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霞柴龍

棲霞柴龍

棲霞龍舞是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舞蹈,屬於江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棲霞龍舞,歷史悠久,至遲在明代,這裡就有龍舞活動流傳。歷史上的龍舞,多以柴龍為主,主要集中在攝山東南的龍王山周圍,每到元宵節期間,社社都要上龍王山出會,祭拜龍王,在這裡形成了家家玩龍燈的習俗。並流傳至今。

棲霞龍舞的形態十分豐富,棲霞龍舞動作既有滾、盤、騰、游、竄等基本動作,也有跳、臥、交、絞、旋等難度動作,隊形上則有獨舞、對龍、四龍、大小龍、手龍、鼓龍、組合群龍舞,還能做高難度動作的表演;除此之外,棲霞龍舞還保留著最原始的龍舞形態之一——柴龍。這種龍造型古樸,演員眾多,展開來足有40米長,是南京地區的“民俗活化石”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棲霞柴龍
  • 類別:舞蹈
  • 發源地:中國
  • 成就:江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棲霞龍舞來源,江蘇龍舞之鄉少為人知,棲霞龍舞曾幾度沉浮,棲霞龍曾舞上長城,正申報國家龍舞之鄉,歷史,現狀,

棲霞龍舞來源

上世紀八十年代,棲霞區在柴龍的基礎上,進一步在全區普及龍舞藝術,在原封不動地保留龍王山周圍的柴龍基礎上,又發展了能適宜在白天玩耍的布龍,重點發展了具有江南特色的布龍舞,並解決了龍舞道具製作問題。形成了一支製作龍舞道具的隊伍,能用手工在較短時間裡做出觀賞價值較高的龍舞道具,先後為市內外及海外華人社團製作過60餘條龍舞道具。
區域優勢使棲霞龍舞有著廣闊的大舞台,九十年代以來,棲霞龍舞不斷適應社會發展需要,一直成為南京社會文化舞台上的重要文藝形式,先後為國際、國家以及省市級各類慶典活動演出上百場,特別是編排的廣場群龍舞,更以雄渾的氣勢,壯麗的場面贏得了觀眾的喜愛。
棲霞龍舞以民族性的民間藝術享譽省內外,1998年,棲霞區被省文化廳命名為江蘇省民間藝術之鄉。2008年,棲霞區碑命名為全國民間藝術(龍舞)之鄉。
棲霞區文化館倡導弘揚民族文化,注重挖掘和繼承民間文化遺產,當地民俗文化活動以龍舞見長,兼及獅舞、鳳舞等形式,製作的精美龍舞道具已傳德國、美國、瑞士等國。先後培訓出數十支龍舞隊伍,其鐘山蟠龍隊1999年獲全國龍舞大賽金獎和中國民間藝術最高獎——山花獎,2007年又正式申報全國龍舞之鄉。
棲霞區文化館還注重在民間傳統文化里汲取養料,2001年,棲霞區文化工作者根據中國哲學講究陰陽的思想和對偶的審美習慣特點,根據中國老百姓普遍祈求吉祥的心理,大膽推出新的民間舞蹈內容,即《龍鳳呈祥》,在舞蹈編排上,採取一龍二鳳的組合,用龍舞表現陽剛之美,以鳳舞展現陰柔之麗,兩種道具在舞台上穿插舞動,配以民族喜慶的樂曲,龍舞舞姿表演精湛,鳳舞輕柔飄逸,服飾道具艷麗明快,其舞蹈結構,舞蹈語彙、舞蹈造型乃至服裝道具、鼓樂都具有強烈的民族感和鮮明的時代感,整個舞台呈現金碧輝煌的色調,充滿著朝氣與活力,寓意深刻,是民族精神的寫照,體現了中華民族團結向上的精神和人民民眾的心愿,一亮相南京舞台,便受到了觀眾的喜愛,該舞蹈在2002年中國南京國際梅花節上獲得組織獎,同年12月獲江蘇中國民間藝術節廣場舞蹈大賽金獎。二十一世紀以來,棲霞區年年都舉辦全區性龍舞大賽,還邀請區外優秀龍舞隊來棲霞交流表演。
由於棲霞柴龍發源和傳承地的西湖村、上前村、向前村全建制拆遷,柴龍的原生態已完全消失,而製作柴龍道具的藝人、玩龍燈的藝人也全都進入現代化的城市小區,這一民間藝術的傳承面臨著嚴重的問題。在布龍方面,全區每個街道以及部分社區、企業、學校、部隊有龍舞藝術表演隊伍,但普及開展得還不夠,在常年性開展龍舞表演活動方面有待進一步提高。
有些龍舞隊伍的人員不能做到相對穩定,影響到龍舞藝術水平的提高。棲霞龍舞隊伍需要進一步培養隊員們對龍舞藝術的追求與愛好,龍舞藝術還要向文化產業方向發展,培育龍舞藝人的經紀人隊伍,逐步克服由政府部門包攬的局面,在適應商品社會市場經濟發展中求生存求發展。

