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腹藍仙鶲

棕腹藍仙鶲

棕腹藍仙鶲,Niltava vivida(Swinhoe,1864),鶲科仙鶲屬的一種小型鳴禽,善在空中飛捕昆蟲,中等體型18厘米,上體藍,下體棕色,具黑色眼罩,胸橘黃漸變成臀部的皮黃色。國內分布於四川、雲南、西藏和台灣等地。國外分布於印度阿薩姆、孟加拉國、緬甸、泰國和越南。棲息于海拔1200-2300米的林中。主要以昆蟲為食物。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棕腹藍仙鶲
  • 拉丁學名:Niltava vivida(Swinhoe,1864)
  • 別稱:棕腹藍仙鶇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雀形目
  • 亞目:鳴禽亞目
  • 鶲科
  • 亞科:鷦亞科
  • :仙鶲屬
  • :棕腹藍仙鶲
  • 英文名:Vivid Niltava
外形特徵,棲身環境,生活習性,地理分布,世界分布,中國分布,繁殖狀況,亞種分化,保護等級,

外形特徵

雄鳥前額基部、眼先、頭側黑色。頭頂至後頸、腰、尾上覆羽、翅上小覆羽和中覆羽輝鈷藍色;中央一對尾羽輝藍色,其餘尾羽黑色,外翈綴輝藍色。背、肩、頸側和翅上其餘覆羽深藍色,飛羽黑褐色,外翈輝藍色。頦、喉深藍色或黑色而具藍色光澤,胸、腹等其餘下體橙棕色或棕栗色,尤以胸部較深,胸以下稍淡,胸部棕栗色與喉部黑色連線線 不平直,胸部棕色向喉部突出,腋羽和翼下覆羽橙棕色或栗色。雌鳥前額、眼先、頭側棕色具褐色斑點和橫斑,頭頂、枕、後頸、頸側灰褐色,到背、肩變為橄欖黃褐色。腰、尾上覆羽以及兩翅和尾表面棕褐色或栗褐色。頦和上喉與前額、頭側相似,亦為棕色具褐色斑點或橫斑,下喉有一大的淡皮黃色斑,其餘下體污灰色或灰色,胸沾皮黃色較暗,腹較淡,腋羽、翅下覆羽和尾下覆羽淡皮黃色。虹膜栗褐色或深褐色,嘴黑色,腳褐色或黑褐色。
棕腹藍仙鶲(♂雄性)棕腹藍仙鶲(♂雄性)
棕腹藍仙鶲(♀雌性)棕腹藍仙鶲(♀雌性)
大小量度:體重♂30-34g;體長♂181-190mm;嘴峰♂13mm,♀10-llmm,翅♂94-102mm,♀93-94mm;尾♂74-95mm,♀70-95mm;跗蹠♂18-20mm,♀18-19mm。(註:♂雄性;♀雌性)

棲身環境

夏季多棲息于海拔1200-2300米的常綠闊葉林和混交林中,偶爾也到針葉林、次生林以及人工林中活動,冬季多下到低山和山腳地帶的常綠闊葉林和林緣疏林灌叢地帶,也常出入於居民點附近的果園、菜園和地邊小樹叢或灌木叢中。

生活習性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既在樹頂枝上,也在林下或林緣灌木上活動和覓食。性安靜而大膽,不甚怕人,非繁殖期少鳴叫,常長時間地守候在開闊的、毫無隱蔽的樹枝頭或電線桿上,伺機捕捉空中的昆蟲,也能沿著粗的樹側枝奔跑。繁殖期間長時間的站在枝頭鳴叫,鳴聲悅耳動聽。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
〔附註∶棕腹藍仙鶲圖冊圖片來源〕

地理分布

世界分布

孟加拉國不丹中國印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泰國,越南。
棕腹藍仙鶲分布圖棕腹藍仙鶲分布圖

中國分布

分布於四川中部峨眉山、西南部甘洛,雲南西北部、西部、南部西雙版納和東南部蒙自,西藏東南部察隅、拉隆、東北部昌都地區和台灣等地。

繁殖狀況

未有研究。

亞種分化

棕腹藍仙鶲指名亞種〔拉丁學名:Niltava vivida vivida
棕腹藍仙鶲西南亞種〔拉丁學名:Niltava vivida oatesi)。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