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08畝(其中:田150畝,地158畝),人均耕地1.29畝,主要種植水稻、包穀等作物;擁有林地4251畝,其中經濟林果地6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57畝,主要種植草果、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41畝,其中養殖面積2畝;荒山荒地400畝,其他面積7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電視、通電話、通路五通。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6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6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1輛,機車17輛。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00畝,有效灌溉率為66%,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6.88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9 畝。
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7.6103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3.639萬元;畜牧業收入10.47萬元;林業收入14.5692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11.2512萬元;工資性收入8.0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44元,農民收入以種植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8.0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人,在省內務工6人,到省外務工4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0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4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5.3%。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草果、核桃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烤菸、核桃、紅花油茶等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54戶,共鄉村人口233人,其中男性123人,女性110人。其中農業人口229人,勞動力163人。該村以漢族為主,229人,少數民族4人,其中傈僳族3人,景頗族1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29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45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公里,距離鎮衛生院31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竄龍完小,中學生就讀到上營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3公里,距離中學18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54人,其中小學生36人,中學生18人。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支部1個,黨員總數8人,黨員中男黨員6人,女黨員6人。團員2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薄弱。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加大力度發展草果、核桃產業,以短補長地發展優質林業,計畫大力發展烤菸、核桃、紅花油茶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