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元種場,因所在區域和單位職能得名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棉花元種場
- 羅馬字母拼寫:Miánhuā Yuánzhǒngchǎng
- 性質:歷史地名
- 省份:安徽省
棉花元種場,因所在區域和單位職能得名的地名。
棉花元種場,因所在區域和單位職能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該單位位於聞集鎮,從事棉花種業挑選、生產、銷售,故名。歷史沿革該單位於上世紀70年代投產,於1995年經營不善倒閉。1...
鐘祥市南湖棉花原種場位於鐘祥市城南郊七公里處,寺沙公路南北橫穿境內。1961年成立,初名南湖農場,1979年改定現名,是湖北省農牧系統重點原種場之一。省主管部門表彰為最佳經濟效益單位、綠化達標先進單位。 規模 版圖面積24平方公里, 耕地面積1.1萬畝,人口6700多人,有高級技術人員5人,中級技術人員76人,初級...
《江蘇省泗陽棉花原種場場志》是王開成、金國田編纂的地方志。內容簡介 介紹:本志記述了江蘇省泗陽棉花原種場的自然、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發展的歷史與現狀。作品目錄 封面 江蘇省泗陽棉花原種場場志 著作權頁 圖片 題詞一 題詞二 題詞三 題詞四 場辦公樓 場農業科學研究所 場招待所 獎狀 一九七三年九月南京...
九合垸原種場志 九合垸原種場地圖 序 凡例 目錄 概述 自然地理 自然村落與街道 農作物良種繁育 綜述 “兩雜”原良種繁育 大豆原良種繁育 棉花原、良種繁育 其他良種生產 行政管理和多種社會力量互作 經營管理 1958年1月至1966年8月,定額管理“三包一獎”1966 年8月至1969年12月,“三定一獎”,大寨式評工...
澤普良種場位於澤普縣城西北4.5公里處,總面積1.2萬畝,共有6個村小組,總人口1821人,其中農業人口1676人。良種場背靠葉爾羌河,水利資源充足,土壤肥沃,擁有4600畝標準化農田,年產小麥、玉米、棉花等各類優質種子3000餘噸。多年來,全場幹部民眾同心協力,致力打造喀什地區種子繁育基地,與康地、新實、天合、...
原名漢川市刁東棉花原種場.是湖北省省級棉花原(良)種繁育基地,農業三場省級重點場。全場國土面積18.2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萬畝,總人口9200人,自有良種繁育面積6330畝,其中株行圃30畝、株系圃300畝、原種圃6000畝。同時,網路周邊鄉鎮,形成良繁區面積達3.1萬畝。建場40多年來,原種場始終堅持“種子立場...
是年,青島支場在城陽設立棉花原種圃(現研究院作物試驗場)。1939年 偽山東公署華北農事試驗場青島支場改為偽華北產業科學研究所農事試驗場青島支場。1941年 秋,偽山東公署以每畝偽鈔500元之低價,強征李村河南畢續洋等38戶農民土地37畝,擴建農事試驗場青島支場。1944年 青島市農林事務所恢復舊制,直隸市政府...
輪台縣園藝場輪台縣地方國營園藝場始建於1978年,位於輪台縣城西北約7公里處,占地總面積1.2萬餘畝。主要從事庫爾勒香梨、棉花蔬菜種植及生豬畜牧業養殖的生產,是輪台縣園藝生產的骨幹單位,輪台縣主要的生豬生產供給地。簡介 園藝場現有香梨面積16000畝,結果面積14500畝,果園間作套種耕地面積13000畝。下轄7個生產...
豐收三場即:原新疆地方國營阿瓦提縣豐收三場,始建於1965年,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天山南麓,為阿克蘇河、葉爾羌河和和田河下游沖積平原。簡介 全場土地面積28萬畝,現有耕地7萬畝,人口 6448人,是一個以棉花生產加工為主,農林牧副綜合發展的地方國有農場,是全國長絨棉生產基地。1995年9月,時任中央政治...
