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亞洲人 分子人類學研究認為東亞的Y染色體基因組主要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為五萬年前來到亞洲的老亞洲人基因,主要為C系和D系,一類為三萬年前來到亞洲的新亞洲人基因,主要為N系和O系。棕色人種和尼格利陀人都是居住在赤道地區的老亞洲人為適應熱帶氣候環境而形成的人種。北亞的
蒙古語族 、
通古斯民族 和日本北海道的阿伊努人也同樣以老亞洲人基因為主,但他們的體貌特徵和棕色人種完全不同,這表明了人種差異只是適應環境的產物。其他黃種人也都有少部分老亞洲人基因,其中日本藏人的老亞洲人基因較多,台灣原住民和中南半島民族的最少,漢族間於兩者之間。
學說 在十九世紀,澳大利亞原住民被分類為黑種人。但是,由於面貌的不同,在二十世紀初期,新一代的研究發現澳大利亞原住民與非洲人種的區別。新一代的人類學學家,像Carleton S. Coon,把澳大利亞原住民古利人和一些其它太平洋及印度洋島嶼人歸類於棕色人種。棕色人種皮膚為棕色或朱古力色,通常為長顱型,頭髮棕黑色並且捲曲,鼻子寬,口鼻部前突,鬍子和體毛髮達。當時,在東南亞挖掘的化石顯示
中石器時代 的東南亞人骨骼類似於所謂的棕色人種。此後,一些學者認為在陸地的棕色人被黃種人同化,但是最新的分子人類學研究結果表明,殘酷的競爭和替代多於同化。和白種人及黃種人比較,棕色人種基因較為多樣化,體貌特徵內部差異更大。
四大支系 維達人 維達人(Vedda),又譯作吠陀人,也稱原始澳大利亞人,過去曾廣泛分布於南亞和東南亞地區,在白人與黃種人到來前,維達人是這些地區居優勢地位的族群。現存維達族群最多的國家是印度,該國屬於澳大利亞人種維達類型的民族有
蒙達人 、
貢德人 、
桑塔爾人 、
霍人 、
卡里亞人 、
科爾庫人 、
比爾人 、布米吉人、朱昂人、
薩瓦拉人 、加達巴人、
托達人 等,總人口數千萬,這些民族主要分布在印度的中部和南部。除印度以外,其他國家現存的維達族群有斯里蘭卡的
維達人 、
馬來半島 的
塞諾伊人 和印度尼西亞
蘇門答臘島 的
庫布人 、
爪哇島 的巴杜伊人、
蘇拉威西島 的蘇托阿拉人。斯里蘭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維達族群都生活在條件極差的叢林沼澤地帶,至今仍保持採集、狩獵生活,總人口僅數萬人。維達族群所使用的語言受鄰族影響較大,印度的貢德人使用達羅毗荼語系語言,斯里蘭卡的維達人使用
印歐語系 語言,印度尼西亞的庫布人使用
南島語系 語言,蒙達人和馬來半島的塞諾伊人則使用
南亞語系 語言。
維達人的基因和大洋洲的棕色人種相似,但外貌有較明顯的差異,一般認為維達類型是棕色人種中最早出現的,亞洲的維達類型人群遷徙至大洋洲後演化成為其他棕色人種,因此維達類型又被稱為原始澳大利亞人。維達人的標準相貌為朱古力色皮膚,頭髮捲曲或呈波浪形,臉型較窄但並不長,眼睛圓而大,嘴唇較厚,鼻型較寬。與澳大利亞土著人相比,維達人身材普遍比較瘦小。
美拉尼西亞人 美拉尼西亞人(Melanesians)是太平洋西南部美拉尼西亞群島的主要居民,包括
所羅門人 、
萬那杜人 、
新喀里多尼亞人 、
斐濟人 以及
巴布亞紐幾內亞 的美拉尼西亞人。廣義上,美拉尼西亞人有時也用來當海洋棕色人種的統稱。美拉尼西亞人受南島語族影響較大,他們所使用的語言屬南島語系美拉尼西亞語族,包括
斐濟語 、安布里姆語、利富語、莫圖語、雅比姆語等。
美拉尼西亞人 美拉尼西亞人一般深棕膚色,頭髮捲曲,寬鼻厚唇,是所有棕色人種中五官最接近非洲黑人的類型。由於接受較多的紫外線輻射,一般赤道附近居民的皮膚和頭髮顏色都較黑。不過美拉尼西亞人是個例外,美拉尼西亞人具有非洲黑色人種之外最黑的皮膚色素,但同時卻有5%到10%的人長著金髮。
