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泰寧弋口蓑衣製作技藝
- 批准時間:2018年7月
- 遺產級別:市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
- 保護單位:泰寧縣梅口鄉文化體育服務中心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材料工具,製作流程,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泰寧縣弋口鄉早年因遍植棕櫚而盛產蓑衣。古代蓑衣為芒草所制,江南則多用棕絲編織,故也稱棕衣。傳說上古帝堯為農夫出身,他登位時無華服可穿,就剝來棕片編成衣裳,名曰“蓑”,穿上它接受百姓的祝賀,從此蓑衣就傳入民間,伴著人們走過了幾千年的歷史,百姓穿著它不但可避風雨,且可防猛獸。唐代大文豪柳宗元詩曰:“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也提到了蓑和笠,《明會典·計贓時估》寫道:“棕蓑衣一件,三十貫。”可見棕蓑衣歷朝歷代都有,就連日本、韓國、越南等鄰近國家也在廣泛使用。近代,尤其是塑膠產品出現後,雨具品種大增,用蓑衣的人漸漸少了,做蓑衣的人也少了,但是做蓑衣的老人仍健在,蓑衣製作技藝仍然流傳下來。
早年的弋口,農業、漁業及水上運輸業比較發達,蓑衣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雨具。那時,編制蓑衣這一行業比較興旺,弋口家家是棕蓑衣作坊,每年都有外縣外地到村中請制蓑師傅,師傅們則忙著到各地巡迴編制棕衣,一個村至少呆上個把月,弋口棕蓑衣因此揚名。
工藝特徵
弋口蓑衣是用棕櫚樹樹幹上的網狀纖維物一層一層編織而成,為魚鱗狀長衣結構,無袖,領口處用繩子打結固定,下垂一層密集的棕片,使不透水。後來製作技巧有了改進,編織成上衣與下裙兩塊,再配上斗笠,用以遮雨或在雨中勞作,方便了許多。在舊社會,蓑衣是農家的必備之物,其功能不僅限於遮風避雨,貧窮人家還把它當做日常衣服,用來遮體,而獵戶們狩獵時則用它做“護身服”,若遇猛獸突然襲擊,也可抵擋一陣子,免受傷害。
工藝流程
材料工具
弋口村製作棕蓑衣原料充足,取材方便,村民房前屋後到處長有棕櫚,樹幹上裹著層層棕片,要使用棕絲時,攜把刀搬把梯子爬上樹去,砍下棕片,去掉棕葉,剝下棕絲,晾乾待用。
編制棕蓑衣的工具也簡單,一根小引針,一盒用桐油浸過的潤滑引針用的棕絲即可。
製作流程
備料:先用釘耙梳理棕片,抽出棕絲,把棕絲搓成棕繩備用。
編織:先做領子,將片狀的棕絲疊成衣領形狀,以棕絲繩縫就;衣領製成後再一片片編織肩部、背部、下擺,最後拼接起來即可。
傳承保護
傳承狀況
當代,頭戴斗笠、身披蓑衣的畫面已經較為罕見,特別是城裡的孩子,多數都沒見過蓑衣,不認識蓑衣。只能在民俗博物館和裝修考究的民宿里偶得一見。
保護措施
泰寧弋口蓑衣製作技藝項目保護單位為:泰寧縣梅口鄉文化體育服務中心。
社會影響
技藝展示
2014年12月15日上午,泰寧縣下渠文化站舉行“迎元旦·一村一品”民間非遺展示活動,下渠鄉 12個村送來了25件非遺作品。活動當天,各村代表都帶著自己村的特色民間非遺項目前來,有草鞋、蓑衣等。
2021年6月12日上午,以“建黨百年 喜迎世遺 人民的非遺 人民共享”為主題的2021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泰寧主題活動在泰寧古城拉開帷幕。在鄉村非遺博覽苑,有蓑衣製作等手工技藝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