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溪瓷燒制技藝

楓溪瓷燒制技藝

楓溪瓷燒制技藝,廣東省潮州市楓溪區的地方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楓溪瓷燒制技藝工序繁雜,一般經過選料、塑制、翻模、成型、施釉、裝燒、彩繪、烤花8道工序,最終形成一件楓溪瓷。

2008年6月7日,楓溪瓷燒制技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Ⅷ-96。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楓溪瓷燒制技藝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Ⅷ-96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廣東省潮州市楓溪區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現狀,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重要展覽,榮譽表彰,

歷史淵源

楓溪瓷燒制的通花瓷楓溪瓷燒制的通花瓷
據有關考古資料,古潮州地域發現的最早陶器,是南澳的象山遺址和東坑仔遺址下層,年代大約在距今8000年以上,屬新石器時代早期。
進入商周時期,這裡有一個被考古界命名為“浮濱文化類型”的發現。浮濱類型處於銅石共存的時代,也是一個印紋陶和釉陶共存的時期。
漢代,現潮州城的西郊北郊出現廠陶窯,在其高崗和山地中,曾出土了各種器物。這可以說是本地除日用器皿之外,具有一定規模的人物、動物陶瓷雕塑的開始。
到了晉代,陶瓷窯仍存在於北郊一帶(惜其地下埋藏直到1992年建花園開發區時被摧毀),從器物看,幾乎嶺南出土的同一時期的器物,在潮地都可以找到表證。事實證明,兩晉南北朝時期,潮州的陶瓷已大大超過了前面的朝代。它為潮州唐宋時代陶瓷的繁榮,打下了基礎。
唐代,潮州陶瓷迎來大發展時期。當時潮州窯的瓷器主要有碗、碟、杯、缸、盂、盆、罐、豆、枕、缽、瓶、壇等類,還有瓦當等物。
宋代,迎來了潮州陶瓷一個輝煌的高峰期。潮州已成為嶺南瓷都。
楓溪陶瓷楓溪陶瓷
宋代潮州窯的瓷器的胎質細密,瓷器主要有日用瓷和美術瓷兩大類 日用器有碗、碟、盤、盂、盆、瓶、壺、軍持、杯、盅、罐、爐、盞、燈、盒、茶托、缽、缸、壇、枕、文具類的硯、筆架、水注等。
明代時期,由於潮州楓溪原有的陶瓷生產基礎,水陸交通便利,原料材料來源和原先鳳山等地窯戶的西遷至此等條件,使楓溪於明代迅速崛起為新的瓷都,繼續了宋代筆架山窯為中心的環城區域陶瓷生產的繁榮局面。
明清時期的“潮州窯紅綠彩”,曾經對越南、日本的陶瓷發展產生過重大的影響。這表明明清時期的楓溪陶瓷非但承繼了唐宋潮州窯的風格,也繼續了外向型的海洋文化特色。該時代楓溪的瓷塑藝術品,已可分為人物類、動物類和仿生類等。
清末民初,鏤空類(即後來所稱的通花瓷)陳設瓷也開始批量出現。
新中國以來,楓溪區成為中國瓷都的龍頭,已有有陶瓷生產企業4000多家,生產工人7萬多人,年陶瓷產值70多億元,年出口創匯3億多美元,產品遠銷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潮州陶瓷以“白如玉、細如絲、薄如紙、明如鏡”的特色而聞名,2004年,中國輕工聯合會、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授予潮州市“中國瓷都”榮譽稱號。

工藝特徵

瓷器從使用功能上看,可分為日用瓷、藝術瓷、建築衛生瓷和特別用瓷等門類;從裝飾工藝上看,又有釉下、釉上、釉中、色釉彩和綜合裝飾等形式,而釉上、釉下又有多種裝飾手段。這些,都各有獨特的操作方法及其所呈現的藝術特色。
通過楓溪瓷燒制技藝製作的藝術瓷的功能以陳設欣賞為主,所以又被稱為藝術陳設瓷或美術陳設瓷。楓溪的藝術陳設瓷分為人物瓷塑、動物瓷塑、通花瓷花,花瓶(盤)類彩繪,現代又有陶藝和瓷塑壁畫等。其中,除瓶(盤)類彩繪涉及瓶體造型的整體設計與彩繪外,其它數類主要技藝體現在雕、捏、刻、貼、塑上。
通過楓溪瓷燒制技藝製作的通花瓷,是潮州楓溪地區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雕貼鏤空、精巧玲瓏的陶瓷藝術品類,主要特點是在瓷坯體上雕通連續的幾何圖紋或花卉、人物、動物等形象。通花瓷經常與捏貼瓷花相結合,稱“寄花通花”。由葉竹青擔任主體設計、王龍才負責主要創作的1.2米三層《友誼通花瓶》融通花、堆塑和寄貼立體瓷花、捏塑人物於一體,是當時大坯體多層通花瓷的一個突破。

