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溪寶劍

棠溪寶劍

棠溪寶劍是名冠中國九大名劍之首。古代傳統鑄劍技藝,產自棠溪(今駐馬店市一帶)誕生於春秋初期,至今已有2700年的歷史。在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冬,棠溪寶劍的冶煉鑄劍絕技失傳。1986年,失傳千年的冶煉鑄劍絕技再現人間,棠溪寶劍也終於在1987年恢復了生產。

基本介紹

簡介,起源,再現,發展,鑄劍術,簡介,制范,調劑,熔煉,內涵豐厚,材質優良,工藝精湛,古劍名稱,三尺,三尺劍,利劍,寶劍,吳粵劍,七星劍,十字短劍,上方寶劍,木劍,玉具劍,榮譽,

簡介

西平,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冶鐵鑄劍的聖地,春秋歸楚,戰國屬韓。《戰國策》曰:“韓之劍戟,出於棠溪。”《史記》載:中國九大名劍皆出西平:“天下之劍韓為眾。一曰棠溪,二曰墨曜(墨陽),三曰合伯,四曰鄧師,五曰宛馮,六曰龍泉,七曰太阿,八曰莫邪,九曰干將。”由此可見,人們熟知的“龍泉寶劍”其實也出自西平,並排名第六。

起源

在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冬,唐憲宗發兵平定中原叛亂時,將棠溪冶鐵城夷為平地、盡殺工匠,“十里棠溪十里城”轉眼淪為廢墟。“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酒幡掩翠柳,鐵歌秦更天”的歷史風情畫卷,從此不再有。包括棠溪寶劍在內的中國冶煉鑄劍絕技,也從此失傳。

再現

20世紀40年代,畢業於北洋大學堂(現天津大學)的高錫坤創辦了大陸鐵工廠,這不僅是西平縣的第一個鐵工廠,更是他開始尋夢與挖掘棠溪寶劍生產絕技的起點。其子高慶民,8歲就已經是父親煉劍的幫手了。數十年過去了,他們父子雖經風雨,但挖掘絕技一刻也不敢怠慢。1986年6月的一個夜晚,高慶民終於得到了削鐵不捲刃、彎曲90度而不折不變形的劍身!他飛快地跑到父親的病榻前,父子倆緊緊擁抱在一起,大哭了整整一夜。
棠溪寶劍
從此,失傳千年的冶煉鑄劍絕技再現人間,棠溪寶劍也終於在1987年恢復了生產。
河南省西平縣棠溪寶劍廠是目前我國集歷史名劍棠溪寶劍的挖掘、研製、生產、開發的唯一專業廠家。
2013年05月08日11點45分的CCTV10《我愛發明》欄目做了較為詳細的介紹。

發展

自唐代末期戰亂沉寂了1000多年的今天,河南西平棠溪寶劍廠廠長高慶民終將這一瑰寶重現天日,發揚光大。西平棠溪寶劍廠所鑄的棠溪寶劍削鐵如泥,完全具備了傳統棠溪寶劍強、硬、韌、彈四大特點。高慶民將中國文化藝術地融入了棠溪寶劍的鑄造中。如:“千年龍劍”體現了濃郁的中國龍文化;“中華第一劍”則是戰國時期古劍文化的再現,其劍身、劍鞘、護手等處雕刻圖案分別為夔龍和象徵威嚴、吉祥、祈福的神獸面、饕餮、鳳。棠溪寶劍先後榮獲40多項大獎、金獎。 1997年和1999年,棠溪寶劍廠分別鑄就大型回歸劍,送抵香港、澳門,受到兩地人民的歡迎。2001年,棠溪寶劍廠又向另一個高峰衝刺,鑄造“中華第一劍”,此劍被中國歷史博物館永久收藏。

