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衣編制技藝

棕衣編制技藝

棕衣編制技藝,福建省寧德市周寧縣傳統技藝,寧德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寧德棕衣編制技藝傳承於周寧縣獅城鎮禮門鄉芹源村。文獻記載,早在周代,百姓已使用雨衣,最早的雨衣為芒草所制,名“蓑”,又稱“蓑衣”。一件棕衣分為上衣(上裙)和下衣(下裙),這種棕衣為長衣,無袖,下垂一層密集的棕片,使其不透水,形似燕子,也叫燕子棕衣。

2010年3月,福建省寧德市周寧縣申報的“棕衣編制技藝”被寧德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棕衣編制技藝
  • 批准時間:2010年3月
  • 遺產級別:市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福建省寧德市周寧縣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寧德棕衣編制技藝傳承於周寧縣獅城鎮及禮門鄉芹源村。傳說上古時虞堯為種田人出身,他登位時無衣可穿,就剝來毛棕編成蓑衣,穿著接受百姓的祝賀。文獻記載,早在周代,百姓已使用雨衣。最早的雨衣為芒草所制,名“蓑”,又稱“蓑衣”。江南盛產棕櫚樹,多用棕絲編織蓑衣,稱棕衣,也有稱“棕蓑衣”。《明會典·計贓時估》載:“棕蓑衣一件,三十貫。”
現代,儘管塑膠雨衣、雨傘等現代雨具流行,但是棕衣透氣、結實、耐用,很適合種地時擋風遮雨,特別是陽春三月間下田插秧,逢雨時,能擋風遮雨,保暖驅寒。因此,部分村民下地幹活時,依然穿著棕衣。
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棕衣一直廣為勞動人民所使用,在舊時也作為嫁女和傳家的物件。其編織的工藝也幾經改進和發展,最終演變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藝品。

工藝特徵

一件棕衣分為上衣(上裙)和下衣(下裙),上衣和下衣連線處的胸前兩邊各有一片褡子鑲在下裙頭,使上下衣連為一體。上衣寬約1.2米,長約1米;下衣寬約0.9米,長約0.6米。一般上衣縫製70行,下衣縫製40行。
這種棕衣為長衣,無袖,下垂一層密集的棕片,使其不透水,形似燕子,也叫燕子棕衣。

工藝流程

棕衣藝人在製作棕衣之前得先準備原料,要到種棕櫚樹的農戶處購買棕片。採摘時要爬上棕櫚樹,用特製的工具(棕刀),將一片片的棕莖片剝下,然後削去莖、葉,剩下棕片曬乾備用。製作一件棕衣大約需要1.5至2千克的乾棕片。編制一件棕衣一般需要2天時間。初學做棕衣的學徒,白天跟著師傅當下手,晚上抽棕絲、搓棕繩。
製作棕衣的工具有棕針、皮子、油罐、竹籤、棕刀、棕耙等。製作棕衣時,先得抽棕絲,用釘耙梳理成片的棕絲,抽絲,搓成棕絲繩備用。編織時,先做領子,將片狀的棕絲按衣領的形狀疊起,用棕絲繩細細縫起來。衣領製成後再一片片拓展成肩部、背部,然後製作棕衣下擺,最後拼接成一件棕衣。

傳承保護

傳承狀況
棕衣的製作工藝複雜,編製成一件棕衣需要十多道工序。每個環節必須全手工製作,需要很長的時間和嫻熟的技巧,該手藝幾近失傳,掌握這門技藝的藝人多為年過七旬的老人。
傳承人物
李樹文,男,漢族,2017年8月被評為寧德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棕衣編制技藝。
劉國清,男,漢族,2017年8月被評為寧德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棕衣編制技藝。

社會影響

產品展覽
2018年5月4日至5月6日,在福州市三坊七巷南后街展覽館,福建(周寧)·新疆(呼圖壁)全域旅遊推介展舉行。在非遺展示區,展出有傳統棕衣等。
2019年9月25日至27日,第九屆寧德世界地質公園文化旅遊節暨寧德市文化旅遊、花卉產業發展大會在周寧舉行。在閩東非遺展演上,展出有周寧手工制硋技藝、棕衣編制技藝等閩東非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