安徽省華陽河農場下轄五個農業場,以種植棉花、芝麻等經濟作物為主,擁有安徽農墾最大的工業企業之一的華陽河紡織廠。在農業生產上該場十分注重科學技術的推廣,先後自行培育的系列優質高產棉“華農831”、“皖棉七號”、“皖棉八號”和“皖棉九號”等系品種,獲省科技三、四等獎,累計推廣面積達137公頃,近年來...
該場種植的棉花出衣率44%,一直居上海之首。1985年棉花改種青飼料玉米。各類農業科技人員619人,占職工總數14.75%。1979~1985年經過6年努力,培育出早熟、抗病、高產、優質的大麥新品系。現已成為上海市農墾系統大麥種植的主要品種。工業 水產養殖公司擁有魚塘面積4063畝。職工270人,占全場職工總數6.43%。總投資...
燎原農場農業主要種植糧食和棉花。1985年,棉花面積改種水稻、青飼料,辦起了33個家庭農場。1990年,職工317人,人均承包193畝;養豬養魚由15個專業戶承包。1990年9月,試辦機農合一兩個生產隊,承包全場60%的耕地。奶牛場建於1981年,現有奶牛583頭,其中,成乳牛340頭,年產鮮奶1640256公斤,單產5381公斤。1988...
陳 偉 黨委常委、副場長(援疆)魏兆海 黨委常委、紀委書記 張明亮 黨委常委、副場長 王 東 黨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武裝部長 經濟 有17個工業企業,國內生產總值32955萬元。該團是一個以農為主的團場。主要商品:農業種植作物:糧食、棉花;畜牧產品有牛、羊、豬肉等;工業產品有:麵粉、澱粉...
普惠農場是庫爾勒市直屬國有企業,1958年建場,位於庫爾勒市西南46公里處,總面積135.86平方公里。農場簡介 普惠農場現有耕地17萬畝,草場面積3萬畝,林地面積1.4萬畝。主要以種植棉花為主,下設7個分場。全場現有常住總人口6291人,總戶數2174戶,勞力1798人,有維、漢、回、壯四個民族,農忙季節流動人口可達1...
有52個農牧業生產連隊,15個場辦工業企業,10個建築安裝業和4個商貿流通企業。不僅是石河子墾區最大的糧棉油糖原料基地,而且是最大的肉禽蛋奶、瓜果蔬菜供應基地。種植結構 2012年春播工作中,石河子總場以市場為導向、圍繞墾區張裕、長城等釀酒企業和隆平紅安辣椒企業,大力調整種植結構,把傳統的棉花種植壓縮3萬多畝...
國家雖然出了錢,但不是給農業生產者,給了經營者,國家受到中間商盤剝,最典型的是糧食系統和供銷社生資系統、棉花系統以及農業系統的種子公司。由於產業鏈中斷,導致農業作為一個產業是不完善的,一下子拋向市場,其結果可想而知。第五是農村其它產業被現代工業取代。農村社會歷史上的其它產業,如手工業,各種作坊...
甘肅省國營敦煌農場,是甘肅敦煌市的一個國營農場,主要種植棉花、哈密瓜、西瓜,產品遠銷廣西,廣東,上海,越南等地。農場規模 甘肅省國營敦煌農場,1958年建場,位於甘肅省敦煌市北30公里處,交通便利。農場現有總資產3213萬元,總人口3250人,職工1215人,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08人,其中中級16人,初級32人;全場下...
通過精耕細作、配方施肥、化調化控,棉花平均單產由過去的200 千克提高到250千克。中洲農場土地豐富,資源調動能力強。2002年9月底實施“三田制”,即責任田、經營田、退養田。2004年元月,取消“退養田”,改“三田制”為“兩田制”。“責任田”根據戶口所在地,按人頭人平1.5畝分給;“經營田”進入市場,拍賣...
團洲鄉主要自然災害是水災,水災發生在7—8月份,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96年7月19日,全鄉受災農戶5520戶,受災人口25800人,倒塌房屋6053棟,占全鄉房屋的90%,4萬畝棉花絕收,3000畝魚池、2000畝大湖養殖漫溢。損失鮮魚18000擔,淹死豬、牛87000頭,家禽26萬羽,12家鄉村企業被迫停產,毀壞機械設備270台套,沖毀...
