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楊幼樵(1876〜1957) 名詹,字慶升,今建湖縣建陽鎮人,愛國民主人士,畫家。光緒二十七年(1901),考入南京算繪專科學校,畢業後執教於崑山、興化、淮陰、揚州等地。民國元年(1912),回鄉擔任縣立甲種師範講習所主講。講習所停辦後,執教於縣立第一高等國小。民國12年,任浙江省武義縣視學,後任安徽省合肥縣教育科長。民國17年回鄉,鄉人公推他任洗穆團保衛團團總。民主建政後,楊幼樵先後擔任過建陽縣參議會副參議長,建陽縣中、蘇北行政專科學校副校長。1950年,當選為建陽縣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常務委員會副主席。
生平事跡
楊幼樵名堅,字慶升,筆名樂漁,楊詹,別號建溪居士,
建湖縣(原屬
鹽城縣)
建陽鎮人,生於一八七六年農曆五月十三日,父楊光燾,字午樵,清鹹豐丁已年秀才。楊幼樵幼承家學,後在淮安府中學堂就讀。一九O三年秋,他以優等成績(第二名)畢業於南京省立算繪專科優級師範學校。抗戰期間,他護擁中國共產黨的政治主張,積極投身於抗日民主運動,曾出任鹽城縣參議會常務委員、鹽阜區參議會參議員、行政委員會委員、建陽縣參議會副參議長等職務。新中國成立後,先後任建湖縣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常務委員會副主任、建湖縣人民政府委員、蘇北各界人民代表會議首屆協商委員會委員、建湖縣政協第一屆委員會副主席、江蘇省
政協第一屆委員會委員、江蘇文史館員等職務,是一位有造詣的國畫家、愛國民主人士。一九五七年農曆七月二十日病故,享年八十一歲。
楊幼樵青、中年時期,多在外地遊學和工作,五十歲才歸里。一度客居鹽城。抗戰爆發後,返歸建陽故里。
一九四0年十月,
八路軍、
新四軍挺進鹽阜,開闢蘇北
敵後抗日根據地,建立了鹽城縣抗日民主政府。不久,陳毅、劉少奇率領的新四軍華中總指揮部和華中局遷駐鹽城。為了打開鹽阜敵後抗戰的局面,陳毅等領導同志邀請鹽城各界人士商議抗日大計和籌備鹽城縣參議會,楊幼樵應邀參加了座談會。接著,受鹽城縣抗日民主政府聘請,與宋澤夫、胡啟東、夏嵩等士紳一道參加鹽城縣參議會籌備工作。一九四一年元旦,鹽城縣召開首屆參議會成立大會,他被選為參議會常務委員。鹽城縣參議會成立以後,已經建政的縣屬區相繼成立區參議會。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五日,鹽城縣第六區參議會在建陽鎮召開成立大會,楊幼樵被選為區參議會參議長。從此,他在共產黨和民主政府的領導下,投身抗日民主運動,為建設抗日民主根據地,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
一九四一年,鹽城西北鄉一帶農業歉收。翌年春,發生了嚴重春荒。為幫助老百姓渡過春荒和保證部隊給養,根據地開展了借糧運動。楊幼樵回響政府號召,帶頭借出四十多石稻子。他還協助民運隊在本村組織軍糧加工廠,為部隊加工大米和乾麵。
一九四一年夏,日偽軍對我鹽阜區發動第一次大“掃蕩”, 楊幼樵幫助我黨政機關做好隱蔽和轉移工作。
一九四二年五月七日,鹽阜行署為徵詢各界人士對政府工作的意見,召開了各縣著名士紳座談會。楊幼樵在會上發言,呼籲諸士紳,回響民主政府號召,減租減息,扶助農民。他說:為了團結抗戰,地方士紳要忍痛一點,看透一些,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要以“水滴石穿、蟲蛀木斷”的精神戰勝難關。他的發言贏得陳毅同志讚許。在第二天商討成立鹽阜區臨時參議會籌委會上,楊幼樵被推舉參加籌備工作。一九四二年十月下旬出席鹽阜區首屆臨時參議會,他被選為鹽阜區行政委員會委員,直接參政議政。
楊幼樵在出任高作區洗穆鄉武裝委員會主任時,為支持抗日,維護治安,在借槍運動中,他把自己家裡兩支長槍獻出。在他的影響下,有槍枝的地方士紳,跟著獻槍,很快組建了建陽北鄉第一支抗日武裝——洗穆鄉模範班。後來,他們與鄰鄉王洪間領導的胡豐鄉游擊隊建立聯防。
