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州十番鑼鼓

楚州十番鑼鼓

十番鑼鼓是一種傳統吹打樂。主要用於宗教的超度、醮事與民間各種風俗禮儀活動。歷史上曾有“十番簫鼓”、“十番鼓”、十番鑼鼓“十番”、“十番笛”等稱謂,僧、道兩家稱之為“梵音”,民間則稱之為“吹打”或“蘇南吹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楚州十番鑼鼓
  • 主要用於:宗教的超度
  • 稱之:為“梵音
  • 民間:吹打
簡介,歷史溯源,演奏形式,特性,傳承譜系,演奏風格,

簡介

十番鑼鼓的演奏主要用於宗教的超度、醮事與當地民間各種風俗禮儀活動。歷史上曾有“十番簫鼓”、“十番鼓”、“十番”、“十番笛”等稱謂,僧、道兩家稱之為“梵音”,民間則稱之為“吹打”或“蘇南吹打”。十番鑼鼓以鑼鼓段、鑼鼓牌子與絲竹樂段交替或重疊進行為主要特點。根據其所用樂器的不同,可分為“清鑼鼓”和“絲竹鑼鼓”兩大類。只用打擊樂器演奏的為“清鑼鼓”;兼用絲竹樂器演奏者稱“絲竹鑼鼓”。
十番鑼鼓樂隊的人數八至十二人不等,所用樂器,少則十餘件,多則三十餘件。十番鑼鼓的主奏樂器為笛(極少量樂曲為笙),配合使用的打擊樂器比較豐富,有同鼓、板鼓、大鑼、馬鑼、齊鈸、內鑼、春鑼、湯鑼、大鈸、小鈸、木魚、梆子等。十番鑼鼓的主要特點是其打擊樂部分,以一、三、五、七位元組為基本單位,按數列規範程式組合成節、句、段;十番鑼鼓套曲曲式結構中,以“身部”出現“大四段”(以鑼鼓或鑼鼓絲竹相間組成的段落,必需變化演奏四次)為標誌。現存的比較流行的曲目有、《小桃紅》、《萬家歡》、等。
十番鑼鼓的演奏者,多為民間職業性鼓樂班“堂名”中的樂手和寺院中的道士。不少民間藝人分散在農村亦農亦藝,他們隨時可被“堂名”班主或寺院當家道士招聘去參加民間婚、喪、喜、慶等活動的演奏(道士不參加民間婚禮的演奏活動)。每逢春節、中秋以及廟會、賽龍船等節日,民間則廣泛地組織自娛性演奏,在民眾中有著深厚的基礎。

歷史溯源

十番鑼鼓於萬曆末年(約1620年)在蘇州一帶流行,演奏者“堂名”在城鄉各地相當普遍,僅古城區知名的“堂名”便有幾十個,如在臨頓路菉葭巷的“多福口”、十梓街的“榮和堂”,還有“永和堂”、“萬和堂”等。
明朝時余懷(字澹心,1616年生)所著中已提到萬曆(1573—1619)末年南京秦淮河一帶遊客演奏十番鑼鼓的情景。清時錢泳(1825年序)所載:“憶於嘉慶已巳年(1809)七月,余偶在京邸,寓近光樓,其它與圓明園相近。景山諸樂部演習十番笛。每於月下聽之,如雲敖疊奏,令人神往。”可知十九世紀初葉,十番鑼鼓亦在北京宮廷盛行。清李斗撰寫的(1893)中,還詳細地記載了揚州虹橋“歌船”中演奏十番鑼鼓的情況和樂隊編制待點:“十番鼓者,吹雙笛,用緊膜,其聲最高,謂之悶笛,佐以簫管。管聲如人度曲,三弦緊緩與雲鑼相應,佐以提琴。龜鼓緊緩與檀板相應,佐以湯鑼。眾樂齊乃用單皮鼓,響如裂竹。所謂頭如青山峰,手似白雨點,佐以木魚檀板,以成節奏,此十番鼓也。是樂不用小鑼、金鑼、鐃鈸、號筒。只用笛、管、簫、弦、提琴、雲鑼、湯鑼、木魚、檀板、大鼓十種。故名十番鼓,番者更番之謂。……是樂前明已有之。”
從民間樂人演奏十番鑼鼓的歷史來看,亦可上溯到清中葉。如道士伍峻峰(1874年)從師於馬秀泉(1835年左右);農民鼓樂團體“雅集”,曾在乾隆壬子(1792年)龍潭庵重修完畢時,在庵中戲台上演奏過此樂等等。因此,十番鑼鼓至少在十六世紀已在我國南方流傳。