鑄劍術

簡介

古代有6種冶銅工匠,分別是築、冶、鳧、栗、段、桃。築,制削刀;冶,制箭鏃、戈、戟;鳧,鑄鐘;栗,制量器;段,制鎛器;桃,鑄劍。將鑄劍列為一個工種可見其重要性,這是與當時中原銅劍興盛密切相關的。
在戰國時期,中原鑄劍術取得了什麼突出成就。大冶鑄劍、巧奪神功製作銅劍的基本方法是鑄造,鑄造一件銅劍大體上有5道工序。

制范

即製作供澆築用的型範。劍范多用泥塑造,然後放入窯中經火烘乾,再加修正,質地似陶,故稱泥范或陶范。制范以銅劍的器形設計為依據,而銅劍器形是否能夠達到設計要求,是否規整協調,勻稱而美觀,則決定與制范是否精細,制范還要為以後的裝飾打下基礎,如劍體上鑄出的花紋和銘文,都必須預先在劍范的內壁上刻雕出陰陽相反的紋路,實際上,銅劍裝飾的第一步既是范型。
寶劍烈火豎胚寶劍烈火豎胚

調劑

鑄劍的材料是青銅,青銅是銅和錫或銅、鉛的合金。劑即劑量,指青銅合金中個成分的比例,古時寫作齊。熔煉青銅之前,須對銅、錫或銅,錫,鉛等原料進行調配,稱作調劑。這是決定銅劍性能的關鍵環節。在一定範圍內,青銅中含錫量高,能夠相應提高合金的硬度和強度;但含錫量超過一定的界限,就會使得青銅合金變得非常脆弱,易折斷。在青銅合金中加入少量的鉛,可調節金屬的鑄造和加工性能,但含鉛量過高,也會降低合金的硬度和強度。因此,只有按照合理的比例對各成分進行調配,才能得到合理的製作劍材的即堅又韌的青銅。
對於銅劍合金的成分配比,春秋戰國之際已經認識到了其中的規律。《考工記·攻金之功》所記“金有六齊”,標明了六類銅器的成分比例,其中第四類為“大刃即劍,叄分其金而錫居一”,指青銅合金分為四等份,銅占三份,錫占一份。冶金史研究者陸續分析檢測了一些春秋晚期和戰國時期的中原銅劍,發現其合金中,銅的含量與“大刃之齊”很接近,大致在75%左右,但錫的含量相差較多,實際上含量只有16%左右。這種別可能因為是《考工記》中“六齊”只標明了青銅合金中最主要的兩種成分——銅和錫,而銅原料中常含有少量的鉛以及其他元素,因此,“六齊”的銅錫配比方法大概一般性的代表了青銅合金中銅和其他非銅元素的比例,如此,則青銅劍實際成分中其他非銅元素的總量也就大致接近了25%了。
撇開上述文獻和實物的差別不說,有兩點是明確的。一是《考工記》關於“大刃之齊”的記載說明在春秋戰國之際,中原匠師對銅劍合金成分的配比規律已經有所認識和總結,並以之指導鑄劍;而是銅75%上下和錫16%左右的實際合金比例是合理的,一些研究者對如此配比銅劍做了機械性能和硬度試驗,證明其具有很好的硬度和強度。古代匠師經過長期實踐,摸索總結出青銅合金的配比規律,但古人鑄劍既無先進的熔爐設備,純淨的原材料,有無精確的測試手段,因而不同匠師鑄出的銅劍的合金比例不盡相同,所以有配比常數上下浮動的現象。