工藝流程

楓溪瓷燒制技藝工序繁雜,一般包括選料、塑制、翻模、成型、施釉、裝燒、彩繪、烤花8道工序。其塑制有堆、雕、鏤、控、貼、塑、刻、劃、印、壓、擠等多種技法,施釉有蘸、澆、潑、噴、刷等手法,裝燒按釉料對溫度的不同要求,又分氧化燒和還原燒兩種,燒成後如再加彩繪的,還需在烤花窯燒烤烘焙,出窯後才完成瓷品製作流程。詳細製作流程如下。
王龍才在傳授技藝王龍才在傳授技藝
(1)選料煉(澄)泥。
選擇優質瓷土,粉碎、過濾、陳放一定時期、晾乾至可塑。現代已用機械粉碎,煉泥機煉製。
(2)塑制。
人物動物瓷塑方面,把握整體動態,而後正式投入雕塑。手法有堆、捏、塑、貼、雕、刻、劃、鏤、印、壓、擠等,然後修整定形,晾乾。這最先的單件作品稱為原作。有的原作不用加彩的,晾乾施釉(或不施)後即可進窯爐裝燒,燒後已是作品。有的原作需加彩的,如是設計裝飾為釉下彩,則在晾乾後的生瓷坯上加彩,而後進入施釉工序,燒出來的也是原作、原作具有不可複製性。
通花瓶的原作則用拉坯成型,後在一定乾濕度的軟生瓷坯上直接描畫鏤空紋樣(或先在器形展開圖上以紙描畫鏤空紋樣。然後用手輕拍在軟瓷坯上),再進行雕鏤二不能用拉坯成型的,則應人工堆塑實心器形,再在此實心器形上仔細雕鏤淺浮雕紋樣,而後以此為“模母”,壓印或注漿成帶紋樣的器形,再行雕鏤。燒成後,選擇保留一件最好作品,毀去其它成品及模母,此件也稱原件。1957年後,批量生產的通花瓶改為注漿成型。
(3)翻模。
楓溪當地也稱為“剝模”。作品如要定量或批量生產,則以原作為“模母”,進行翻模,製成石膏模具。翻模視作品具體情況,有的翻成一模(稱單合模印)即可投入注漿成型;有的則應切割分解成若干主副模(稱多合模印,以數編號),各自注漿後再依原作式樣貼上組合。定量或批量生產的通花瓶,翻模方式也與此相同。
《康乃馨瓷屏》《康乃馨瓷屏》
(4)成型。
批量生產的美術瓷多採用注漿成型。局部需用化妝土的,也在此過程完成。一件作品有多合模印成型的,其粘接在注漿凝乾後進行。通花瓶需寄貼浮雕或立體人物、花卉的,也在成型後的生瓷坯上進行。浮雕或立體人物,可用人工塑制,也可用模印壓印、漿注,視不同設計和數量多寡而進行,主體瓷花則全部為手工製作,個別還可手工製作燒成後再用瓷泥粘合。日用瓷成型方式很多,主要有:手拉坯、壓印、漿注(包括一般漿注和高壓注漿)成型、旋坯成型、滾壓成型等,前二者已少用。
(5)施釉。
依據設計,施上各色瓷釉。施釉前有一道稱為“上水”的輔助工序,用抹布後來用海綿蘸清水在器表(有的還需及器里)輕抹一遍,那些不便抹的地方,則毛筆蘸水輕點或水噴器噴灑:此道工序雖簡單但不可或缺,其作用一是去除器表的灰塵,二是使器表有一定濕度,便於與瓷釉的粘結。施釉手法有蘸、澆、潑、灑、噴、刷等。如局部需保留素麵,施釉前要在該部分先塗上一層蠟作保護層。
(6)裝燒。
進窯裝燒。舊時裝燒,需將已晾乾、烘乾,已作釉下彩繪和完成施釉後的泥坯體(泥塑品)放於匣缽之中,裡面分別可用墊餅、支釘、托珠、細砂作支墊物。較大的坯體則需特製匣缽甚至兩個相扣。裝窯時一個個相疊至將及窯頂部。匣缽的材料選用含砂量大的重粘土,如不破損可反覆使用。這是以柴草、煤等為燃料的饅頭窯、龍窯(含階級窯)和倒焰窯等所必需的窯具,後來改以石油氣等為燃料,則不需用匣缽。
燒制時,根據設計製作時採用的泥料、釉料對溫度的不同要求控制火候。一般分氧化焰和還原焰二種。陶瓷書籍則分別將這二種燒成氣氛稱為氧化氣氛和還原氣氛。在楓溪,習慣上將以氧化焰燒成的瓷器稱“普通瓷”,而將以還原焰燒成的瓷器稱為“細瓷”。
陶瓷坯件燒結成器的溫度各不相同,並有一定的波動範圍。主要視製作器物的泥、釉等原材料的燒成溫度而定,以完全燒結為目的。不同的器物(主要是大小和坯體的厚薄相差較大者),在燒造過程中溫度的控制和燒成時間都不同,人們將這種溫度升降、控制全過程稱為燒成曲線一過去全憑燒窯師傅的經驗以肉眼觀察指揮,現在人們摸索出來後已可用電腦控制一不加彩或釉下彩的作品,如青花、褐彩、釉下五彩等,燒成後出窯已是成品。
(7)彩繪。
如需加釉上彩的,如鬥彩、堆描金、粉彩、平彩(古彩、淺絳彩、新彩)等,則在燒成後還應在成瓷上加彩繪的工序。
(8)烤花(烘焙)。
釉上彩繪後,還應裝進烤花窯進行燒烤烘焙,使顏色與釉面熔為一體。出窯後方是成品。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楓溪瓷燒制技藝在瓷器文物出土方面提供著許多數據參考價值;從各個歷史朝代來看楓溪瓷器都扮演者一個重要角色,宮廷擺設的瓷器既可以裝飾又給人莊重感,是朝代文化交流的一種方式,同時也影響著中國與外國的交往方式;楓溪陶瓷製品品種齊全,款式多樣,既可以提供藝美術陳設觀賞價值,還可以提供人們生活中實用器具,同時還給楓溪區帶來經濟收入。