演奏形式

十番鑼鼓的演奏形式分只用打擊樂器演奏的清鑼鼓和兼用管弦樂器的絲竹鑼鼓兩大類。
清鑼鼓(俗稱素鑼鼓)的樂隊組合有粗、細之分。粗鑼鼓用雲鑼、拍板、小木魚、雙磬、同鼓、板鼓、大鑼、喜鑼、七鈸演奏。細鑼鼓在粗鑼鼓所用樂器的基礎上,加用小鈸、中鑼、春鑼、內鑼、湯鑼、大鈸演奏。清鑼鼓演奏形式的樂曲結構特點為鑼鼓牌子的聯綴。如清鑼鼓(粗)樂由十段組成,各段鑼鼓牌子的名稱為:一、《急急風》;二、《求頭》;三、《七記音》;四、《細走馬》;五、《十八六四二》(變奏三次),六、《魚合八》;七、《細走馬》;八《金橄欖》;九、《急急風》;十、《螺絲結頂》。其它清鑼鼓曲目還有《擒鑼》、《清鈸鑼鼓》等。
絲竹鑼鼓因其演奏中主奏樂器和樂隊組合的不同,又可分為笙吹鑼鼓、笛吹鑼鼓、粗細絲竹鑼鼓(古稱“鴛鴦拍”)等多種。笙吹鑼鼓樂隊編制其管樂器有笙、簫,拉弦樂器有二胡(托音二胡)、板胡;彈弦樂器有三弦、琵琶、月琴;打擊樂器用粗、細鑼鼓兩種編制。曲目有《壽庭候》(細鑼鼓)、《陰送》(粗鑼鼓)。笛吹鑼鼓樂隊編制在笙吹鑼鼓絲竹基礎上加用管樂器曲笛、梆笛,打擊樂器用粗鑼鼓編制。曲目有、《翠鳳毛》、《萬花燈》、《大紅袍》、《喜元宵》。粗細絲竹鑼鼓樂隊編制在笛吹鑼鼓絲竹基礎上加用管樂器大嗩吶、小嗩吶、招軍(俗名長尖,非旋律樂器,多用於樂曲首尾以烘托氣氛);打擊樂器用細鑼鼓編制。曲口有《香袋》、《十八拍》。
十番鑼鼓中的絲竹鑼鼓演奏形式其樂曲的結構以鑼鼓段、鑼鼓牌子、絲竹段落交替(有時重疊)進行為其主要特點。如笛吹粗鑼鼓曲《萬花燈》由十六段組成:一、鑼鼓《急急風》;二、旋律《萬花燈》;三、鑼鼓《急急風》;四、旋律《小桃紅》;五、鑼鼓《細走馬》;六、鑼鼓與旋摔交錯進行的《大四段》(變奏三次);七、旋律《春景》;八、鑼鼓《細走馬》;九、鑼鼓《蛇脫殼》;十、旋律《把花燈》;十一、鑼鼓《細走馬》;十二、鑼鼓與旋律交錯進行的《小四段》;十三、旋律《呀》;十四、鑼鼓《細走馬》;十五、鑼鼓《急急風》;十六、鑼鼓《螺絲結頂》。

