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質地貌,氣候,水文,土壤,自然資源,生物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人口民族,政治體制,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醫療衛生,科學技術,基礎設施,環境保護,安全生產,人民生活,社會保障,城鄉建設,交通運輸,風景名勝,生態旅遊,墓葬遺蹟,城市榮譽,
歷史沿革
楊陵因隋文帝楊堅的陵墓—泰陵而得名。
楊陵歷史悠久,公元前21—16世紀為邰氏部落故地。
《史記·周本記》記載,4000多年前,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農官—后稷在此“教民稼穡,樹藝五穀”,楊陵成為中國農業發祥地之一。
新中國成立後,楊陵行政隸屬關係變化頻繁。
1956年設楊陵鎮。
1959年改為楊陵公社。
1979年設立楊陵特區。
1982年易名楊陵區屬寶雞市管轄。
1983年劃歸鹹陽市。
1997年,楊陵區地域設立國家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管委會,為正廳級事業單位,省政府直屬派出機構,具有地市級行政管理權和省級經濟管理權。楊陵區為縣級事業單位,隸屬於示範區管委會。
2006年,被國家環保部命名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2008年8月14日,國務院批准,同意將寶雞市扶風縣
揉谷鄉劃歸楊陵區管轄。這標誌著揉谷鄉正式劃歸楊凌示範區。
2018年10月,國務院就進一步支持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發展若干政策作出批覆(國函〔2018〕133號)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下轄縣級單位楊陵區。楊陵區人民政府轄三辦(楊陵街道辦事處、李台街道辦事處、大寨街道辦事處)兩鎮(五泉鎮、揉谷鎮),55個行政村,23個社區。管委會駐新橋北路。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位於陝西關中平原中部,
西安市西部85公里處,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07°59′—108°08′,北緯34°14′—34°20′之間,東與
武功縣大莊鎮以漆水河為界,南與
周至縣啞柏鎮隔渭河相望,西與
扶風縣絳帳鎮接壤,北依湋河與
武功縣武功鎮、
扶風縣杏林鎮相鄰,東西長約16公里,南北寬約7公里,總面積135平方公里,城市規劃區35平方公里。
地質地貌
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地處鄂爾多斯地台南緣的渭河地塹,系屬渭河谷地新生代斷陷地帶。南側為中國南北方地理分界線秦嶺山脈,北側為橫貫陝西中部的渭北黃土塬。渭河自西向東流經本區南界,區內自南向北依次分為渭河灘地,一級階地、二級階地、三級階地和溝坡地五種地貌單元,形成本區北高南低,西高東低,南北呈階梯地形。海拔在418.0~540.1米之間。
氣候
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屬東亞暖溫帶半濕潤半乾旱氣候區,具有春暖多風,夏熱多雨、秋熱涼爽多連陰雨、冬寒乾燥等明顯的大陸性季風氣候特徵。年均氣溫12.9℃,無霜期211天。年均日照時數2163.8小時,年總太陽輻射量114.86千卡/平方厘米,年均降水量635.1毫米。
水文
土壤
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土地相對比較平坦,土壤比較肥沃,共有7個土類、11個亞類、15個土屬、34個土種。區內土婁土面積最大,占土地總面積的71.70%,廣泛分布在一、二、三級階地的階面;
黃土類土面積占總面積的10.80%,主要分布在塬邊梯田壕地和溝坡地;
新積土面積占總面積的11.10%,主要分布於渭河及漆水河河灘地。區內亦有
潮土、
水稻土、
紅粘土、
沼澤土等土類,分別占總面積的2.70%、1.80%、1.1%、0.80%。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生物資源種類、數量相對較少,且以人工繁育的動植物資源為主。
截至2016年,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主要優質農作物種類包括小麥、玉米、棉花、油菜、西瓜、蔬菜、苗木、飼草、蘋果、葡萄、獼猴桃等;優質植物種類包括
杜仲、
沙棘、
元寶楓、冷杉、刺梨、
馬桑、板栗等;主要優質畜禽種類包括馬、牛、羊、豬、兔、雞、狗、騾、驢等。
土地資源
截至2012年,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耕地面積6874.7公頃,占農用地面積的74.28%,其中水澆地占耕地面積的99.31%。主要分布在城區西、北部一、二、三級階地階面。
水資源
截至2016年,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境內及其周邊分布的主要河流有渭河、漆水河、湋河。渭河從揉谷鎮的姜塬村流入該區,境內11.9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36.5立方米/秒,年徑流總量46.03億立方米。漆水河系渭河北岸一級支流,該區內流程8.5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15立方米/秒,年徑流總量1.31億立方米。湋河系渭河二級支流、漆水河的一級支流,境內流程24.6公里,多年平均流量0.46立方米/秒,年徑流總量1448萬立方米。
除上述三條天然河流以外,亦有寶雞峽主幹渠、二支渠、渭惠渠等人工灌溉渠系流經本區。其中寶雞峽主幹渠年入水量230萬立方米,渭惠渠年入水量359.5萬立方米,寶雞峽二支渠入水量917.1萬立方米,渭河灘民堰入水量61.3萬立方米。
人口民族
截至2016年,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常住人口20.49萬人,出生率9.10‰,死亡率3.98‰,人口自然增長率5.12‰。
