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殼(植物)

椰子殼(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椰子殼為棕櫚科植物椰子的內果皮,椰子殼含灰分0.61%,木質素36.51%,纖維素53.06%,戊聚糖29.27%(總量)。可治夾陰風寒寒熱等。植物形態詳見椰子皮條。在椰子殼上刻一些花紋和字,甚至製作娃娃頭像,各種鳥雨的民間藝術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椰子殼
  • 拉丁學名:Cocos nucifera L.
  • 別稱:椰殼
  • :植物界
  • 分布區域:熱帶-亞熱帶地區,靠近赤道。
  • 中藥功效祛風止痛;利濕;止癢;利尿
  • 成分:灰分木質素
概述,特點,分布,性狀,作用,功效,比喻意義,

概述

椰子殼 《綱目
椰子殼
【化學成分】椰子殼含灰分0.33%,木質素36.51%,纖維素53.06%,戊聚糖29.27%(總量)。

特點

纖維素含戊聚糖20.54%,灰分中主成分為氫氧化鉀。(椰殼比較特點
椰子,大喬木,高15-30m,莖粗壯,有環狀葉痕,基部增粗,常有簇生小根。葉簇生莖頂;葉柄粗壯,長達1m以上;葉片羽狀全裂,長3-4m;裂片多數,外向摺疊,線狀披針形,長65-100cm,寬3-4cm;先端漸尖,革質。肉穗花序腋生,長1.5-2m,多分枝,雄花聚生於分枝上部,雌花散生於下部;佛焰苞紡錘形,厚木質,最下部的長60-100cm或更長,老時脫落;雄花萼片3,鱗片狀,長3-4mm;花瓣3片,卵狀長圓形,長1-1.5cm;雄蕊6,長4mm;雌花:基部有小苞片數枚;萼片闊圓形,寬約2.5cm;花瓣與萼片相似,但較小。堅果倒卵形或近球形,長15-25cm,先端微具3棱,外果皮薄,中果皮厚纖維質,內果皮木質堅硬,近基處有3萌發孔。種子1顆,種皮薄,緊貼著白色堅實的胚乳,胚乳內有一富含液汗空腔;胚基生。花、果期主要在秋季。
椰子殼

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長熱帶地區海岸。
在我國主要分布於台灣、廣東南部諸島及雷州半島、海南、廣西及雲南等地。

性狀

性狀鑑別,角質薄片狀,褐棕色,質極堅硬。

作用

用椰子殼,在椰子殼上刻一些花紋和字,甚至製作娃娃頭像,各種鳥雨的民間藝術品。這類產品在海南尤其多。

功效

①《綱目》:楊梅瘡筋骨痛,椰子殼燒存性,臨時炒熱,以滾酒泡服二三錢,暖覆取汗。
②《綱目拾遺》:椰子殼熬膏,塗癬良。
③《本草求原》:治夾陰風寒寒熱。
④ 《中華本草》:祛風;止痛;利濕;止癢。
椰子殼

比喻意義

可以形容胸部很小卻帶一個大罩杯的胸罩和胸部直接留出很大的空隙,如同椰子殼裡面的椰汁總是不滿留有一部分空氣一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