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陰夏布織造技藝

棠陰夏布織造技藝

棠陰夏布織造技藝,流傳於江西省撫州市宜黃縣的傳統技藝,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早在唐朝,棠陰夏布就已盛行,明清時期達到鼎盛。夏布,即苧麻績紗後織造漂染而成,具有輕薄涼爽、透氣吸汗、挺括舒適的特點,特別適合製作夏日服飾,“夏布”名稱由此而來。棠陰夏布織造技藝精密,總計有50多道工序,需要經過淪布、水漂等十三道工序,使夏布形成自然白布。

2017年11月,棠陰夏布織造技藝列入江西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編號:5-Ⅷ-2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棠陰夏布織造技藝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江西省撫州市宜黃縣
  • 批准時間:2017年11月
  • 遺產編號:5-Ⅷ-20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棠陰夏布織造技藝歷史悠久,據棠陰夏布藝人熊年英的丈夫鄧譜志口述,其母吳秀鳳(1909—2004)的師傅一脈夏布傳人中流傳“唐朝時,棠陰吳一真人用純金打造了一個裝績麻的容器,類似高腳花瓶,不敢擅自使用,於是送給建昌府吳王夫人”的故事,由此推斷,早在唐朝時,棠陰夏布織造就已盛行。
據《棠陰鎮志》記載:“棠陰是全省三大夏布生產和集散中心地之一,鼎盛時期(明末清初),有三萬六千人煙,十有九家吃夏布飯。”
據《江西省情匯要》載:“明清時期,全省逐漸形成了幾個夏布生產和貿易中心,產品遠銷國內外……贛東以宜黃居最,夏布細而光潔。因宜黃河水質好,鄰近地區的夏布都運來這裡漂淨……宜黃棠陰鎮、萬載株潭鎮、臨川李家渡都是經營夏布業的市鎮。”
明清鼎盛時,棠陰集鎮五里長街商店櫛比,十里河埠商船雲集,夏布銷往南昌、九江、上海、天津等地,遠銷日本、朝鮮和東南亞各國,由此衍生出“小小宜黃縣,大大棠陰鎮”之說。清末,棠陰夏布最高年產量近四十萬。
隨著新興現代化機械紡織產業興起,棠陰夏布織造業也由盛而衰,逐步走向了沒落。

工藝特徵

1、自然條件優越。穿過棠陰的宜水全是孵石河,清澈見底,含硫磺質最多,是國際國內進行漂染深加工的生產地。
2、產品質地優良。棠陰夏布潔白如銀,輕柔勝絲,既吸汗,又不粘身,衣料避暑爽身。
3、織造工藝精密。棠陰夏布織造工藝精密細緻,如果細分,可達57道工序,所以能織出800—1200筘的精、細、光、滑、軟的夏布。
4、織布機器獨特。棠陰織夏布為高機生產,而外地諸如萬載、新余、分宜、廣豐、湖南鄉則多用矮機生產。

傳承保護

傳承狀況
棠陰夏布織造全程手工製作,效率低、成本大、利潤小,棉花的引入和現代紡織業的興起對其衝擊極大,傳統的手工業市場競爭力無法與現代工業相抗衡。棠陰、神崗、中港等鄉鎮還有一批藝人從事零星的夏布織造,全是夏布織造廠的學徒,或學徒帶的弟子,但已無法形成規模,只有零星生產,且多為自給自足。
保護措施
1939年秋,在日本東京早稻田大學紡織科畢業的梁幫柱(字砥澄,江西新建人)和歐陽(字西生,江西宜黃人)奉江西省教育廳命令前來棠陰籌備創辦了麻織學校,校舍設在吳氏八府君祠,除開設了普通中學基礎課程外,另設了苧麻、漂染、紡織、機織、意匠分解等專業課程。1942年,日軍入侵,不少學員逃避戰亂離開學校,學校幾近解體。1956年,官方成立了夏布織造廠,直至1979年,主要招收宜黃附近的學徒,採用口傳身授的方式,培育了數百名學員。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民國十一年(1922年),宜黃縣細布在巴拿馬博覽會展出,獲優質紀念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