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園(興化棗園)

棗園(興化棗園)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萬曆進士李思誠,其以“棗”名園,來表現自己的人格個性和壯志雄心。位於泰州興化市海子池西南,東、北、西三面環水。明天啟年間,興化籍狀元宰相李春芳之孫李思誠(字次卿,一字碧海)被罷官歸來,以其祖業擴建而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棗園
  • 位置泰州興化市海子池西南
  • 時間:明天啟年間
  • 背景人物:李思誠
簡介,歷史,記載,

簡介

位於泰州興化市海子池西南,東、北、西三面環水。明天啟年間,興化籍狀元宰相李春芳之孫李思誠(字次卿,一字碧海)被罷官歸來,以其祖業擴建而成。

歷史

李思誠,萬曆進士,累官至禮部尚書,加太子太傅。其以“棗”名園,是以“棗紅乾直且多刺”來表現自己的人格個性,表達“棗有赤心人愛樹,臣有赤心思報主”的心志;以“小園且插安期棗”,表明自己罷官後飄然世外、寵辱不驚的心態。“淡寧齋”取典於“寧靜以致遠、淡泊以明志”命名;“水明樓”則表明自己為官時“清如水、明如鏡”,以此反擊魏忠賢的誣陷;當年的延青閣下杏花疏影,改名為“杏花樓”,以杏林喻名醫,反用“不為良相,必為良醫”之典,激勵自己做一個醫國高手,繼續與宦黨鬥爭。兩樓間柳堤上有一座小亭,稱之為“補亭”;西北臨水處壘以山石,巧留壁竅,復土成丘,丘上築高樓,名為“土窟”,俗中見雅。棗園借景自然,巧於布局,寓情於景,主題鮮明。
棗園

記載

一六四五年,南明弘光小朝廷敗滅後,李思誠之孫、文學家史學家李清不事二主,輾轉潛回興化,隱居棗園,閉門著作三十八年。其中《三垣筆記》和《南渡錄》以資料翔實、議論公允,成為當代研究南明歷史的重要史料;所著《折獄新語》以大量案例總結歸納勘審重案的經驗和理論;章回小說《檮杌閒評》(又名《明珠緣》)被當代學者評為與《金瓶梅》、《紅樓夢》、《儒林外史》相伯仲的明清小說中之上乘之作。
清康熙二十六年(一六八七),清戲曲家孔尚任出仕泰州治水,在此間蒐集南明史料,修改《桃花扇》。孔尚任扁舟往發,泊系杏花樓下,是棗園的常客。當時園主是李清之子、詩人李蘭(久庵)。有時泰州鄧漢儀、俞錦泉帶來家班女昆在棗園試演,極一時之盛。雍正後,棗園名人星散,樓閣衰敗。後在興化舊城改造時被拆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