漢族居多,少數民族有
回族、
滿族、
蒙古族等。
政治體制
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實行“省部共建”和“省內共建”體制,示範區管委會為省政府直屬派出機構,享有地市級行政管理權和省級經濟管理權。
職位 | 姓名 |
---|
管委會主任 | 魏增軍(兼) |
黨工委書記 | 李婧 |
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 | 李九紅 |
黨工委副書記 | 劉天雄 |
黨工委委員、紀工委書記 | 王寶平 |
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 | 陳亞平 |
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 | 董立民 |
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 | 蔣展宏 |
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 | 袁鴻馬 |
黨工委委員、楊陵區委書記 | 單舒平 |
黨工委、管委會副巡視員,示範區總工會主席 | 孫華 |
黨工委、管委會副巡視員 | 董勝利 |
黨工委委員、政法委書記 | 楊芳乾 |
黨工委委員、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 | 馬衛東
|
黨工委委員、組織部部長 | 田曉煒 |
(領導信息參考資料)
經濟
綜述
2016年,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生產總值(
GDP)完成118.98億元,較2015年增長10.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7.61億元,較2015年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62.90億元,較2015年增長12.8%;第三產業增加值48.47億元,較2015年增長7.5%。一、二、三次產業結構從2015年的6.7:51.8:41.5調整為6.4:52.9:40.7。人均GDP達到58278元,較2015年增長9.6%。
2016年,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78.97億元,較2015年增長24.1%,其中,固定資產投資174.78億元,較2015年增長24.9%,農戶投資完成4.19億元,與2015年持平。房地產投資11.0億元,較2015年增長17.5%,商品房銷售面積40.4萬平方米,較2015年增長1.8%。分三次產業看,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完成投資7.88億元,較2015年增長122%;第二產業完成投資61.76億元,較2015年下降14.2%;第三產業完成投資105.14億元,較2015年增長63.3%。
2016年,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共安排重點項目176個,實際施工項目152個,其中,續建項目86個,新開工項目66個。全年完成投資142.04億元。按項目類別分,產業發展項目86個,完成投資66.09億元;民生及社會事業項目39個,投資39.65億元;城市配套設施建設項目18個,投資5.12億元;基礎設施項目8個,投資12.65億元;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項目7個,投資5.85億元;房地產開發項目12個,投資10.96億元;農業和農村類建設項目6個,投資1.72億元。
2016年,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財政總收入17.77億元,較2015年增長1.4%。地方財政收入12.35億元,較2015年增長2.3%。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9.32億元,較2015年增長0.7%,其中,示範區本級6.01億元,較2015年下降2.1%。財政總支出28.35億元,較2015年增長3.4 %,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25.13億元,較2015年增長6.6%。
2016年,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76.81億元,較2015年增長14.1%。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01.93億元,較2015年增長12.0%;企業存款餘額74.68億元,較2015年增長17.2%。各項貸款餘額69.4億元,較2015年下降7.2%。
第一產業
2016年,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3.1億元,較2015年增長3.9%,其中,農業總產值8.2億元,較2015年增長4.9%,畜牧業總產值2.96億元,較2015年下降1.4%,林業總產值1.0億元,較2015年增長8.2%。2016年,全區植樹5.6萬棵,造林面積2000畝,育苗面積18130畝。
2016年,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糧食播種面積48330畝;糧食產量20618噸,較2015年減少440噸,其中夏糧產量9928噸,較2015年減少482噸,秋糧產量10510噸,較2015年增加42噸。蔬菜種植面積32630畝,較2015年下降0.2%,蔬菜產量147587噸,較2015年增長1.2%。
第二產業
2016年,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116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158.7億元,較2015年增長19.3%;實現增加值43.0億元,較2015年增長14.3%;實現工業銷售產值145.0億元,較2015年增長18.3%;工業產品產銷率91.4%。按工業類型分,重工業產值68.5億元,較2015年增長47.8%,輕工業產值90.2億元,較2015年增長4.0%。全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0.8億元,較2015年增長20.7%;實現利潤總額7.4億元,較2015年增長34.5%。