江蘇龍舞之鄉少為人知

中國龍舞一直是中國民間藝術中一個龐大的家族,根據在道具製作、陣圖變化、動作套路等方面,大致劃分為“南、北”兩大派系。其中,棲霞龍舞類屬南方龍舞,但棲霞龍舞既有江南精巧纖麗的特色,也具有北方龍舞古樸剛勁的風格,堪稱南方龍舞中的一支獨立分支。
棲霞龍舞的形態十分豐富,據文化館介紹,棲霞龍舞動作既有滾、盤、騰、游、竄等基本動作,也有跳、臥、交、絞、旋等難度動作,隊形上則有獨舞、對龍、四龍、大小龍、手龍、鼓龍、組合群龍舞,還能做高難度動作的表演;除此之外,棲霞龍舞還保留著最原始的龍舞形態之一——柴龍。這種龍造型古樸,演員眾多,展開來足有40米長,是南京地區的“民俗活化石”之一。
據介紹,由於繼承和發展得當,棲霞現有表演龍舞的隊伍近40支(條)。舞龍者中,年齡最大的已經70多歲,棲霞還有小學生舞龍隊。1998年,棲霞被江蘇省文化廳命名為“江蘇省民間藝術(龍舞)之鄉”。

棲霞龍舞曾幾度沉浮

棲霞的龍舞活動歷史悠久,據說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而棲霞龍舞由於深受地理水土、生活習俗影響,普及面廣,基本每鄉每村都有龍舞代表節目。據介紹,建國前,棲霞的龍舞活動組織方式是民間自發的,自娛自樂,一般以地方紳士或以鄉村族長出面組織,進行攤派,在春節期間形成各支隊伍,以給民眾拜年的形式進行表演,表演時,龍從門前過,居民要用鞭炮迎送……由於當時龍舞一度是與求雨、祭祀等迷信活動結合在一起的,故而在“文革”期間,被視為迷信活動取締多年。
“文革”結束後,棲霞龍舞率先在古江乘縣治所在地的江乘村恢復。1981年元宵節,江乘村的村民自發組織,紮起一盞盞龍燈,成為流動的燈展。夜幕下的江乘成為不夜天,引來四鄉八鄰,連周圍句容、江寧的居民也慕名前來爭相觀賞。
1987年,為了恢復和普及龍舞活動,棲霞區舉辦了首屆龍舞培訓班,1988年春節,全區新添置16條龍舞道具,加上原有的,全區共有三十五六條龍的龍舞活動在區內表演。

棲霞龍曾舞上長城

1985年,棲霞攝山鎮的龍舞錄像片作為中國南京和佛羅倫斯市文化交流內容被送出了國門,從此,棲霞龍舞在國內外名聲大噪。1999年,為慶祝澳門回歸,一條長50米、直徑50厘米的棲霞大滾龍更作為中國象徵,於澳門回歸之日登上八達嶺長城進行表演。
除此之外,古都南京眾多的廣場、會堂也一次次留下了棲霞龍舞的雄姿,多年來棲霞龍舞應邀參加了國家、省、市級各類重大慶典活動計50餘場。