一九四一年九月鹽城縣西部置建陽縣。一九四二年九月十八日,建陽縣首屆參議會於一區
長北灘召開成立大會,楊幼樵當選為副參議長。當年冬,日偽出動大批汽艇侵犯我游擊區,建陽縣委發出“攔河打壩制止敵艇亂竄”的指示。打壩需要木材,他主動把自家長的樹鋸下來,支援打壩。
一九四三年開展參軍運動,楊幼樵跟隨建陽文工團搞參動宣傳,協助文工團寫海報、畫布景,登台宣講參軍意義。他在區、鄉參動大會呼籲地主士紳捐出土地,解決抗屬後顧之憂。他說:“參軍抗日,人人有責。我沒有兒子上前線,我有責任在後方做好優抗工作。凡我家鄉抗屬,由我出田他們自種自收。有牛有勞力的人家,要給抗屬代耕代種,保證抗屬種田不煩心,生活不擔心。”在他的帶動和影響下,洗穆鄉不但在全縣第一批完成參軍任務,而且優抗工作也是全縣搞得最好的一個鄉。後來,他還擔任過縣、區參動工作委員會主任,為動員青年參軍抗日做出了貢獻。
一九四三年夏秋間,湖垛偽軍下來綁走了胡豐鄉游擊隊長王洪章的父母親,他利用舊關係去找偽軍王志良的部下,疏通關係,終使王的父母獲釋。
一九四六年土改,他從縣裡開會一回家,把一百二十畝土地的田契交給農會,以實際行動擁護黨的土改政策法令。一九四七年土改複查,他又將老伴的私房錢二百四十塊銀元,交給農會處理。
一九五O年他作一幅《牛棚閒話》國畫,並配詩歌頌土改:
老區土改已完成,合理負擔納夏征;
茂盛禾苗欣水足,牛棚小坐話翻身。
楊幼樵自南京省立算繪專科優級師範學校畢業後,即走上教壇。一九O四年秋至一九一一年冬,先後在蘇州、崑山、興化、淮陰、揚州等地師範學堂和講習所任教。一九一二年春,鹽城縣民政長周光熊和教育款產處主任夏嵩邀其回鹽城,協助智貞益創辦縣立甲種師範講習所,並擔任主講。後該所停辦又至縣立第一高等國小授課,主教畢業班數學,前後十年之久。一九二三年春,由胞兄楊桐升介紹任浙江省武義縣視學,旋又任安徽省合肥縣教育科長。一九二八年歸里。
民主建政時期,楊幼樵他雖不執教,但仍關心教育。一九四一年六月上旬,在鹽城縣參議會第一屆第二次全體大會上,楊幼樵和胡啟東、夏蒿等人共提出有關教育方面的提案二十件,其中有“請政府提高國小教職員待遇”、“擬請普設鄉村國小”、“利用暑期辦小教訓練班”等,對推進民主教育起了一定作用。
抗戰勝利後,一九四六年秋,楊幼樵奉命到蘇皖邊區第五行政區第二高級中學(簡稱二高中)擔任副校長,協助校長唐君鄂堅持游擊教學。翌年春,二高中改為區立中學,規模有所擴大,分設高中部、師範部和國中部,他繼任副校長,協助校長唐彩庭工作。這年秋,成立五分區高級專科學校,他又被委任該校副校長,和江重言(校長)、王彤舜(生活部主任)在一起工作。那時,處於解放戰爭最緊張的年頭,學校實行分散和隱蔽教學,他雖年高七十,每次轉移教學點總是由他出面聯繫,有時一天跑幾十里路,不叫一聲苦。他身為學校副校長,行政管理事務較多,但仍然兼課。在區立中學工作時,校長唐彩庭隨國中部住秉文區北鄭莊,他隨高中部、師範部住秉文區三元宮,不但負責主持兩部的行政事務,還教師範部一個班的數學。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他帶領學生走向社會,配合土改運動,搞田畝丈量、產量調查,還要求學生蒐集二五減租和擁軍優屬等方面的有關數據,自編數學題,自我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楊幼樵注重實踐的教學方法,曾受到專署教育處長孫蘭的好評。他在區立高級專科學校工作期間,學校設在高作附近的呂北舍,離他家只有幾里路,但他很少回去,一心撲在教育工作上。他雖是土紳出身,但沒有一點架子,生活上不特殊,跟師生們一起吃粗糧、睡地鋪,甘願分擔戰時困難,受到黨內外人士的愛戴。
一九四八年春,鹽阜區中學教師開展“三查三整”運動,楊幼樵自覺接受新農會的審查。後因年老,主動辭去學校領導職務,至區立葉(挺)建(陽)聯立中學、區立初級師範、建湖縣中學任美術教師。
一九五一年六月,楊幼樵作為建湖縣教育系統的代表,出席蘇北行署在揚州瘦西湖召開的首屆
