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性神經調節

植物性神經調節

植物性神經調節指機體控制內臟的神經調節,是不隨意的,故又稱自主性調節,但這一調節仍受中樞神經系統的控制,其最高級中樞在大腦皮層,較低中樞在下丘腦,低級中樞位於腦幹脊髓,並不完全獨立自主。按一般慣例,該神經系統僅指支配內臟器官的傳出神經而不包括傳入神經,它主要分布於內臟、心血管和腺體等處,在中樞神經系統的控制下,調節內臟器官的活動,對機體生命活動過程起著重要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植物性神經調節
  • 定義:機體控制內臟的神經調節
  • 又稱:自主性調節
  • 性質:受中樞神經系統的控制
作用機理,相關知識,區別,作用,

作用機理

植物性神經調節是生命活動調節的有關問題中的一個難點,它與機體對軀體的生命活動調節一起構成了動物和人類生命活動調節的整體。
生活中會有這樣的體驗:在劇烈運動時,心跳會加快,呼吸也會加深加快;轉入安靜狀態時,心跳和呼吸則會變慢,並逐漸恢復到正常狀態。人體之所以會出現這樣變化,與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作用有關,而中樞神經系統對心臟、肺等內臟活動的調節,是通過植物性神經的活動來實現的。
植物性神經是指支配著各個內臟器官活動的傳出神經,包括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兩大類。交感神經起源於整個脊髓胸腰節段(幾種器官的雙重神經支配示意圖)。植物性神經分布在心肌、全身各內臟器官(包括血管)的平滑肌和腺體等處,調節機體的營養、呼吸、分泌、生長和生殖等生理功能。
人和動物體內大多數內臟器官都同時分布著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所以這些內臟器官接受雙重神經的支配。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對同一個內臟器官的作用往往是相反的。例如,交感神經可以使心跳加快、加強,副交感神經則使心跳減慢、減弱。但是在人和動物體內,這兩類的神經作用,是在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下,密切配合、相輔相成的。例如,人在劇烈運動時,交感神經的作用加強,副交感神經的作用則受到抑制,使心臟的跳動和血液的循環加快加強,肺的通氣量增大,以適應人體劇烈活動的需要。相反,當人由劇烈運動轉變為安靜狀態時,副交感神經的作用加強,交感神經的作用受到抑制,使心臟的跳動和血液的循環變慢變弱,肺的通氣量減小,以便適應人體在安靜狀態時的需要。
植物性神經對內臟的活動的調節,要受到中樞神經系統中各級神經中樞的控制。植物性神經調節的低級中樞在脊髓腦幹,可以完成一些調節內臟功能的基本反射活動;比較高級的中樞在下丘腦,主要是在情緒反映中調節內臟與軀體的活動;高級中樞在大腦皮層,可以協調整體行為中的內臟活動。

相關知識

植物性神經因機能、形態結構不同分為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兩部分:

區別

交感神經的低級中樞位於脊髓第1—12胸節及第1—3腰節的側角內,而副交感神經的低級中樞位於腦幹的內臟運動神經核及脊髓的第2—4骶副交感核,它們都是由節前纖維節後纖維組成,但前者節前纖維短,節後纖維長;後者相反,它們常分布在同一內臟器官,形成又重神經支配。現就植物性神經調節列表如下:
植 物 性 神 經
交感神經
副交感神經
起源
第1胸髓節到第3腰髓節
腦幹的內臟運動神經核及脊髓第2-4骶髓節段骶副交感核
性質
傳 出 神 經
心肌、內臟器官的平滑肌、腺體等
分布
作用範圍廣泛,全身血管及胸、腹、盆腔內臟的平滑肌、心肌、腺體及豎毛肌和瞳孔開大肌
作用範圍局限,胸、腹、盆髒內臟的平滑肌、心肌、腺體(腎上腺髓質除外),瞳孔擴約肌、睫狀肌
運動時
興奮(活動加強)
抑制(活動減弱)
安靜時
抑制(活動減弱)
興奮(活動加強)
對器官雙重支配
循環系統
心跳加快,冠狀血管舒張,皮膚及內臟小血管收縮
心跳減慢、減弱,
冠狀血管收縮
呼吸系統
支氣管平滑肌舒張
支氣管平滑肌收縮
消化系統
分泌濃稠、少量的唾液
抑制胃腸運動及膽囊收縮
分泌稀薄、少量的唾液,
促進胃腸的運動及膽囊收縮
抑制膀胱排尿
促進膀胱排尿
瞳孔縮小
皮膚
汗腺分泌
尚未證明有副交感神經支配
代謝
促進腎上腺素和胰高
血糖素分泌,代謝加強,
加速肝糖元分解
促進胰島素分泌,
肝糖元合成加強

作用

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對絕大多數內臟器官均為共同分布和支配,但二者的作用是相反的,如交感神經使心跳加快加強,副交感神經使心跳減弱減慢,故二者對同一器官作用是互為拮抗。但二者在中樞神經系統作用下一般是協調的,一個興奮,另一個抑制,且在內臟器官活動中,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哪一方面起主要作用,不是固定不變的,因條件不同而變化。在平靜時,副交感神經占優勢,而在環境劇變或緊急情況時,交感神經占優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