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教育背景
1990年9月-1994年7月 吉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經濟學學士。
1994年9月-1997年7月 吉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經濟學碩士。
1997年9月-2000年7月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 經濟學博士。
工作經歷
2001年9月-2004年7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 經濟學博士後。
2004年7月-2006年7月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副教授。
2006年7月-2009年12月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 副教授。
2009年12月-2011年7月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 副教授 博士生導師。
2011年7月至今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 教授 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總量經濟學、產業經濟學。
主要貢獻
截止目前已出版個人專著2部, 合著4部,發表論文100餘篇,其中在CSSCI收錄的核心期刊發表論文60餘篇,主持和參與國家和省部級課題13項。
研究成果
《
產業經濟管理》,主編,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Adam Smith's Works in China,In Critical Bibliography of Adam Smith, Pickering & Chatto Publishers,2002.
《經濟制度批判》,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中國居民收入水平與邊際消費傾向之間的倒U關係研究》,《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 《和諧社會中的經濟利益矛盾調整模式》,《上海經濟研究》2006年第12期,《新華文摘》2007年第5期全文轉載 《政府管制、收入差距與社會各階層的利益衝突》,《上海經濟研究》2006年第4期,《新華文摘》2006年第20期全文轉載 《馬克思主義總量經濟學:一個現代闡釋》,《教學與研究》2006年第1期 《城市化對我國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影響》,《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 《卡萊茨基和溫特勞布的有效需求理論述評》,《南開經濟研究》2005年第3期 《高稅率的逆向選擇效應研究》,《
經濟學家》2004年第3期 《巨觀經濟過熱的形成機理和判斷標準》,《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 《國有企業巨觀效率論辨析》,《
中國社會科學》2002年第6期。
《我國財政收入分配職能的重新定位》,《改革》2000年第4期,《新華文摘》2000年第10期全文轉載。
《
中國投資需求不足的理論分析和實證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0年第5期。
《巨觀經濟過熱的形成機理和判別標準》,《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
《亞當斯密經濟學在
中國的傳播》,《經濟學動態》2003年第1期。
《論我國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1年第11期。
《國有商業銀行對民營企業的信貸配給行為研究》,《經濟科學》2002年第4期。
《國有企業治理結構中的企業所有權安排》,《
中國工業經濟》1998年第8期。
《我國民營經濟發展的制度性障礙研究》,《改革》2003年第6期。
《高稅率的逆向選擇效應研究》,《經濟學家》2004年第3期。
《政府審批制的經濟學分析》,《經濟學家》2003年第1期。
《收入分配與乘數效應》,《經濟學家》2002年第2期。
《城鄉收入差距與有效需求:一個馬克思主義模型》,《經濟學家》2001年第3期。
《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的新視角》,《經濟學家》2000年第6期。
《中國銀行業的集中度、競爭度與銀行風險》,《金融研究》2013年第1期。
《產業結構變遷與中印兩國的勞動生產率增長差異》,《世界經濟》2012年第5期。
《TFP增長率與中國的高儲蓄率:兼論中美儲蓄率的差異》,《金融研究》2011年第4期。
《基於小波降噪方法和季度數據的中國產出缺口估計》,《經濟研究》2010年第1期。
《中國製造業企業進入和退出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析》,《管理世界》2009年第6期。
《中國收入再分配過程中的“逆向轉移”現象研究》,《統計研究》2009年第4期。
《論和諧社會中的經濟利益矛盾調整模式》,《新華文摘》2007年第5期全文轉載,原載《上海經濟研究》 2006年第12期。
《政府管制、收入差距與社會各階層的利益衝突》,《新華文摘》2006年第16期全文轉載,原載《上海經濟研究》200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