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櫚狸亞科

棕櫚狸亞科

棕櫚狸亞科包括5屬7種。分布於東南亞、南亞和中南半島。蘇島花面狸屬(馬氏靈貓屬)Macrogalidia僅1種,即蘇島花面狸(馬氏靈貓)Macrogalidia musschenbroekii,特產於印度尼西亞的蘇拉威西島。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棕櫚狸亞科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哺乳綱
  • 亞綱:真獸亞綱
  • :食肉目
  • 亞目:裂腳亞目
  • 靈貓科
  • 亞科:棕櫚狸亞科
熊狸屬,小齒椰子狸屬,果子狸屬,椰子狸屬,

熊狸屬

僅1種,即熊狸Arctictis binturong。分布於非洲東部叢林中。分布於東南亞,我國僅見於雲南和廣西。體長70~80厘米,尾長接近等於體長,體重8~13千克,為靈貓科第二大種類,雌性體形比雄性大出20%。形似小熊。尾端具纏繞性,能纏住樹枝支撐身體覓食。毛被長而稀疏,粗糙而蓬鬆。絨毛長而呈波浪狀。足墊大,幾乎覆蓋整個足底。棲於熱帶雨林和季雨林,樹棲。夜行性。主要以果實、鳥卵、小鳥及小型獸類為食,尤喜榕樹果實。在受威脅時會變得異常凶勐,而在開心的時候會發出咯咯笑的聲音。常年可繁殖,每年2-3月發情交配,孕期2-3個月,一般5月中下旬產仔。一胎2~4仔,以2仔居多。幼體2歲性可成熟。壽命10~15年。我國熊狸的數量估計已不及200隻,處於高度瀕危狀態,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小齒椰子狸屬

僅1種,即小齒椰子狸Arctogalidia trivirgata。體型較小,體重1.5~2.0千克,體長40~50厘米,尾特長,明顯地超過體長。除面部中央有一條細窄的白色紋外,面部再無斑紋。體背中至腰臀部有三條縱行的暗褐色條紋。從耳後至肩部有一條褐色頸紋,身體的其他部位均無斑紋。體背褐黃色,下體淡乳黃色,尾背中央黑色,腳趾和尾的後半部黑色。掌指(趾)所有墊葉的表面裸露光滑。腕墊狹長,與掌墊的聯合長度等於或超過其寬度的兩倍。主要棲於熱帶溝谷雨林和季雨林及其林緣灌叢和飛機草叢。夜行性,晨昏活動較多,地棲,亦可上樹活動和覓食,以小鼠、兩棲類、爬行類和昆蟲等為食。分布於東南亞,我國僅在70年代於雲南南部西雙版納勐臘採獲2個標本以及在勐臘、景洪勐養的收購皮張中購得3張皮,現估計已野外絕跡。

果子狸屬

僅1種,即果子狸(花面狸)Paguma larvata。因面紋黑白相襯明顯而得名“花面狸”,因在夏、秋季取食大量果實,亦稱“果子狸”。體型似家貓而較大,四肢短,尾頗長,幾乎等於體長,體長50~65厘米,體重4~8千克,尾毛緊貼,尾型細。廣泛分布在亞洲南部各國,在我國可見於長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區,最北可分布到北京和山西大同,是中國靈貓科動物分布最北者。棲息在熱帶、亞熱帶的山林、灌叢地區。居住在樹洞或岩洞中。晝伏夜出,晨昏活動頻繁。善攀援,常在樹冠活動。主要以各種漿果、核果為食,亦捕食小鳥、鳥卵、青蛙、小鼠、田螺、昆蟲等。年初發情交配,孕期2個月以上。每年春末夏初在樹洞內產仔,每胎2~3仔。果子狸在我國特別是在雲貴高原及兩廣地區常被用以食用,“非典”(SARS)期間被一些不據確鑿的證據證明病毒是由其傳播,而遭到大規模宰殺。

椰子狸屬

有3種:椰子狸(棕櫚狸、椰子貓、花果狸)Paradoxurus hermaphroditus、褐棕櫚狸(傑氏椰子貓)Paradoxurus jerdoni、金棕櫚狸(金椰子貓)Paradoxurus zeylonensis。分布於中南半島、南亞和東南亞,我國僅有椰子狸,見於海南、雲南、廣西和四川。大小似小靈貓,但較細長,體長48~55厘米,體重2~3千克。吻較短,尾較長,約等於或大於體長,足部掌墊與糠墊相連,體背有5條顯著的黑色縱條紋,體側有黑斑點,故又稱“花果狸”。棲於熱帶雨林、季雨林及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主要樹棲。晝伏夜出,冬時偶也日間出沒,多在樹上憩息或攀爬。常成對在樹上活動和覓食。食性雜,食物有鼠類、小鳥、蛇、蜥錫、昆蟲、娛松等,也吃野果。每年產1窩,每窩3~4仔。為食用和毛皮而被捕獵,我國南方愛帶皮吃其肉。在我國屬於易危物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