抗美援朝代表大會。為了支援
中國人民志願軍保家衛國,他帶頭捐款十五萬元,在全縣教育界起了模範作用。一九五二年冬,楊幼樵告別教壇,仍把教育放在心上。當他見到蘇北行署轉發的
山東省人民政府開展尊師運動的指示檔案後,即和縣政府幾位領導商討,在全縣範圍內開展尊師運動,號召各級幹部為提高教師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做幾件實事。
楊幼樵自幼好學,尤愛詩畫,七歲便能誦詩繪畫,家鄉長者常抱之於膝以令其呤詩作畫為樂,其詩其畫,斐然有趣。進入南京省立算繪專科優級師範後,由於得到專科老師的授教,加上自己的刻苦鑽研,因而詩詞和國畫藝術大有長進。他平素喜愛交遊,詩朋畫友甚多。師範畢業後在外地遊學和工作達十年之久。期間,他飽覽祖國錦銹山河,涉足眾多名山大川,曾與徐悲鴻、傅抱石等著名畫家有過交往。這些對其後來詩畫留芳影響極大。
幾年前,台灣的邑人沈琢之先生,在其《記楊幼樵先生》一文中,提及先生“對中國相傳之毛筆畫,有獨到之處,素不用彩色,純以淡墨為之,心之所欲,筆立隨之,無不躍然紙上。”抗戰時期,他為沈先生畫了一幅將士騎馬出關的中堂,並題了詩。而今沈先生還記得詩中的最後兩句:“仰天一長嘯,還我好河山。”
楊幼樵繪畫水平很高,花鳥山水人物畫尤為人們欣賞。他畫畫有時不用筆,而用手指甲來代替,三畫兩弄,即勾出一幅栩栩如生的作品來。
民主建政初期,楊幼樵參加了蘇北文化協會和陳毅同志倡建的《湖海藝文社》。他多次與陳毅代軍長詩詞唱和歌頌我黨我軍的光輝傳統,激勵人民抗國救國。
一九四二年十月下旬,在鹽阜區參議會上,陳毅代軍長作了《鹽阜區參議會開幕感賦,兼呈參議員諸公》七律一首,他與其他議員爭相唱和。其和詩曰:
人生進化自然催,固執貪頑最可悲。
喚起民心堅似鐵,紛陳意見紙成堆。
農工救國精誠至,婦女參加雜沓來。
我幸衰年逢盛世,樂而忘倦笑顏開。
一九四二年九月,新四軍鹽阜區抗日陣亡將士紀念塔落成時,他特為紀念塔與了讀和誄。
詩曰:
老來氣節最尊崇,自古英雄愛英雄。
我為塔成致敬禮,臨風拜奠酒三蠱。
人心不死國不亡,士不貪生國必強。
正義旌旗堅似鐵,高潮壓倒舊扶桑。
敵人殘酷萬家愁,愛國男兒不共仇。
掃除寇氛安我業,疆場一死足千秋。
誄曰:
塔身聳立,上接雲霄,塔體堅固,不可動搖。猶如烈士,百折不撓,芳心清白,日月共昭。比之松柏,歲寒不凋。吁嗟乎,死有重於泰山,當迥異乎鴻毛,名留志於萬古,非僅榮於一朝。
楊幼樵還利用書畫頌揚抗戰的將士,辱罵日本侵略者。有一次,他因事到湖垛親戚廖宏樞家,被偽維持會長強行拉去,要他為侵駐湖垛的日寇小頭目木木田畫畫。他一時無法脫身,只好將計就計,畫了這樣一幅畫,一棵梧桐樹,樹旁一輪落日,樹下一隻烏龜。林田見了很高興,以為是祝他長壽。因為日本人把烏龜和蛇等當著長壽之物。殊不知作者畫中有話,實際含義是罵日寇為烏龜王八,已如日薄西山壽命不長了。
一九四五年來,新四軍三師
黃克誠師長奉命北上,楊幼樵聞訊趕去送行,特地畫了一幅《雄獅北上圖》,贈送黃師長。畫面上有三頭勇猛健壯的雄師在前時,後面跟著一群小獅子,獅子身上都著黃色。其寓意是:黃師長率雄師北上。
人間難得是人師,魯殿靈光功古奇;
八十允追彭祖壽,悠悠筆寫輞川詩。
陳毅這道詩,不僅讚揚了楊幼樵先生為人師表“功古奇”,而且稱他有唐代詩人、畫家輞川居士王維之才,給他以很高的評價。
楊幼樵的國畫造詣頗深,擅長翎毛花卉,蜚聲省內外。抗戰前編纂的《續修鹽城縣誌》稱其為“畫界老宿”。民主建政後,竭誠與共產黨和民主政府合作共事,堅持進步,並創作了許多歌頌民主改革運動的作品。建陽縣土改工作會議召開時,他在會上帶頭獻出自家的土地、房屋,並當場作詩明志,表達他對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擁護。40年代初,與陳毅將軍經常唱和。1955年初夏,陳毅特地為楊的80壽辰題寄了祝壽詩,1957年在家鄉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