揚與套用優秀的彝族文化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
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完成修復工作的彝文古籍
嚴格的古籍收藏管理
——編輯出版《彝族文化》(內刊)和《彝族歷史文獻譯叢》
《彝族文化》自1984年創刊以來,己刊出年刊15期(600萬字);季刊91期(2500餘萬字),刊出文章1600餘篇,合計彝學成果字數達3000萬字,所刊文章大多為實地調查獲得的新鮮、翔實的第一手資料,研究內容涉及到彝族文化的方方面面,具有突出的民族特色和寶貴的資料價值;另外,編印《彝族歷史文獻譯叢》38輯,譯文500餘篇,800多萬字,是彝族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獻資料。
——編輯出版《彝族文化研究叢書》
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
畢摩經典譯著圖
畢摩經典譯著
至2007年底,已公開出版由劉堯漢教授主編的大型學術“叢書”《彝族文化研究叢書》全套四十餘本。《叢書》對彝族乃至中華民族諸多文化領域進行研究,深刻而新穎地揭示了中華古代文明的眾多難解之謎、世界科技史及上古文化的眾多疑難問題,引起了中外專家的高度重視,被譽為“中華彝族文化研究的新坐標”。
——完成課題情況
我院積極支持研究人員申報和參與國家、省、州課題項目等多層次課題合作。先後完成國家課題《彝文古籍編目》;與武漢大學合作完成國家社科基金課題《村民自治與宗族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西部項目《氏族傳統的現代變遷:摩哈苴彝村宗族的人類學研究》;和中山大學聯手與英國大英圖書館合作,開展搶救瀕危檔案,協作完成了“雲南畢摩文書的保護和數位化研究項目”;與雲南省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合作的咪黑們傳統文化和生態保護項目已經由德國國家技術公司驗收結題;參與完成了《彝族譜牒》項目的編寫工作。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我院高度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有效搶救,先後建成了“梅葛”、“母虎舞”和“火草麻布紡織”等彝族傳統文化傳承點12個,完成了祿豐高峰彝族大刀舞,南華沙橋彝族三弦舞、姚安左門彝族葫蘆笙舞、楚雄樹苴彝族母虎舞、姚安馬游彝族古歌梅葛、武定羅婺彝族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傳承保護工作,在全省搶救和保護民族傳統文化方面走在了前列,
彝文古籍是彝族祖先世代承傳下來的寶貴文化遺產,我院已收集了近三千部彝文古籍。多年來,我院把對彝文古籍進行收集、翻譯、整理的搶救性工作,始終作為各學科研究的基礎和重要的科研內容緊抓不放。
我院在雲南省社會科學院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的關心指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幫助下,繼往開來,與時俱進,以制度建設、效率提升、成果轉化、學術服務為主要抓手,按照民主決策、科學規劃、規範管理的原則,通過體制改革和“三項制度”建設,不斷加強黨風廉政和思想政治工作,逐步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穩步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為推進民族文化強州建設和構建和諧彝州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發展歷程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前進步伐,雲南省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以下簡稱彝研所) 已走過了23(至2005年)年的發展歷程,透過彝研所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不斷成長壯大的過程,我們欣喜的看到,一批優秀成果和專業人才脫穎而出,彝族優秀文化的弘揚,不僅是中華文化繁榮的標誌,也是時代發展的真實記錄。

探索發展

彝族文化的研究領域範圍廣闊,主要包括彝文古籍的收集、翻譯、整理和開展對彝族歷史、政治、經濟、哲學、宗教、法律、天文、地理、醫藥、文學、工藝、考古、民俗和語言文字等多學科的專題研究。
主位研究:彝族寫彝族,這是彝研所開展彝族文化研究的一個十分突出的特點。從研究者與被研究者的關係來看,民族學有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兩種方法。在彝族文化研究中,劉教授主張主位研究,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彝族研究彝族,彝族寫自己的家鄉、氏族、家族、家庭、個人(本人),這樣做,可以避免語言的隔膜,寫自己熟悉的家鄉、氏族、家庭較為貼切,所獲調查材料也較為翔實可靠;如果由漢族或其他民族去調查,須經翻譯,很難準確表達。根據這一原則,《彝族文化研究叢書》全套50本中,彝族寫彝族的專著約占80%,與此同時,《叢書》也真誠地歡迎和吸納了漢族和其他民族的學者,以新的視角和眼光,關注和研究彝族文化,共同為民族文化和中華文化的繁榮作出努力。幾分播種、幾多收穫。經歷數年研究,彝研所科研人員同心協力,在獲得大量活史料的基礎上,大膽探索新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

豐碩成果

彝研所多年來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現於《彝族文化》、《彝文文獻譯叢》以及彝文古籍的收集、翻譯、整理和公開出版大型學術“叢書”《彝族文化研究叢書》之中。
《彝族文化研究叢書》的問世,展示了當今國內彝族文化研究的水平和面貌,它的出版對促進中國文化史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參考價值,並將推動中國民族學和民族史研究走向新的繁榮。

學術交流

彝族悠久的歷史、豐富的傳統文化以及彝族文化的研究成果,對國外人類學(民族學)、歷史學、宗教學等學者以及旅遊採風者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使彝研所成為楚雄彝州對外開放的一扇視窗,從這個視窗,讓世界更多地了解楚雄彝州和彝族優秀傳統文化。

贏得聲譽

彝族文化研究所的創立以及《彝族文化研究叢書》的公開出版,在國內學術界和讀者群中產生了積極的反響。彝族是我國占人口較多的兄弟民族之一,成立各自的文化研究所,對自己的文化歷史進行研究。彝研所的研究成果受到社會廣泛注目、讚揚,也得到有關領導部門的肯定和鼓勵。
楚雄彝族文化研究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