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翅目,細蛾科。主要為害楊梅等。以幼蟲潛伏在葉背啃食葉肉殘留下表皮呈泡狀斑或稱泡囊。早期近圓形,幼蟲不斷長大最後變為橢圓形,豆粒大。透過泡囊的上表皮可見褐色至黑色的小堆糞粒,受害的葉背處變成網眼狀暗褐色,每個泡囊中只有幼蟲1條,嚴重時1葉上可產生十幾個泡囊,造成整葉皺縮彎曲,提前落葉,嚴重影響樹勢及產質量。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楊梅小細潛蛾
- 拉丁學名:Phyllonorycter sp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綱:昆蟲綱 Insecta
- 目:鱗翅目
- 科:細蛾科
形態特徵,發生規律,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3.2毫米,翅展7.5毫米,複眼黑色。觸角長3.4毫米,黑白相間。頭銀白色,頂端生金黃色鱗毛2叢,體銀灰色,前翅細長,翅中部前後緣各生黑白相間的條紋3條;後翅灰黑色,尖細,緣毛特長,足上黑色與銀白色相間。
卵
長0.4毫米,乳白色,扁圓形。
幼蟲
體長4毫米,初黃綠色,略扁,頭三角形,前胸略寬,有光澤,黑色,口器暗褐色,3對胸足。
蛹
黃褐色,長約4毫米。
發生規律
浙江年生2代,以老熟幼蟲和幼蟲藏在泡囊內越冬,世代重疊明顯。3月中旬幼蟲仍在泡囊內為害,葉背現網狀斑點。進入3月下旬幼蟲老熟開始在泡狀斑中吐絲結薄繭化蛹在其中,4月中下旬是越冬代化蛹盛發期,5月上、中旬是羽化高峰期,成蟲僅活2至3天,4月下旬末出現第1代卵,5月底至6月上旬進入第1代幼蟲孵化盛期,8月上旬老熟幼蟲化蛹,8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化蛹盛期,8月下旬第1代成蟲羽化產卵,9月上旬第2代幼蟲始見,9月中、下旬進入孵化盛期,幼蟲繼續為害或在葉片上越冬。
防治方法
(1)冬季清園,剪除受害的枝葉集中燒毀。
(2)楊梅園安裝黑光燈或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3)保護利用寄生蜂進行生物防治。
(4)在第1代幼蟲盛發期,採收之前不要用藥,8月後進入2代幼蟲為害期,影響秋梢抽發和花芽形成,可在9-10月噴灑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重點噴樹冠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