特性

楚州“十番鑼鼓”不同於普通的民間音樂,它受楚州地理、氣候、環境和語言形象所制約,源於宮廷的崑曲音樂,加上了10件打擊樂的滲入,強調了演唱演奏的音效,蘊涵著古老江淮一帶的生活風俗,節奏以中慢板行板較多,鑼鼓曲牌、音效、語氣感有著濃厚的地方特色,韻味十足,給人以美感,鑼鼓點子的節奏平穩舒緩;唱詞貼近生活,寓意深刻明確。其中的《詠花》、《詠蝶》反映了古城園林般的春季美景,《金盆撈月》則是勸導男子要正直、勤學,不要去煙花之地。“十番鑼鼓”中的點子舒緩平穩,漸進有序,聽來高雅致至。因此說楚州“十番鑼鼓”不是崑曲,僅僅能發現它有崑曲的味道。
楚州“十番鑼鼓”分為只用打擊樂器的“素鑼鼓”和兼用管弦樂器的“葷鑼鼓”兩類。葷鑼鼓根據主奏樂器和演奏形式的不同,又分為“笛吹鑼鼓”、“笙吹鑼鼓”、“粗細絲竹鑼鼓”、“粗吹鑼鼓”等多種。素鑼鼓分“粗鑼鼓”與“細鑼鼓”兩類。粗鑼鼓用雲鑼、拍板、小木魚、雙磬、同鼓、板鼓、大鑼、喜鑼、七鈸;細鑼鼓除上列樂器外,加用小鈸、中鑼、春鑼、內鑼、湯鑼、大鈸。
楚州“十番鑼鼓”音樂共分三個聲部:第一聲部是器樂曲,第二聲部是唱腔,第三聲部是打擊樂。器樂曲旋律優美、古曲韻味很濃。唱腔的唱詞文學性較高,大部分是健康向上、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詞句。打擊樂的鑼鼓點子不同於現代戲曲、民間的打擊樂節奏,它的特點是節奏穩捷,輕重分明,各件樂器交替打出各種點子,具有獨特性,大部分是行板。三個聲部可分為器樂和唱腔為一體加上打擊樂,唱一段後再由打擊樂單獨出現打出各種鑼鼓點子。楚州“十番鑼鼓”以唱、奏、敲打三個聲部為一體。曲中時而加入鑼鼓曲牌,樂曲結尾大部分以鑼鼓曲牌為主。也有器樂曲,器樂曲高潮處為襯托氣氛時而加入鑼鼓與器樂合奏以增加渲染力。
楚州“十番鑼鼓”的另一個特點是,文場有兩支曲笛(為領奏樂器,一人左手,一人右手,笛尾都墜有一定的文化意識形態總是形成在一定的有形文化之上,楚州“十番鑼鼓”也不例外,它的有形文化遺產根源就是漕運總督府(署)。清朝年間的楚州城內,凡府署官員家中賀壽、慶典,祭祀等重大活動,都要演奏“十番鑼鼓”,一時間“十番鑼鼓”成為了不入尋常百姓家的上乘音樂。漕運總督府設在楚州,給古城楚州帶來了繁華的經濟,同時它孕育了楚州“十番鑼鼓”,使它在這塊繁華的土地上得以生存和發展,同時楚州“十番鑼鼓”也豐富了那個年代人們的藝術生活。
清朝末年,清朝頒布停漕改折的命令,漕運總督府的職能也隨之撤消,楚州“十番鑼鼓”也漸漸銷聲匿跡。抗日戰爭爆發,楚州城內已經沒有一支團體能演奏“十番鑼鼓”,而曾經演奏的藝人或輾轉流離或下海經商,“十番鑼鼓”幾近絕跡。
楚州藝人們最後一次集會是1939年正月初七,後因日本軍隊入侵駐楚後,漸漸銷聲匿跡。
近幾年來,為搶救這一特色文化遺產,楚州區委區政府十分重視,已由區文化部門組織專業人員作搶救性發掘整理,蒐集整理了《金盤撈月》、《詠花》等20多部曲目,並組成10多人的民間表演隊伍,使這一“聲音遺產”重現天日,得到保護和傳承。

傳承譜系

楚州“十番鑼鼓”傳承譜系:第一代傳承人:孫毓卿,男,漢族,楚州人,約1775年出生,“十番鑼鼓”創始人,漕運運糧官;第二代傳承人:丁健剛,男,漢族,楚州河下鎮人,約1847年出生,丁健科,男,漢族,楚州河下人,約1849年出生(二人兄弟);第三代傳承人:陳寶富,男,漢族,楚州河下人,1914年出生,小時讀過幾年私塾,18歲學紡織技師,解放後在楚州襪廠任技術員。能演奏竹笛、簫、管、揚琴、二胡、三弦樂器;第四代傳承人:周寶洪,男,漢族,1956年1月出生楚州。1974年高中畢業知青插隊。1975年起先後在專業劇團、戲劇學校工作過。1987年調入楚州區文化館工作。江蘇省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會員,三級演奏員。擅長演奏竹笛、二胡,音樂創作。歌曲“編一個紅紅的中國結”曾獲中國民族歌曲演創大賽銀獎,併入選中國“東方之春”歌曲集。歌曲“春滿中華、福滿中華”獲金品銅獎,入選中國“文化之春”歌曲集,曾獲中國民族歌曲優秀創作專家獎。自幼與陳寶富結為忘年樂友,1991年開始調研整理“十番鑼鼓”,歷時10餘年蒐集的兩本保存完整的工尺譜手抄本,一本傳於清道光16年(1836年),另一本原手抄本據有關專家考證為約明末清初,並翻譯成現代樂譜。2007年4月,楚州“十番鑼鼓”被江蘇省政府批准為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保護項目。2008年元月,又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演奏風格

