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唐太宗妃嬪)

楊氏(?~?)名諱不詳,生卒年不詳。唐太宗李世民內宮四妃之一,徽號未載,於貞觀八年(634年)生太宗第十三子趙王李福永徽元年,封趙國太妃,隨子李福出藩。其後事跡不詳,死後陪葬昭陵。據其子《大唐故贈司空荊州大都督上柱國趙王墓誌》:王,楊貴妃之所生也。可知楊妃的封號最終是貴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氏
  • 別名:楊妃、楊貴妃
  • 國籍:中國(唐朝
  • 職業:唐太宗四妃之一
  • 主要成就:生育一子,加封太妃
  • 丈夫:唐太宗李世民
  • 兒子:趙王李福
  • 封號:妃→趙國太妃
人物生平,大事年表,卒年成迷,人物爭議,史籍記載,

人物生平

大事年表

楊貴妃,趙王李福生母。
貞觀元年,楊氏被封為內宮正一品的四妃,但其封號不明,只知韋氏自貞觀元年到貞觀二十三年一直為貴妃。燕氏自貞觀元年至十七年為賢妃,貞觀十八年再封德妃。所以說楊氏的封號可能是淑妃或者德妃
貞觀八年,楊氏生唐太宗第十三子趙王李福
貞觀十三年,楊氏唯一的兒子李福受封為趙王,隨即便被唐太宗過繼給了隱太子李建成,所以從禮法上來說,李福不再是唐太宗之子,而是隱太子李建成之子。
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駕崩,楊氏被唐高宗封為趙國太妃,隨兒子趙王李福遷居藩地。
永徽六年正月一日,楊氏作為趙國太妃隨同唐高宗祭拜昭陵。

卒年成迷

根據《大唐故贈司空荊州大都督上柱國趙王墓志銘》上記載的王,楊貴妃之所生也 可知,趙王李福的生母楊氏封號最終是貴妃。縱觀整個貞觀年間,韋貴妃的封號自始至終都沒有變過,所以這位楊氏的貴妃徽號當為死後追贈,而能夠在死後被追贈為貴妃,可見楊氏生前就是四妃之一。
同時根據史料及墓誌上的記載,楊貴妃應當死於永徽六年至鹹亨元年之間,因為永徽六年正月一日,楊貴妃作為趙國太妃隨同唐高宗祭拜昭陵,而其子李福死於鹹亨元年九月十三日時,墓誌上已經寫明其母貴妃這一追封的徽號,所以楊貴妃的卒年只能在永徽六年至鹹亨元年之間的這段時間。
根據昭陵陪葬名單,楊貴妃死後陪葬昭陵,但目前在昭陵墓區還未發現其墓葬。

人物爭議

與隋煬帝女楊妃是否為一人
有部分觀點認為隋煬帝之女楊妃和楊貴妃是一人,此觀點極為少數。隋煬帝之女楊妃在新舊唐書中也被稱為楊妃,為唐太宗三子吳王李恪、六子蜀王李愔生母。
鑒於同時期修史和宮中稱謂的慣例,《隋書》中的大劉良娣(早喪)和小劉良娣,兩唐書中高祖後宮的大楊嬪和小楊嬪、玄宗時的武惠妃與武賢儀(時稱小武妃)等,太宗后妃中兩位楊妃卻只以楊妃統稱之不加區分,未免粗糙而突兀。五代時,金石學興起,墓碑墓誌的拓本保留,為後世修史提供了補充資料,太宗後宮出現兩個楊妃或因國史有缺而金石彌補不全所致,但此說法需要更有力的證據。
貴妃之位是否為追封待考
太宗後宮“楊妃”之多,尤其是在趙王李福的墓誌出土之後,現有的史料記載直接導致雙貴妃並存的現象,與已知的後宮制度資料存在衝突;而如果是死後追封,則需要證明楊貴妃去世早於兒子李福,這樣在兒子的墓誌上才會寫上其母最後的封號。但李福的墓誌上沒有明確寫孝悌,故無法斷言楊貴妃早亡,且趙王福墓誌上明言王,楊貴妃所生,而非贈貴妃楊氏,且從《唐會要》之言可知,楊貴妃至少活到永徽六年(655年),且封趙國太妃並獲得高宗禮遇,所以有部分學者認為楊貴妃是死在李福之後。

史籍記載

《舊唐書 列傳第二十六》
《新唐書 列傳第五》
《唐會要 卷二十》
《唐會要·卷二十一》
《大唐故贈司空荊州大都督上柱國趙王墓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