正申報國家龍舞之鄉

棲霞區文化局副局長黃觀林告訴記者,2005年,棲霞區已經正式啟動了“中國龍舞之鄉”申報工作。這次申報,是作為江蘇省特色文化項目向國家申報“龍舞之鄉”。據悉,此前,南京秦淮區已經憑藉“秦淮花燈”成為“中國花燈之鄉”。
“中國龍舞之鄉”稱號其實並非獨一無二,此前,江蘇省海安就曾在2002年被評為“中國龍舞之鄉”;更早,四川船山也獲得“中國龍舞之鄉”稱號。只要符合一定要求,如社會公認、風格獨特、加之重大、且發展完好為當地廣泛開展的民族民間文化活動,都可以授以該稱號。
棲霞區於2006年完成龍舞資料、錄像、文本等收集整理工作,提交給中國文化部有關司,並於2006年舉行中國龍舞邀請大賽,邀請全國各地的龍舞前來表演群龍斗舞,以助申報成功。

歷史

明代就有龍舞習俗
相傳棲霞地區在明代便有龍舞活動了。其起源與棲霞山川地形風土面貌不無關係。據介紹,在棲霞,至今還有叫做龍王山、白龍山、烏龍山、青龍山、黃龍山、龍潭鎮、龍塢等地名。此外,民間傳說中也屢屢有龍的身影:如“二龍奪珠”傳說、“小白龍探母”的故事等。
棲霞西湖村(古名江乘縣)村委會一直保留著龍王廟的3塊石碑,其中一塊立於明嘉靖十二年,題為《重建張山龍王廟碑銘》,從該碑文可以得知,村民求雨抬龍的習俗,可以追溯到明初的正統年間。據《棲霞區志》里記載:“歷史上攝山、江乘等地有求雨習俗,並沿襲多年。
求雨時,主辦村中派出身強力壯的青年,用紅綢帶背著龍王廟的菩薩下山,放在神台上,次日在神場上用泥塑兩條大龍,第三天,拜神求雨,每天10名男童跪在菩薩、龍雕塑前,高喊“一求天、二求地、三求龍王下大雨”還有“下場大雨送龍王”,輪番叫喊。
然後組織百名男人,頭戴柳條編制的遮陽帽,手握柳棒浩浩蕩蕩去寶華山“取龍”(其實是蠑螈),次日再赴長江取水。取水途中,人們在村口、重要地段設香案、燒香磕頭、供應茶水蜜餞,女人一路迴避;把龍和水取回來之後,供於神龕上,村人再一同來燒香膜拜,直到下雨為止;雨後給龍王掛紅、貼金,將龍送往龍王廟,主辦村再到各村募捐,大擺宴席,搭台唱戲以酬謝。
在上述故事中,村民們用泥塑龍,再掛紅貼金,就是棲霞龍舞的雛形。到了後來,村民把用泥塑龍簡化為用竹篾搭成龍身,再用木板固定、以木銷相接,這就是最早的棲霞舞龍——柴龍。

現狀

柴龍瀕臨失傳
柴龍,造型古樸,其結構是用竹篾編制的節節圓筒組成的龍身和龍頭、龍尾,用木板固定,用木銷相接,串成長龍,頭、尾、身外表均用紙糊,內裝萬向燈架,供點蠟燭,舞龍者都人肩一節,通體透亮,在夜幕下十分壯觀。
柴龍龍舞的流傳也有其特色,平時龍身分戶保管收藏,每家一節,大都架在屋樑上,玩時集中相串成龍。龍頭各戶輪流坐莊收藏,輪到誰家做龍頭,誰家就像有莫大的榮耀,將整條龍架在門前,龍頭前供著香火,親朋好友帶著禮品前來慶賀,熱鬧非凡。
柴龍的局限是僅適宜夜晚展演,瀕臨失傳,棲霞區文化館將發展的重點放在了滾龍上。上世紀九十年代,棲霞區文化館自行研製龍舞道具,形成了一支制龍的骨幹隊伍,已完全掌握了滾龍、手龍、鼓龍的扎制工藝,可用竹篾做支架結構,先後製作一大批11節、9節、7節,直徑40cm、30cm,長20m、15m等規格的滾龍,發展了供小學生舞的小龍、手龍、鼓龍以及群龍舞蹈,先後製作道具龍達50餘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