熔煉

預料配比停當後,將之裝入坩堝熔煉。熔煉的目的是將銅,錫,鉛等原料溶為一體,同時也進一步去除原料中含有的雜質,如去除附著原料上的木炭,以及原料中含有的氧化物,硫化物個鐵等其他金屬元素,使合金精純。
熔煉的關鍵是觀察火候,判斷是否熔煉成功。《考工記》對此有比較詳細的記述:“凡鑄金之狀,金與錫,黑濁之氣竭,黃白次之。”黑濁氣是原料上附著的木炭,樹枝等碳氫化合物燃燒產生的。黃白氣主要是熔點低的錫先融化而產生的,同時,原料中含有的氧化物,硫化物,和其他元素揮發出來業形成不同顏色的煙氣。“黃白之氣竭,青白次之。”溫度升高,銅全部融化,銅量,銅量大於錫量,因此只有青氣了。而且,焰色純淨,表明原料中的雜質大多氣化蒸發,剩下的殘渣可以予以去除。然後“可鑄也”。
上述次序,也是古代匠師長期實踐的經驗總結,後來人們用“爐火純青”比喻功夫純熟,就源於此。
為了提高青銅合金質量,工匠們還對銅錫進行多次熔煉,以進一步去除雜質。《考工記·栗氏》所記“改煎金錫”,就是指重複煎煉。
(4)澆鑄。將熔煉成熟的青銅液體澆灌入劍范,待其冷卻,凝固,銅劍就成型了。

內涵豐厚

沒有內涵的東西,僅僅是具象、符號而已,永遠不會產生藝術魅力。藝術品的真正價值是視覺美和內涵的完美結合。棠溪寶劍通過劍條、劍鞘、飾件、劍架和劍盒上的所有部位不同的畫面,既表現了中華民族龍的精神、龍的氣概、龍的神韻,又反映了歷史悠久、創造中華冶鐵、鑄劍文明的棠溪文化和勞動人民祈福致祥、鎮惡服邪的心理期求。劍盒上的第相互纏繞糾結的夔龍,代表56個民族緊密團結和富有反抗精神的中華民族,劍鞘上的饕餮、蝙蝠圖案和劍架的曾頭造型,都是匡正祛邪的一種表達。腰箍上的龍鳳圖案,表達了龍鳳呈祥之義。人們觀賞這樣的寶劍,會從中攝取撥動心靈的東西。

材質優良

真東西要有真材料,材質是決定產品優劣的首要條件。棠溪寶劍廠購買原材料手續相當嚴格,不是真貨不要,真貨有疵不要,寧可高價格買真材料決不低價格買次材、假材。他們打造的中華第一劍,劍條材料為優質高碳鋼。劍盒、劍架的材料為進口珍貴稀有的紅木,價格十分昂貴。緊固飾件全部為銅錫相融的青銅精密鑄造。劍把上鑲嵌的寶石系純天然綠松石。制劍用的噴漆系每公斤二百多元的高檔進口漆,附著性強並且強度高,而摔打碰撞不易脫落掉色、光澤好耐久耐腐蝕。棠溪寶劍的優良的材質高超的技術保證了產品的生命力,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經得經實踐的考驗。

工藝精湛

產品的工藝體現了產品生產者的工藝水平,棠溪寶劍廠有這樣一些工藝水平相當高的人員。廠長高慶民是寶劍生產領域詣頗深的國家級民間工藝大師,他精通多種工藝。他掌握的其中最多項重要工藝曾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國家發明金獎專利特別金獎等幾十項,他曾被評為河南省十大科技人才、省管優秀專家、全國科技先進工作者。雕刻工藝方面還有幾位承襲先輩雕刻技藝、具有頂尖級水平的師傅,還有一批技術嫻熟的新秀。棠溪寶劍劍條上鏨上去的龍、劍鞘上的各個畫面、緊湛的工藝。一是畫面精細、形態逼真。蟬紋細小的紋路和棠棣花圖案的裝飾性紋路都十分清晰,一絲不苟干將、莫邪鑄劍的畫面雖然不大,但人物鍛劍的動態像生活中的情景一樣。二是線條簡潔。冶鐵鑄劍的人物、採礦運礦的人物,用塊面表現,顯得簡潔而粗獷,三是畫面和諧完美,劍鞘上既有金屬的細紋畫面,又有木質的塊狀畫面,不同地畫面所要表達的思想和寓意都統一在一個龍文化和劍文化的主題里。四是刀法嚴謹,嫻熟,力度感強。劍盒上的夔龍紋,線條粗而有力。棠溪寶劍的所有工藝透出一中古色古韻,給人視覺上一種大氣、尊貴、古樸的美感。
棠溪寶劍棠溪寶劍

