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
截止2006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無路燈。
全村有311戶通自來水,有 48戶飲用井水,有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 0%)。有359戶通電,有13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4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36.21 %和95.54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6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52戶(分別占總數的72.98 %和42.32 %)。
該村到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5.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5.00公里。
全村共擁有汽車5輛,拖拉機 31輛,機車96輛。全村境匙敬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500.00 畝,有效灌溉率為 50%,其中姜熱棕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30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2畝。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戶;熱龍乎建有小水窖66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0戶。
全村有7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有8個自然村已通路;有 8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 8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0 個自然村已通路燈。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000.00 畝(其中:田552.00 畝,地 448.00 畝),人均耕地 0.74 畝,主要種植 烤菸等作物;擁有林地 14,452.50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41.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10 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1,000.00 畝,其中養殖面積 460.00畝;草地4,098.00畝;荒山荒地 0.00畝,其他面積1,949.50 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
農村經濟總收入320.00 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75.00萬元,占總收入的 52.24%;畜牧業收入 60.00萬元,占總收入的 17.9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997 頭,肉牛38 頭,肉羊 82 頭);漁業收入 0.00 萬元,占總收入的 0%;林業收入 30.00 萬元,占總收入的 8.96%;第二、三產業收入 35.00 萬元,占總收入的10.45%;
工資性收入 15.00 萬元,占總收入的4.48%。
農民人均純收入 1,617.00 元,農民收入以 種植業 等為主。
全村外出務工收入 9.00 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14 人(占勞動力的46.67 %),在省內務工 10 人,到省外務工 4 人。
基層組織
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 8個黨小組,共有黨員50人,少數民族黨員 0人,其中男黨員45 人、女黨員 5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8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0個,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49人。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 3 所,建築面積 665.00 平方米,擁有教師 8 人,在校學生266人,距離鎮中學5.00 公里。
整個行政村
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66 人,其中小學生160人,中學生106 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 359 戶,鄉村人口 1379 人,其中男性715人,女性664 人。其中農業人口1348人,勞動力 612 人。
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 族彝族 18人,白 族 14人,其他民族4人。
到2006年底,殃宙章墓全村參加農村
社會養老保險10人(人員名單附後),占人口總數的0.74 %;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235人,參合率 91.62 %;享受低保55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6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2 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 5 公里。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3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798.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
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
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戰雄,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拜艱甩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6個,黨員總數50人,黨員中男黨員45人,女黨員5人。 團員45人。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500.00畝,旬捆陵察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0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2畝。
該村到2014年底,有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21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0.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4人 ,在省內務工13人,到省外務工11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我村現有水利基礎設施比較薄弱,主要存在小海塘淤積、壩堤坍塌,引水溝渠倒塌、沖毀,小水窖建設部規範,質量差、水池建設工程沒有得到實施。國家實施危改等項目極大的改善了辦學環境,但由於村及集體資金空缺,全村人民民眾經濟基礎差,現實楊花沖完小師生住宿和小河國小校點辦公樓仍屬危房。因經濟基礎和民眾素質等諸多因數,文化事業難於開展。 中央、省、州已投入大量資金,實施國債人畜飲水,農村新型醫療合作等民心工程,但實現村級衛生室辦公環境較差,設備簡陋、單一,涉及農戶76戶306人飲水困難問題仍需各級黨政府的資金扶持。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地處山區,有廣闊的山場和土地面積,年均產糧約45萬公斤,充分調動本村剩餘勞動力,動員有一定文化基礎的村民,學習養殖業技術,建設養殖業基地,計畫發展豬1500頭,羊2000多隻,牛450頭,使他們成為致富能手。 利用現有的森林制約,擴大現有森林資源規模,提高林業發展質量,很好的挖掘潛力,大力發展核桃等特色經濟林、速生豐產用材林、短周期工業原料林,二發林下資源,走出一條依靠科技創新糧、畜、燒酒的富民強村骨幹產業。
農民人均純收入 1,617.00 元,農民收入以 種植業 等為主。
全村外出務工收入 9.00 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14 人(占勞動力的46.67 %),在省內務工 10 人,到省外務工 4 人。
基層組織
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 8個黨小組,共有黨員50人,少數民族黨員 0人,其中男黨員45 人、女黨員 5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8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0個,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49人。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 3 所,建築面積 665.00 平方米,擁有教師 8 人,在校學生266人,距離鎮中學5.00 公里。
整個行政村
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66 人,其中小學生160人,中學生106 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 359 戶,鄉村人口 1379 人,其中男性715人,女性664 人。其中農業人口1348人,勞動力 612 人。
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 族彝族 18人,白 族 14人,其他民族4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
社會養老保險10人(人員名單附後),占人口總數的0.74 %;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235人,參合率 91.62 %;享受低保55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 60 平方米,有鄉村醫生 2 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 5 公里。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4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3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798.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
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
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6個,黨員總數50人,黨員中男黨員45人,女黨員5人。 團員45人。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500.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0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2畝。
該村到2014年底,有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215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0.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4人 ,在省內務工13人,到省外務工11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我村現有水利基礎設施比較薄弱,主要存在小海塘淤積、壩堤坍塌,引水溝渠倒塌、沖毀,小水窖建設部規範,質量差、水池建設工程沒有得到實施。國家實施危改等項目極大的改善了辦學環境,但由於村及集體資金空缺,全村人民民眾經濟基礎差,現實楊花沖完小師生住宿和小河國小校點辦公樓仍屬危房。因經濟基礎和民眾素質等諸多因數,文化事業難於開展。 中央、省、州已投入大量資金,實施國債人畜飲水,農村新型醫療合作等民心工程,但實現村級衛生室辦公環境較差,設備簡陋、單一,涉及農戶76戶306人飲水困難問題仍需各級黨政府的資金扶持。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地處山區,有廣闊的山場和土地面積,年均產糧約45萬公斤,充分調動本村剩餘勞動力,動員有一定文化基礎的村民,學習養殖業技術,建設養殖業基地,計畫發展豬1500頭,羊2000多隻,牛450頭,使他們成為致富能手。 利用現有的森林制約,擴大現有森林資源規模,提高林業發展質量,很好的挖掘潛力,大力發展核桃等特色經濟林、速生豐產用材林、短周期工業原料林,二發林下資源,走出一條依靠科技創新糧、畜、燒酒的富民強村骨幹產業。
地圖信息
地址:大理白族自治州祥雲縣陸家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