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1920年4月22日—1996年9月18日),原名楊成芳,原籍湖南省汨羅市古侖鄉,出生於北京市,中國內地女演員。
1936年,主演個人第一部電影《十字街頭》。1939年,出演劇情電影《中華兒女》。1946年,主演劇情電影《八千里路雲和月》。1947年,領銜主演劇情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1950年,主演劇情電影《團結起來到明天》。1956年,主演劇情電影《祝福》。 1960年,主演戰爭電影《冬梅》。1989年,領銜主演傳記劇《灑向人間都是愛》,她憑藉該劇獲得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部榮譽演員獎,這是白楊一生中出演的唯一一部電視劇,也是她扮演的最後一個人物形象。1995年,在世界電影誕生一百周年、中國電影誕生九十周年到來之際,白楊獲得中國電影世紀獎:女演員獎。1996年9月18日,白楊逝世,享年76歲。
基本介紹
人物經歷,主要作品,參演電影,參演電視劇,參演話劇,獲獎記錄,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白楊的父母重男輕女的封建意識十分嚴重,所以在她很小的時候就被奶媽帶走在農村生活,貧境與苦難伴隨著她的童年。1931年,白楊的母親病故,為了生存,她來到聯華影業公司在北平設立的第五分廠的演員養成所,並在無聲電影《故宮新怨》中飾演了一個小丫頭。不久影廠解散後,白楊加入了“苞莉芭”劇團,並出演了話劇《亂鐘》、《戰友》等。但是,不久後該劇團也被強行解散。
1934年,白楊先後加入了中國旅行劇團和中國舞台協會等劇社。1936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二廠成立,經洪深介紹,白楊與二廠簽訂契約,並主演了個人第一部電影《十字街頭》,在片中飾演敢愛敢狠的上海女職工楊芝瑛。
1937年,出演家庭電影《四千金》;同年,出演由張石川執導的劇情電影《社會之花》;七七事變後,白楊與陳白塵、沈浮組成影人劇團,進行宣傳抗日救國話劇的演出。1939年,與趙丹等共同出演劇情電影《中華兒女》。1940年,出演由孫瑜執導的劇情電影《長空萬里》;同年,與陶金合作主演抗日電影《青年中國》。
1946年,在崑崙影業公司主演了劇情電影《八千里路雲和月》;同年,與林靜、謝添共同主演冒險電影《聖城記》。1947年,領銜主演劇情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在片中飾演孝順賢慧的中國傳統婦女素芬;同年,與呂恩、耿震聯袂主演劇情電影《還鄉日記》;此外,還主演了劇情電影《乘龍快婿》。
1948年,主演以戰後知識婦女的悲劇命運為題材的劇情電影《新閨怨》;同年,與陶金、呂恩聯合主演劇情電影《火葬》。1949年11月,擔任上海電影製片廠的演員。1950年,與孫錚等聯合主演劇情電影《團結起來到明天》。1956年,與趙丹合作主演劇情電影《為了和平》,在片中飾演江浩的妻子丁孟輝;同年,與魏鶴齡共同主演劇情電影《祝福》,在片中飾演命運悽慘的祥林嫂。
1989年,領銜主演傳記劇《灑向人間都是愛》,在劇中飾演堅強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奮鬥的宋慶齡,並獲得了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部榮譽演員獎,這是白楊一生中出演的唯一一部電視劇,也是她扮演的最後一個人物形象。
1995年,在世界電影誕生一百周年、中國電影誕生九十周年到來之際,白楊獲得中國電影世紀獎:女演員獎。1996年9月18日,白楊逝世,享年76歲。
主要作品
參演電影
- 1960她們的心愿——只要你說一聲需要飾 肖玫
- 1932故宮新怨飾 小丫頭
參演話劇
時間 | 名稱 |
---|---|
1958年 | 《日出》 |
1942年 | 《屈原》 |
1941年 | 《天國春秋》 |
20世紀30年代 | 《復活》 |
1934年 | 《雷雨》 |
1934年 | 《茶花女》 |
1934年 | 《梅蘿香》 |
1934年 | 《黎明之前》 |
1934年 | 《回春之曲》 |
1931年 | 《戰友》 |
1931年 | 《亂鐘》 |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1995 | 在紀念世界電影誕生一百周年、中國電影誕生九十周年中獲得中國電影世紀獎:女演員獎 | ---- | 獲獎 |
1989 | 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部榮譽演員獎 | 《灑向人間都是愛》 | 獲獎 |
人物評價
白楊的表演風格質樸、優美、自然、含蓄,擅長於表現東方女性神韻,充分顯露出她的表演才華。她塑造了各種優美動人的婦女形象。她將自身具有的女性魅力與角色巧妙地結合,使觀眾對她所扮演的角色賦予無限同情,從而獲得觀眾的喜愛和尊敬。她飾演的每個人物都能夠得到觀眾的認可並深入人心,不僅因為她深厚的表演功底,更由於她對所塑造人物的深刻揣摩。從人物的外在形象到內在心理,她都會經過深入細膩的揣摩以求達到對人物全面而透徹的把握,只有這樣塑造出來的人物才不會讓人覺得虛假造作(深圳特區報、中國網、湖南大學劉靜綜合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