古劍名稱

三尺

劍的別稱。因通體長三尺,故以之為劍的代稱。《漢書·高帝紀》:“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唐·顏師古註:“三尺,劍也。”

三尺劍

劍的泛稱。唐·杜甫《重經紹陵》詩:“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
七尺:古代長劍的代稱。李益《再赴渭北使府留別詩》:“平戎七尺劍,封檢一丸泥。”《北堂書鈔》卷一百二十二:“長劍七尺。”

利劍

名劍的泛稱。《公羊傳》魯宣公六年:“子之劍,蓋利劍也。”

寶劍

劍的泛稱。唐·韋應物《廣陵行》:“歸來視寶劍,功名豈一朝。”

吳粵劍

泛指春秋時代所制名劍。《周禮·冬官》:“鄭之刀,宋之斤,吳粵之劍,遷平其地而弗能為良,地氣然也。”

七星劍

古代名劍。劍身近柄處飾有北斗七星文,故名。《吳越春秋》:“伍子胥過,解劍與漁夫曰;“此劍中有北斗七星文,其值百金。”

十字短劍

屬雙兵短器械。劍長兩尺四寸有餘,通體為鐵制。劍身有脊。呈棱形,兩邊有,劍尖向上17厘米處,另有一字形劍尖橫貫於劍身之中,呈“十”字形。橫突之劍,一側略向下彎,另一側向下彎曲而略向外折出,橫劍有脊,兩邊鋒利。劍柄呈扁平狀,上覆半圓硬木,使握手處為圓形,劍柄末端有鐵環可系彩綢,握手兩側有護手刃,在護手處略朝上翹。用時兩手各執一把,十字劍兼有刺、勾、割的功能。
乾越之劍:指古代吳越所制之善劍。《莊子·刻意》:“有乾越之劍者,押而藏之,不敢用也,寶而至也。”

上方寶劍

“尚方劍”的俗稱。指皇帝的御用寶劍,可授於大臣,掌先斬後奏之權力。
子午鴛鴦劍:雙劍的一種。劍長三尺,劍身為扁平狀,下部寬一寸半,上部寬八寸,劍身兩側為向上傾斜的尖劍,渾體如鋸條,二劍之劍尖形式不一,一為半圓環形,如月牙狀,月牙尖向外;另一雖也為月牙狀,但其中部有一突出槍刺狀槍頭,劍把為扁平形,上扎布帶,劍把上有圓盤鐵護手,劍把一側有月牙形護手,薄而鋒利,劍把末有雙棱狀槍刺,此器四面有刃,甚是鋒利。
昆吾劍:古劍名。原稱“錕”,亦作“琨”。屬此劍。劍身原為一有刃,一側無刃,前有尖鋒。後來演變為前半身有鋒有脊,兩側有刃;後半身無脊無刃,僅呈平板形狀。其劍柄較長,可用兩手握持。

木劍

用木製作的劍。又名:“班劍”、“象劍”。晉代開始用於朝服佩帶。《南史·陳始興王叔陵傳》:“及倉卒
之際,之命左右取劍。左右不悟,乃取朝服所佩木劍以進。”

玉具劍

劍首和劍柄部分用玉製成的劍。《漢書·匈奴傳》:“賜冠帶衣裳……玉具劍。”唐·顏師古註:“孟康曰‘標首鐔衛盡用玉為之也。’鐔,劍口旁橫出者也;衛,劍鼻也。”
奪命龍:五代時軍中稱劍的專門隱語。據宋《清異錄·武器·小逡巡》載:五代前蜀王建初起兵時,軍刀用隱語稱刀曰:“小逡巡”,劍曰“奪命龍。”

榮譽

榮譽圖片
王光英題詞王光英題詞
程思遠題詞程思遠題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