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顎口線蟲

顎口線蟲歸類為顎口屬,已確定的共有10種,其中在東南亞報導5種,在中國發現的有棘顎口線蟲、剛刺顎口線蟲和杜氏顎口線蟲。人體顎口線蟲病的報導,均由棘顎口線蟲和剛棘顎口線蟲所引起。1960年代後,顎口線蟲病在東南亞尤其是泰國十分普遍,病原均為棘顎口線蟲。1980年代以來,在日本發生不少顎口線蟲病例,是由剛棘顎口線蟲引起的。迄今,我國已報告的病例有34例,表明我國棘顎口線蟲病在增多。棘顎口線蟲是狗、貓的寄生蟲,也寄生於虎、豹等食肉動物,剛刺顎口線蟲則主要寄生於豬的胃壁,它們偶可寄生於人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棘顎口線蟲
  • 拉丁學名:Gnathostoma spinigerum
  • :動物界
  • :線蟲動物門
  • :尾感器綱
  • 亞綱:旋尾亞綱
  • :旋尾目
  • :顎口科
  • :顎口線蟲屬
  • 亞種:棘顎口線蟲
形態特徵,成蟲,蟲卵,幼蟲,生活習性,致病原因,流行特徵,臨床表現和診治,皮膚型,內臟型,診斷,治療,預防方法,

形態特徵

成蟲

棘顎口線蟲成蟲短粗,活時呈鮮紅色,稍透明。兩端稍向腹面彎曲,頭端呈球形膨大,上有8~11環小鉤,頸部狹窄,且體前半部和近尾端處被有很多體棘,體棘的形態與大小因部位而異,有分類學意義。雄蟲長11 mm ~25mm,雌蟲長25 mm ~54mm。雄蟲尾端有4對大的具柄乳突和4對小乳突,交合刺1對,不等長。

蟲卵

橢圓形,大小為38.5mm ~69.3mm,表面粗糙不平,一端有帽狀透明塞,內含1~2個卵細胞。

幼蟲

幼蟲發育至第三期盤曲呈“6”字形,長約4mm,頭頂部具唇,頭球上都具4環小鉤,其數目和形狀有重要的蟲種鑑別意義。全身被有200列以上的環列體棘,體前部的棘長10mm,往後逐漸變小,變稀。在體前1/4體內有4個肌質的管狀頸囊,各自開口於頭球內的氣室中,內含漿液,這四個構造對頭球的膨脹和收縮有重要作用。食管棒狀,分為肌性和腺性兩部分。

生活習性

成蟲寄生於終宿主胃壁腫塊中,腫塊破潰後蟲卵落入腸胃腔道並隨糞便排出。在水中孵出第一期幼蟲幼蟲劍水蚤吞食後,經7~10天發育為第二期幼蟲。當含幼蟲的劍水蚤又被第二中間宿主(多為淡水魚類)吞食後,大部分移行至肌肉,1個月後發育為第3期幼蟲。終宿主(狗、貓等動物)食入感染有棘顎口幼蟲的類(主要為烏鱧泥鰍黃鱔等)後,第三期幼蟲在其胃內脫囊,並穿過腸壁移行至肝、肌肉或結締組織,最後進入胃壁,在黏膜下形成特殊的腫塊,逐漸發育為成蟲。一個腫塊中常有1至數條蟲寄生,有些動物及多種靈長類等動物食入已被感染的魚後,其體內的幼蟲不能進一步發育,故為轉續宿主。人亦非本蟲的適宜宿主,常通過生食或半生食含第三期幼蟲的淡水魚類或轉續宿主而受感染。在人體組織內寄生的蟲體仍停留在第三期幼蟲或性未成熟的成蟲早期階段。幼蟲在人體內可存活數年,長者可達10年以上。
棘顎口線蟲棘顎口線蟲
棘顎口線蟲棘顎口線蟲

致病原因

本蟲的致病作用主要是幼蟲在人體組織中移行,加上蟲體的毒素(如類乙醯膽鹼、含透明質酸酶的擴散因子、蛋白水解酶等)刺激,可引起皮膚幼蟲移行症和內臟幼蟲移行症。損害部位極為廣泛。皮膚幼蟲移行症可在全身各部位表現出匐行疹或間歇出現的皮下遊走性包快。局部皮膚表面稍紅,有時有灼熱感和水腫,可有癢感,疼痛不明顯。內臟型幼蟲移行症的臨床表現隨寄生部位的不同而異,如進入脊髓可引起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腦脊髓炎,後果嚴重可致死亡;可在消化、呼吸、泌尿系統中移行或寄居,引起相應的症狀。
棘顎口線蟲示意圖棘顎口線蟲示意圖