2016年,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資質以內建築業企業增加1戶,總數達到37戶。實現產值112億元,較2015年增長16.2%,其中:建築工程產值69.2億元,較2015年增長9.1%;安裝工程產值20.2億元,較2015年下降14.5%。企業竣工產值9.5億元,較2015年下降51.8%。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72.5萬平方米,較2015年增長39.9%。
第三產業
2016年,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接待旅遊人數420萬人次,較2015年增長4.5%,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1.7億元,較2015年增長13.5%。
2016年,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76億元,較2015年增長14.3%,其中,城鎮市場實現零售額13.23億元,較2015年增長16.1%;鄉村市場實現零售額3.53億元,較2015年增長8.2%。
2016年,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限額以上企業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06億元,較2015年增長26.1%,實現網路銷售1739.9萬元,較2015年增長167.1%。
2016年,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外貿進出口總額3.27億元,較2015年下降1.9%。其中,進口總額1.67億元,較2015年下降21.5%;出口總額1.6億元,較2015年增長33.2%。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6年末,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內2所高校共有教職工5350人,其中教師2856人,在校學生50354人,其中在讀研究生7619人;5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共有教師280人,在校學生5141人;全區8所普通中學共有教師657人,在校學生9343人;24所國小共有教師673人,在校學生10468人。國中畢業生升學率98.0%。高考二本線以上588人,其中文史類91人,上線率40.4%,理工類497人,上線率55.0%。
醫療衛生
截至2016年末,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共有醫院11個,衛生院2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所,村衛生室111所,擁有床位1121張,醫生(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509人,註冊護士802人。
科學技術
2016年末,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專利申請受理數1450件,有效發明專利數611件。全年新建示範推廣基地42個,培訓農民51908人次。農民技術職稱認定1899人。年示範推廣總面積6589.56萬畝,推廣總效益175.69億元。
基礎設施
2016年,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固定電話用戶數3.08萬戶,比2015年減少0.69萬戶;移動基站總數573個,其中4G基站351個,行動電話用戶數23.68萬戶;全區寬頻用戶數4.4萬戶,除城區全覆蓋外,農村寬頻覆蓋55個自然村,用戶數1.26萬戶。
2016年,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有線電視用戶28941戶,其中城鎮26589戶,農村2352戶。
環境保護
2016年,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216天,較2015年減少了46天;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4.1%,城鎮飲用水水質達標率100%,農村飲用水普及率達95%。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0%,建成區綠地率35.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4.75平方米。
安全生產
2016年,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共發生生產安全事故8起,死亡9人,其中,建築施工事故4起,死亡4人;工商貿企業事故3起,死亡4人;校園修繕事故1起,死亡1人。全年未發生較大以上生產安全責任事故。
人民生活
2016年,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90元,較2015年增長8.7%,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510元,較2015年增長7.3%;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59元,較2015年增長8.5%。
2016年,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城鎮居民居住環境進一步改善,人均住房面積48.6平方米,較2015年增加了3平方米。
2016年,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城鎮登記失業率2.0%,較2015年下降0.12個百分點,就業壓力有所緩解。
