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蚜蟲

棉花蚜蟲

棉花上已發現的蚜蟲有5種即:棉蚜棉長管蚜苜蓿蚜、拐棗蚜、菜豆根蚜。 其中為害棉花的以棉蚜為主,是我國棉花上的重要害蟲之一。以黃河流域遼河流域棉區為害最重,長江流域棉區次之。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棉花蚜蟲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昆蟲綱
危害症狀,生活習性,防治方法,

危害症狀

棉蚜以刺吸口器插入棉葉背面或嫩頭部分,吸食汁液,受害葉片向背面捲縮,葉表有蚜蟲排泄的蜜露,往往滋生黴菌。棉花受害後植株矮小,葉片變小,葉數減少,現蕾遲、蕾鈴減少等。

生活習性

棉蚜在我國南部棉區一年發生20~30代,北部棉區一年發生10~20代,在全國大部分地區,棉蚜以卵在木槿、石榴、花椒和冬青四大越冬寄主上越冬。棉蚜有有翅蚜和無翅蚜之分,產生有翅蚜的主要原因有:
①群體擁擠;
②營養惡化;
③氣候條件不適合;
④越冬寄主與喬居寄主間轉移。
棉蚜的遷飛是有規律的,從遷飛性質不同可分為3種:
①由越冬寄主向夏寄主遷飛;
②夏寄主間的遷飛;
③由夏寄主向越冬寄主遷飛。有翅蚜有趨黃色的習性。
在棉田為害的棉蚜有苗蚜和伏蚜之分。苗蚜發生在出苗到現蕾以前,適宜偏低溫度,氣溫超過27℃時繁殖受到抑制,蟲口迅速下降;伏蚜主要發生在7月中下旬到8月份,適宜偏高的溫度,在17~28℃下大量繁殖,當平均氣溫高於30℃時,蟲口才迅速減退。
棉蚜最適溫度為25℃,相對濕度為55%~85%,多雨氣候不利於蚜蟲發生,大雨對蚜蟲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而時晴時雨、陰天、細雨對其發生有利。地形、地貌對蚜蟲遷飛影響很大,如遇障礙物,易形成發生中心,造成嚴重為害。一般單作棉田發生早而重,套作棉田則發生較遲。棉株的營養條件對蚜蟲的發生有影響,含氮量高的棉株,蚜蟲為害嚴重。此外,棉蚜的天敵能有效控制其為害,當天敵總數與棉蚜數為1:40時,基本可以控制其為害。

防治方法

棉花蚜蟲的防治以農業防治和生物控制為主,化學防治為輔。
1、農業防治
⑴種植抗蟲品種是防治棉花蚜蟲的有效措施,如種植372等。
⑵間作套種,可以增加天敵的種類和數量,控制蚜蟲為害。如棉麥套種;棉花與綠豆、綠肥等間作;插花種植玉米、油菜、高粱等誘集作物。
⑶水旱輪作可以減輕棉蚜的發生。有條件的地方實行棉花和水稻輪作。
⑷處理越冬寄主,減少早春蚜源。一般在棉苗出土前,清除棉田內外雜草。有可能對花椒、石榴、木槿和冬青四大棉蚜越冬寄主進行藥劑治理,可減輕棉田蚜量。
2、藥劑防治
⑴拌種
棉花播種前按畝用種子量與3%呋喃丹顆粒劑1.5~2千克,混拌均勻,或用鐵滅克(也叫涕滅威)拌種,每畝用有效成分50克,能控制蚜害40~50天。用3911(甲拌磷)乳劑或顆粒劑、種衣劑拌種,效果也很好。
⑵滴心和塗莖防治蚜蟲
用40%氧化樂果乳劑或40%久效磷或50%甲胺磷乳劑稀釋80~100倍,用噴霧器將藥液滴在棉苗頂部能控制蚜害。
用40%氧化樂果乳劑或40%久效磷或50%甲胺磷乳劑、聚乙烯醇和水,按1:0.1:5的比例配製成塗莖劑,用類似毛筆的器具,將藥液塗在棉花莖上紫綠相間部位,防蚜蟲效果可達90%以上。
⑶噴藥防治
用50%久效磷、50%辛硫磷、40%氧化樂果、40%斃蚜丁、35%伏殺蚜、50%磷胺等藥劑稀釋1000~1500倍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