流行特徵

世界各地已報導可作為棘顎口線蟲第二中間宿主和轉續宿主的動物有104種,包括魚類、兩棲類、爬形類、鳥類和哺乳類等。終宿主有17種,包括貓、犬、貉、水獺、虎、豹等,其中貓和犬是常見的宿主,貓的感染率可高達40%。江蘇洪澤湖地區發現有14種經濟魚類自然感染棘顎口線蟲。烏鱧、黃鱔、黃顙魚、沙鱧的感染最為嚴重,感染率達35.5%~69.4%;烏鱧和黃鱔的感染度平均每尾魚分別含蟲13.7條和30.9條。人體顎口線蟲病主要分布於亞洲,日本、中國、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印度、孟加拉和巴基斯坦均有人體感染的報導。日本和泰國有食魚生的習慣,人體感染較為嚴重。我國顎口線蟲病分布廣泛,浙江、江蘇、安徽、湖南、湖北、山東、河南、江西、廣東、海南、台灣、陝西、安徽、福建、上海吉林黑龍江等15個省、市有病例報導。
人體感染主要途徑是經口感染,常通過生食或半生食含第三期幼蟲的淡水魚肉、雞肉、鴨肉和豬肉而受感染,但也有經皮膚或經胎盤感染的病例報導。另有報導含有早期第三期幼蟲的劍水蚤可感染靈長類動物,因此也有通過飲入不潔水源而感染的可能。
人體感染主要途徑是經口感染人體感染主要途徑是經口感染

臨床表現和診治

人不是棘顎口線蟲的適宜宿主,蟲體侵入人體後一般不能發育成熟,而以幼蟲的形式在人體內移行游竄,可累及多個器官和組織,損害部位極為廣泛。一旦侵入腦、眼、肺、肝等人體重要器官,將造成嚴重後果,甚至威脅患者生命。棘顎口線蟲病按照引起的病變部位可分為皮膚型和內臟型。
棘顎口線蟲棘顎口線蟲

皮膚型

由於幼蟲的遊走性,在皮膚的表皮和真皮間或皮下組織形成隧道,引起皮膚幼蟲移行症。皮膚幼蟲移行症可在全身各部位表現出匐行疹或間歇出現的皮下遊走性包塊,局部皮膚表面稍紅,有時有灼熱感和水腫,可有癢感,疼痛不明顯。有時也可形成膿腫,或以膿腫為中心的硬結節。病人可出現血沉增快,有時蟲體會自動從皮膚膿腫逸出。腫塊大小或如蠶豆、或如雞蛋,腫塊可發生在額、面、枕、胸、腹、手臂等多部位。皮膚型棘顎口線蟲病一般健康情況正常,但血檢有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範圍在10%~75%。
幼蟲的遊走性幼蟲的遊走性

內臟型

蟲體還可在消化、呼吸、泌尿、神經等系統內移行或寄居引起內臟型幼蟲移行症,其臨床表現隨寄生部位的不同而異,除出現間歇性移行性腫塊、局部水腫和疼痛外,一般損害部位會出現急性和慢性炎症,有大量嗜酸性粒細胞、漿細胞、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積聚,也常並發出血、組織壞死和纖維化形成等,甚至在結腸壁上形成類似惡性腫瘤的包塊。

診斷

臨床上對可疑表現者,尤其有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魚、雞、鴨肉史者,則應考慮本病並作進一步檢查。從病變組織中取出蟲體作鏡檢是最可靠的確診方法。對無明顯體表損害者可依據有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魚或轉續宿主史,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用皮內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免疫學方法作輔助診斷。
臨床上除注意皮膚和內臟棘顎口線蟲病的臨床特徵和體徵外,對非移行性的感染,應注意與癤腫、囊尾蚴病或其他局部的細菌性疾病相鑑別。對移行型的需與鉤蚴移行症、皮膚型並殖吸蟲病、皮下裂頭蚴病及蠅蛆病等相鑑別,可取蟲檢查或輔以免疫診斷。

治療

人體顎口線蟲病的防治目前沒有特效的藥物,服用潑尼松龍或硫酸奎寧可使移行性腫塊消退;阿苯達唑有一定療效,可預防蟲體反覆移行性腫脹的發生,但不能控制急性症狀。如果寄生部位明確,特別是皮膚型棘顎口線蟲病,外科手術取出蟲體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但要注意因幼蟲在皮下的移行速度較快,可能會導致手術失敗,可用止血帶綁於蟲體兩側,而避免蟲體提前逃避。

預防方法

顎口線蟲病最好的預防措施是不食生的或半生魚類、禽鳥類、兩棲類,爬形類和哺乳類動物等肉類。保持環境衛生,對有可能感染顎口線蟲的食物進行加熱處理,避免傳染源的傳入。此外,在加工或處理生肉時,應注意自我保護,由於顎口線蟲幼蟲可穿透皮膚進入體內,因此在處理疑含有本蟲的肉類時,應帶手套,防止經皮膚感染。此外飲水衛生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流行區未經處理的水,特別是取自淺井或地表蓄水池的水,因有機會受到中間宿主或轉續宿主的污染,應避免直接接觸。
在發現淡水魚自然感染本蟲的地區,應加強對犬、貓、豬等的普查和管理。動物顎口線蟲病的控制主要採取綜合性防治措施,首先要控制和消滅感染源,原則上應進行定期預防性驅蟲,丙硫咪唑、氟化鈉銨、阿苯噠唑、甲苯咪唑及複方伊維菌素等廣譜驅蟲藥對成蟲有較好的療效。其次要切斷疾病的傳播途徑,儘可能地減少與感染源的接觸機會, 避免到水邊吃到劍水蚤,防止吃入生或半生的魚類及轉續宿主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