從楚州十番鑼鼓的藝術性、曲名、鑼鼓曲牌、演奏樂器、演奏方式可以清楚地看出它具有很強的獨特性。它是由宮廷的崑曲音樂傳至古楚,再由一方水土養育的民間音樂家孫育卿二度創作,加上了打擊樂形成的民間色彩很濃的音樂體系。
清道光年間,楚州著名曲家孫育卿,將乾隆十六年首次南巡為奉獻皇上欣賞的音樂(崑曲宮廷音樂)加上地方風俗的唱詞及打擊樂(鑼鼓點子)改創成為雅俗共賞的楚州十番鑼鼓(又稱武昆)。這一獨特的文化形式曾在這裡盛興過200多年的歷史,給文明的古城添上了精彩的一幕。楚州十番鑼鼓的演奏樂器文場有兩支曲笛(為領奏樂器,一人左手,一人右手,笛尾墜有絲穗,給人以美感),兩支簫,兩支竹管,兩盤笙,兩面琵琶,兩把三弦,兩把硬弓,兩把軟弓,共十六件。武場有班鼓、板、堂鼓、大鑼、皮又、小鑼、木魚、碰鈴、糖鑼、號筒共十件。道具:一個較大美觀的棚子,由八人抬著,加上一人演唱。曲名如《金盆撈月》、《詠花》、《詠蝶》、《到春來》等,它在中外各民族從古到今的文學藝術作品中實為罕見。鑼鼓曲牌名也為獨創,如“出山雲”、“金錢花”、“四季花”、“雙飛蝶”、“繞花樂”等,它區別於戲曲和民間鑼鼓曲牌名。演奏樂器是由對笛、對簫、對笙、對琵琶等雙管制樂隊配置,給行走帶來了美感,彌補了單管制聲效不足的缺陷,證實楚州幾百年前就出現了雙管制樂隊,也就是交響樂的雛形。打擊樂配置為十件,而戲曲、民間打擊樂一般是四至六件齊敲,由此又可見它發出的音響獨特,聲效從高到低、層次清晰。最為罕見的是它在打擊樂里編配了一面2.8尺低音大鑼和一支低音奇特的號筒,時而發出烏、亞、打、一的節奏音效,敲打起來帶著古老深沉又壯觀奇特的音樂形象。其它藝術形式樂隊演奏一般是坐式,而古楚“十番鑼鼓”可以上街走動演奏,設定了一個較大的棚子,由八人抬著,這是演奏“十番鑼鼓”唯一的道具,它解決了班鼓、大鑼、堂鼓不好攜帶的問題,給整個演奏隊伍增添了氣勢,走在街上人們一看便辨別出這是“十番鑼鼓”演奏團體。與古代其他民族地區的音樂內容、形式等比較,楚州十番鑼鼓在各方面都有它的獨特性。
楚州十番鑼鼓不同於其他地區和民族的音樂和鑼鼓敲打法。它的音樂旋律、唱詞、鑼鼓點子與其它音樂沒有相同之處,所用打擊樂點子、演奏方式獨特,古老的宮廷音樂韻味很濃,音樂給人以美感,鑼鼓點子的節奏平穩。唱詞貼近生活,表達了勞動人民對生活的熱愛與嚮往,文學性較強。手抄本工尺譜正本書法功底深厚。
它的曲名文學性較高,如《金盆撈月》(唱詞大意勸好男兒不要去妓院),全曲演奏約30分鐘,故稱古代民間交響樂。《詠花》讚美各種花的美色,以季節為序依次歌唱了春梅、桃花、楊柳等十二種花卉,展現了一幅生機盎然的大自然圖景。《詠蝶》,讚美蝴蝶的19種美勢。《到春來》,器樂曲1/4板,羽調式音樂旋律優美,表達人們嚮往春天的到來,結尾加上了打擊樂與器樂合奏,給樂曲又增加了色彩,古人用其暗淡的羽調式為主音奏出了春天旋律的音樂,現代音樂中實為罕見。每段曲子後加入的鑼鼓牌子定位很講究,如《詠花》曲後用的鑼鼓牌叫《穿風花》,《詠蝶》曲後用的是《四季花》等等,其風格較穩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