社會保障
2016年,全區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6376人,其中離退休人員4414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2346人,居民醫保參保人數53864人。參加失業保險職工人數14161人,較2015年淨增400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16070人,較2015年增加1745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15949人,較2015年增加364人。全區享受最低生活保障782戶、2089人,其中,城鎮202戶、423人;農村580戶、1666人。
城鄉建設
交通運輸
2016年,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內公路里程387.6公里,高速公路14公里。全年完成客運量414萬人次,全年完成貨物運輸量259萬噸。
風景名勝
生態旅遊
現代農業示範園區
楊凌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創新園(國際科技合作園)是
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占地面積1300畝。景區建有工廠化育苗館、夢幻花卉館、
無土栽培館、現代農業創意館、西部特色館、超級菜園、南方果樹館(2個)等八個現代農業技術展館和花卉林木種子資源圃、水生植物展示區(人工湖)、創新中心等現代農業展示區。景區從2009年11月對外開放,2010年接待遊客10萬人次。
楊凌農林博覽園
楊凌農林博覽園是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由
楊凌昆蟲博物館、
楊凌動物博物館、楊凌土壤博物館、楊凌植物博物館、農業歷史博物館5個專業職物館和蝴蝶園、植物分類園、樹木園及植物種質資源圃組成,占地面積200畝,總建築面積16000平方米,是集教學、科研、科普於一體的重要科學基地。
新天地農業科技示範園
楊凌新天地農業科技示範園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園區占地200餘畝,是集設施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示範與推廣、觀光旅遊、科普教育及人才培養為一體的農業高新科技園區,通過採用無土栽培技術和滴灌技術,進行工廠化、標準化生產。
楊凌水上運動中心
陝西省水上運動管理中心(
楊凌水上運動中心)是國家AA級旅遊景區,水域占地700畝,正常水深為5米,水源為地下自然補給,水面寬闊,水質清澈;主要承擔著陝西省賽艇、皮划艇運動訓練和競賽任務。
教稼園
教稼園是以展示農耕歷史、呈現農業文化,介紹農業始祖
后稷和相關歷史資料為背景,融歷史性、文化性、趣味性、科普性、景觀性為一體的現代休閒性的觀光公園。在設計風格上追求古樸,自然的格調;同時園內還增加了參與性項目,以增強公園的趣味性、娛樂性。
秦嶺山現代農業生態旅遊園
秦嶺山現代農業生態旅遊園主要包括四個區:開心農場採摘認耕區、原生態餐廳休閒娛樂區、淨菜加工高科技生產展示區、農業科普推廣科技活動實踐區。園區“移步易景”的景觀設計獎農業種植、實訓教育、休閒觀光、生態品嘗等功能特性細膩柔和,吸引遊客前來觀(農業觀賞)、嘗(品嘗綠色果蔬)、娛(體現趣味性)、勞(勞作體驗)、育(農業教育)、購(購買果蔬),將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形態灌輸其中。
樹木園
楊凌樹木園是一個集娛樂、休閒、景觀、科普為一體的植物主題公園,園內植物品種多達400種,數目總量52000多株,喬木2000多種,灌木50000多種。園內建有瞭望塔、人工湖及各種園林小品,人工湖還具有噴霧、高噴和湧泉等功能。
崔西溝民俗村
楊陵區楊村鄉崔西溝村是一個集觀賞、採摘、品嘗、體驗、休閒為一體的旅遊景區,家庭旅遊接待。
崔東溝村西域風情園
楊凌西域風情園以西域風情為主題,充分融合了西域特色文化。以品民風味,穿民族服飾,住蒙古包,賞民族歌舞,感受民族生活為特色。
墓葬遺蹟
隋文帝泰陵
隋文帝泰陵是
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后獨孤氏的合葬陵,位於楊陵區五泉鎮王上村東北200米處,當地叫三峙原,民眾稱隋泰陵為“楊家陵”,楊陵地名由此而來。陵園遺址周圍有平面呈長方形的城垣,南北長628.9米,東西長592.7米,牆基寬約4.4米,陵園總面積37274.03平方米,陵園四面各闢一門,南門門址保存較完整,門外分別有一對門闕,門闕平面呈梯形。陵園外環繞有圍溝。在陵園中部偏東南部築有覆斗狀封土,封土頂部南北33米、東西42米,底部南北153米、東西155米。基礎部分呈倒“凸”字形,覆蓋墓道。封土南側有兩條墓道,相距23.8米,均為7個天井、7過洞,西側墓道(包括天井、過洞)南北長78.7米、寬3.4至5.6米,東側墓道略短,也稍窄。1957年5月31日,隋文帝泰陵被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陝西省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20日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邰國遺址
古邰國遺址位於楊凌示範區,是一處內涵極為豐富的新石器時代的大型居住遺址,是中國農業始祖后稷“教民稼穡”之地。古邰國遺址公園是以遺址保護為主,以遺址保護、文化展示、休閒體驗為核心的歷史文化遺址公園,是彰顯華夏農業文化的重要載體。
城市榮譽
2017年6月28日,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被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授予“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稱號。
2019年11月,入選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