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錦紋吉丁蟲,主要寄生在小青楊、小葉楊、青楊等青楊派樹種。樹木被幼蟲鑽蛀後,樹勢衰弱,以至造成全株枯死,遇強風可出現風折,易使粗毛多孔菌、腐爛病菌侵入,除靠風力和飛翔能力傳播外,還藉助調運被害木向外擴散。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楊錦紋吉丁蟲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 綱:昆蟲綱
基本信息,分布危害,形態特徵,生活習性,
基本信息
拉丁學名:Poecilonota variolosa Park
分布危害
分布:農安縣
危害症狀:樹皮表面有油漬樣指甲大小的圓斑,黃褐色。
形態特徵
成蟲
紫銅色,鞘翅上有黑色短線點及斑紋。蟲體扁平,似紡錘形楔狀,前胸背板有一條中線突起,呈黑色,中線兩側有“1”字形黑斑。
卵
橢圓形,直徑1毫米左右,出卵為乳白色,後邊淡黃色,近孵化時變淡紫紅色。
幼蟲
老熟幼蟲體長27-32毫米,體扁平,分節明顯,有13節,頭小多縮如前胸內,口器棕褐色,前胸特別膨大,背面有“A”形痕跡,從中胸開始至腹部末節背部中央有一條縱溝。
蛹
為裸蛹,長13-18毫米,出乳白色,後淡黃色,腹部背面中央有7個刺突起。
生活習性
三年一代,以不同齡的幼蟲在樹幹枝幹的韌皮部與木質部之間或在邊材部位越冬。翌年4月中旬幼蟲開始活動取食,5月上旬老熟幼蟲蛀扁圓形巢,在巢內脫皮化蛹,5月下旬羽化成蟲。6月中旬產卵,下旬出現新幼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