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背臭蛙為蛙科臭蛙屬的兩棲動物,體背面無明顯大斑;雌、雄蛙體長差異小,雄蛙體長為雌蛙體長的3/4以上,頭扁平,頭長、寬幾乎相等或略寬,吻略圓,突出於下唇,鼻孔位於吻眼之間或略近吻端;頰部略向外側傾斜,前臂短壯,指細長,指關節下瘤大而明顯,後肢長,皮膚光滑或有小疣或痣粒,體背面為鮮綠色,或為褐色、棕色或深灰色,體側灰褐色、赤褐色或綠色,並散有黑斑,腹面白色,有的個體咽喉及胸部有灰褐色斑紋。棕背臭蛙生活于海拔300~2500m的山區溪流附近,終年棲息於溪澗內或小瀑布等處水邊,繁殖高峰在11月至翌年1月,主要分布於我國台灣。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棕背臭蛙
- 拉丁學名:Odorrana swinhoana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兩棲綱
- 目:無尾目 Anura
- 科:蛙科 Ranidae
- 屬:臭蛙屬 Odorrana
- 種:棕背臭蛙 Odorrana swinhoana
- 分布區域:分布於台灣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繁殖方式,地理分布,
形態特徵
雄蛙體長60mm,雌蛙體長74mm左右,頭扁平,頭長、寬幾乎相等或略寬;吻略圓,突出於下唇,吻棱鈍;鼻孔位於吻眼之間或略近吻端;頰部略向外側傾斜;鼻間距大於眼間距或上眼瞼之寬;鼓膜為眼徑之半;犁骨齒列呈2斜行;前臂短壯;指細長,指關節下瘤大而明顯,外側3指基部有指基下瘤,較顯;內掌突大,橢圓形,外掌突呈棒狀;雄蛙有一對咽側下外聲囊,前肢粗壯,第一指內側有膨大的婚墊;後肢長;後肢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鼻孔或吻端;脛長約為體長之半或略超過,足比脛稍短;指端具寬吸盤,腹側均有溝,吸盤之橫徑不大於其下指節的2倍,約為鼓膜之半。趾端與指端同,均有腹側溝;指式:3>4>1≈2;趾全蹼或第四趾的末端第2趾節無蹼或以緣膜達趾端,其它趾蹼均達趾端,蹼緣缺刻淺;外側蹠間蹼達蹠基部;趾關節下瘤發達;內蹠突橢圓形,為第一趾長的1/3或1/2,外蹠突小或缺少;皮膚光滑或有小疣或痣粒,體後部和股後有小疣;無背側褶或僅背前部有斷續腺疣組成似褶狀;體側疣粒明顯或不顯;顳褶明顯,向後延伸至前肢基部;眼下方有一不連續的腺褶至肩部後端;前肢背面光滑,後肢脛部背面有疣粒或不明顯。腹面光滑,腹後端及股基部有扁平疣。身體背面顏色變異大,體背面為鮮綠色,具有赤褐色斑點,或者背面為褐色、棕色或深灰色,上面有綠色小斑點或斑紋,體側灰褐色、赤褐色或綠色,並散有黑斑;吻棱上有深色紋,顳部色深,沿上唇緣為淺色紋;四肢具不清晰的深褐黑或黑褐色橫紋;股後緣淺黃色,上面有黑點或雲斑。腹面白色,有的個體咽喉及胸部有灰褐色斑紋;卵徑3mm,乳白色 。
蝌蚪:第33~37期蝌蚪頭體長11~13mm,呈橢圓形;體尾黑褐色,尾肌上有圓點,尾鰭幾乎透明,有雲狀斑紋,唇齒式為I:4+4/1+1:Ⅲ;上唇中央無乳突,口角乳突一排,具副突;下唇乳突一行不間斷,交錯排列。
生活習性
棕背臭蛙生活於台灣各地海拔300~2500m的山區溪流附近,終年棲息於溪澗內或小瀑布等處水邊,白天成蛙躲藏在石縫或溪邊草叢裡;晚上則單獨蹲在瀑布附近水邊草叢間或石頭上,發出如同小鳥“啾”的單一鳴聲,常常一蛙領叫,群蛙隨即共鳴。
繁殖方式
繁殖高峰在11月至翌年1月,該蛙一次產卵40~50粒,常常形成小堆黏附在淺水區域的石頭底下或石縫裡。蝌蚪口部腹側稍凹陷,可協助吸附在水內石頭上。
地理分布
棕背臭蛙主要分布於台灣(廣泛分布於海拔2500m以下的山區小溪流及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