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孔鏡髓核摘除術

椎間孔鏡髓核摘除術

椎間孔鏡髓核摘除術是一種通過孔鏡來實現摘除髓核、神經根、硬膜囊中病變組織和增生的骨組織的手術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椎間孔鏡髓核摘除術
  • 優勢一:安全綠色
  • 優勢二:修復功能
  • 優勢三:目的直接
概述,治療原理,適應人群,手術全過程,七大優勢,

概述

椎間孔鏡與脊柱內窺鏡類似,是一個配備有燈光的管子,它從病人身體側方或者側後方(可以平可以斜的方式)進入椎間孔,在安全工作三角區實施手術。在椎間盤纖維環之外做手術,在內窺鏡直視下可以清楚的看到突出的髓核、神經根、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組織。然後使用各類抓鉗摘除突出組織、鏡下去除骨質、射頻電極修復破損纖維環。我院椎間孔鏡髓核摘除術真正地實現了摘除---修復---抗炎三位一體的脊柱疾病治療黃金標準。

治療原理

椎間孔鏡通過在椎間孔安全三角區、椎間盤纖維環之外,徹底清除突出或脫垂的髓核和增生的骨質來解除對神經根的壓力,消除由於對神經壓迫造成的疼痛,其手術方法是通過特殊設計的椎間孔鏡和相應的配套脊柱微創手術器械、成像和圖像處理系統等共同組成的一個脊柱微創手術系統。在徹底切除突出或脫垂髓核的同時,清除骨質增生 、治療椎管狹窄、可以使用射頻技術修補破損的纖維環等。

適應人群

1.持續或反覆發作根性疼痛;
2.根性疼痛重於腰痛。
3.經嚴格保守治療無效。包括運用甾體或非甾體消炎止痛藥、理療、作業或條件訓練程式,建議至少保守治療4-6周,但如果出現神經症狀進行性加重,則需要立即手術;
4.沒有藥物濫用及心理疾病史;
5.直腿抬高試驗陽性,彎腰困難;
6.為了精確確定突出或脫垂的髓核的位置和性質,以及椎間孔骨質增生的情況,手術前要進行徹底的影像學檢查,特別是CT和MRI是精確確定髓核大小、位置和性質的重要手段。

手術全過程

手術第一步:標記並穿刺定位
手術第二步:局麻
手術第三步:椎間盤造影
手術第三步:直入導絲以及導引桿
手術第四步:逐級置入導桿、導管、擴孔鑽
手術第五步:逐級使用擴孔鑽行椎間孔成型
手術第六步:置入工作套管、放置內窺鏡
手術第七步:使用各類抓鉗摘除突出組織,鏡下擴孔鑽去除骨質,射頻電極封堵破損纖維環
手術第八步:椎管或者神經暴露是手術結束的重要解剖標誌

七大優勢

椎間孔鏡脊柱微創技術的目的是在椎間盤纖維環外手術,徹底清除突出或脫垂的髓核和增生的骨質來解除對神經根的壓力消除由於對神經壓力造成的疼痛。手術採用的是局麻治療,術前也不需要禁食禁水。手術中病人意識清醒,可以把手術中的感受與手術醫生交流。另外,椎間孔鏡系統從腰椎一旁進入,利用了人體骨骼結構的自然通道,所以不用切除骨骼、韌帶,對病人腰椎的穩定結構沒有損傷和破壞。
一般情況下,病人手術後2小時,就可以下床。在手術創傷方面,由於椎間孔鏡手術是在鏡下完成操作,皮膚上只有一個7毫米的微小切口,出血極少,可以完全達到開刀手術效果,還避免了傳統開刀手術的大損傷、大出血及昂貴的內固定材料。
優勢一:安全綠色
通過側方入路到達目標區域,避免傳統後路手術對椎管和神經的干擾,不咬除椎板,不破壞椎旁肌肉和韌帶,對脊柱穩定性無影響。
優勢二:修復功能
多角度雙極射頻電極能在低溫下直接消融髓核、修復破裂的纖維環。
優勢三:目的直接
鏡下準確摘除突出髓核,手術效果與椎間盤手術的黃金標準——顯微鏡下椎間盤切除術相一致。
優勢四:適應症廣
能處理幾乎所有類型椎間盤突出,部分椎管狹窄、椎間孔狹窄、鈣化等骨性病變。窺鏡下使用特殊的射頻電極,可型纖維環成型和環狀神經分支阻斷,治療椎間盤源性疼痛。
優勢五:併發症低
術中能消除神經根的水腫和無菌性炎症,盤外預防術後感染,創傷小,形成血栓和感染的幾率低,術後不會在後方重要結構處留下瘢痕,造成椎管和神經的粘連。
優勢六:安全性高
局麻,術中能與病人互動,不傷及神經和血管,基本不出血,手術視野清晰,大大降低誤操作的風險
優勢七:康復迅速
術後次日可下地活動,平均3-6周恢復正常工作和體育鍛鍊。
椎間孔鏡後路、側路皆可操作,直達突出病灶,3.9mm的超大通道內徑使可視下準確摘除突出髓核的手術操作更簡單靈活,僅為5.5mm的器械外徑在避免了椎間孔鏡環鋸盲目打孔的同時,可直接後椎板間隙入路摘除腰5骶1中央突出型髓核,側路椎間孔入路可在不切斷肌纖維、經安全三角區的穿刺途徑直達椎間盤突出部位摘除突出髓核,使操作更直接便捷,避免了傳統手術干擾椎管及神經根、咬除椎板、破壞椎旁肌肉和韌帶進而影響脊柱穩定性的弊端,設備獨具雙極射頻可在突出髓核摘除後完成止血及修復破損的纖維環,在避免了後路鏡手術因術中出血而不得不停止的弊端的同時有效預防了術後感染,真正地實現了摘除---修復---抗炎三位一體的脊柱疾病治療黃金標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