傳承現狀

隨著時代的變遷,瓷器生產企業改制,原有創作人員星散,不少瓷器老藝人為謀生被迫改弦易轍,中青年藝人多數下海經商,造成後繼乏人的局面。楓溪瓷器生產大幅萎縮,一些技藝已經失傳,急需保護搶救。

傳承人物

王龍才,男,1932年2月出生。2009年5月,王龍才入選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廣東省潮州市申報,申報項目:楓溪瓷燒制技藝。
吳為明,男,1938年8月出生。2012年12月,吳為明入選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廣東省潮州市申報,申報項目:楓溪瓷燒制技藝。

保護措施

1959年,為了保護傳承楓溪瓷燒制技藝,多位專家組建廣東省楓溪陶瓷工業研究所。
2012年,潮州市動工興建了文化藝術館、博物館、饒宗頤學術館等一批新的文化設施,建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館,採取多形式保護楓溪瓷燒制技藝等“非遺”。

社會影響

重要展覽

1980年,王龍才獨立設計製作的“春色瓷雕大花籃”進入首都北京人民大會堂,陳列於廣東廳,姐妹作也被廣東工藝美術珍品館收藏。
1985年,《瓊囊通花瓶》在香港舉辦的“全國名家陶瓷精品展覽會”上,售價近15萬元,居全部展品之首。
2011年5月,潮州市楓溪瓷燒制技藝在第七屆“文博會”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展出,展覽會上吸引了大量觀眾前來參觀。進一步的弘揚了該市地方傳統特色文化,對促進該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2013年12月,楓溪瓷燒制技藝在楓溪區文化走親活動中亮相,豐富民眾的業餘生活,也增強了對傳統技藝的了解,活動很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榮譽表彰

1959年,林鴻禧和鄭才守共同創作的《十五貫》,獲得全中國工藝美術評比一等獎。
1986年,傳承人王龍才設計製作的“白玉通花瓶”,作為“楓溪堆塑系列通花瓶”領銜代表作,參加保加利亞第六屆普羅迪夫國際博覽會,榮獲金獎。
1998年,楓溪區由1352塊浮雕瓷板組成《清明上河圖》,於當年7月載人世界基尼斯紀錄。
傳承人吳為明創作的《64頭雀屏西餐具》、《45頭忍冬花中餐具》等曾獲得全中國評比一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