巴布亞人 巴布亞人(Papuans)是太平洋西部
紐幾內亞島 及其附近島嶼上的主要居民,有700多種語言及方言,屬孤立語系,稱作
巴布亞諸語言 。巴布亞人普遍存在嚴重的蛋白質缺乏症,部分部族過去有食人習俗。紐幾內亞島全島都屬於大洋洲,東半部是
巴布亞紐幾內亞獨立國 ,西半部曾一度是獨立的國家,但獨立不久就被印度尼西亞吞併,現在為印度尼西亞的
巴布亞省 與
西巴布亞省 。
巴布亞人 巴布亞人通常臉型窄長,深棕膚色,頭髮捲曲,深眼眶,眉弓隆起,厚唇。鼻翼寬,但不扁平,部分巴布亞人鼻樑高而隆起,鼻尖帶勾狀,類似
地中海人種 的鼻型。沿海城市地區的巴布亞人一般屬中等身材,高山部落中的巴布亞人由於蛋白質缺乏症的緣故導致身材矮小,身高僅5英尺左右,高山地區的巴布亞兒童遷到近海平原後可成長到正常身高。
澳大利亞土著人 澳大利亞土著人(Aboriginal Australians)是澳大利亞最早的居民,他們屬
遊牧民族 。在歐洲人占領澳大利亞之前,共有 500 多個部落,人數達七十五萬之多,分散在整個澳大利亞。澳洲土著人大約有260種土著語言,屬孤立語系,與世界上其他語言都很不相似。
澳大利亞土著人的基本外貌特徵與巴布亞人相仿,通常為長顱型,深棕膚色,眉弓隆起,突頜厚唇,所不同的是澳大利亞土著人鼻子較為寬塌,頭髮多呈波浪形。澳洲土著人平均身高1.72米,屬中等身高,身材一般比較粗壯。
專家研究 體質人類學 澳大利亞人種(英文:Australoid),俗稱棕色人種,由Thomas Huxley在1870年的論著中最早定義,與
高加索人種 (Xanthochroid)、
亞美人種 (Mongoloid)、
尼格羅人種 ( Negroid)並列為四大人種。Huxley還將
地中海人種 (Mediterranean)作為高加索人種和澳大利亞人種之間的混合類型。Bellwood Peter在1985年的論著中認為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的南亞蒙古人種包含較高比例的澳大利亞-美拉尼西亞人種成分。M.K. Bhasin在2006年著作中表示,澳大利亞人種可能起源於亞洲人種、高加索人種分化前的類型。
涵蓋人群 澳大利亞人種包括澳大利亞、
巴布亞 、
美拉尼西亞 原著民、尼格利陀,有時也指斯里蘭卡、印度的
維達人 (Vedda)或者類似維達的人群。遺傳學家
Kashyap 等人在2006年的論著中認為:其考察的54個印度人種種,有23個人群可以歸入澳大利亞人種,其中主要為18個達羅毗荼語族、4個南亞語族(Kurmi、Bihar Kurmi、Juang、Saora)以及1個印歐語族Dhangar。
體質特徵 澳大利亞人種在同其他三大人種相比,有著最粗壯的眉弓;通常為長顱型、黑色捲髮、下顎粗大、突頜、朱古力色膚色、眼睛深棕色或者黑色。
分子人類學 父系遺傳特徵:
1)澳大利亞:Hudjashov等人在2007年發表的論文中匯總了以往和本次研究中的澳大利亞樣本數據4組,單倍體型為C4-M347、K*-M9、F*-M89、C*-M130以及R1-M173和O-M175,整體而言,C4-M347和K*-M94比例相對較高,其他較低。各單倍體型發生頻度見文獻附屬檔案。
2)巴布亞-紐幾內亞:同樣來自Hudjashov等人的論文,巴布亞-紐幾內亞人群的數據包含9組,單倍體型主要為K-M9的下游支系K5-M230、M-M4和未分類的K*,以及相對較少的C2-M38、O-M175等,但一些樣本也有較高頻度的O-M175。各單倍體型發生頻度見文獻附屬檔案。
3)尼格利陀(含安達曼)、達羅毗荼、
維達 等澳大利亞人種支系族群的父系遺傳結構,請參見各詞條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