農場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實施“產業興場、工業強場”戰略,著力現代農業建設,開創了具有“六化”特徵的新局面:——農業基本實現產業化。形成了棉業、種業兩條產業鏈;培植了棉花公司、種子公司、畜牧公司三大龍頭企業;三大公司成功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種畜公司已成為省級重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棉花...
。【人員結構】職工總數:416人【業務及研究內容】以種植業為主,主要繁殖小麥、棉花良種。有3個百畝集體所有果園,主要品種有紅元帥、黃香樵、蘋果梨、錦豐梨等,年產量可達15萬公斤。1996年向社會提供小麥等良種20多萬公斤。1997年種植小麥種子田742.5畝,繁殖棉花新品種(895)814畝,系列品種(850) 470.1畝,...
楊顯東(1902年11月23日—1998年10月20日),出生在湖北沔陽何壩村一戶貧苦農民家中。1923年畢業於漢口博學書院中學,同年考入南京金陵大學農科,1927年畢業獲學士學位。1928年,回到家鄉湖北,擔任武昌徐家棚棉花試驗場技士和場長。1934年8月,楊顯東赴美國康乃爾大學研究生院,主攻棉花專業,特別是棉花純種制度,分級...
生活習俗:服飾方面,晚清時期境內農戶種麻織布,用土靛染成青藍二色製衣。隨後有自種棉花用手工織土布,根據歷史演變,先後有超襟、長衫、中山裝、列寧裝、學生裝等,現社會追新逐異,不亞於發達地區。帽子先後有瓜皮帽、博士帽、鴨舌帽、遮陽帽、線帽、平頂栽絨帽、長壽帽,部分地區流行包帕子。先後有草鞋、布鞋、...
中國古代所稱吉貝、古貝、古終藤等,一般系指棉花,有時也泛指棉織品。隨著棉花傳播到中原地區,以後元代的《農桑輯要》和《王禎農書》均已採用“棉”字,沿用至今。宋末元初江南松江府人黃道婆在海南島向黎族學得種棉和棉紡技術,回故鄉後改革紡織工具和工藝,並加以傳播,促使長江下游地區植棉業迅速發展。經元、...
紅星四場中心團場是一個以農牧綜合經營為主的國有團場,現已開墾耕地面積49000餘畝,草場面積約170餘萬畝,其中山地草場約47萬餘畝,荒漠半荒漠草場約119萬餘畝。產業結構布局為“南農北牧”,即天山以南以重點發展農業為主,天山以北以重點發展牧業為主,其餘二、三產業協調發展。主要種植作物有棉花、葡萄、大棗...
2000年,農場農業兩費自理戶達到家庭農場總戶數的98.1%,同時,各分場積極實施了與土地配套的水電設施及酒花、林果業的產權轉移工作。2000年至2004年,引進示範了苜蓿、馬鈴薯、蓖麻、棉花、食葵等多種作物,種植業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2000年至2004年大、小麥的種植比例基本保持穩定,年度間變動不大,啤酒大麥仍然...
棉花面積2.3萬畝,同比增長121.15%;油料面積1.51萬畝,同比增長17.97%;蔬菜面積11.41萬畝,同比下降8.8%;薯類(鮮薯)面積0.0008萬畝,同比下降96.62%。2023年,和田縣糧食總產量13.5萬噸,同比增長8.7%。其中,小麥產量8.41萬噸,同比增長1.82%;玉米產量3.99萬噸,同比增長22.77%;水稻產量1....
(1)種植業。黃甫農場建立了以戶為單位的“家庭農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承包戶在市場調節和農場有關部門的引導下,不斷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積極發展具有地區特色的小甜瓜、糯玉米、大豆、綠色小雜糧、棉花等。(2)養殖業。建成肉牛養殖場1家,肉雞養殖場1家,散養柴雞場1家。特色產業 食品加工業。黃甫農場...
(二)基本思路 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認真貫徹落實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抓住機遇,深化改革,立足團場實際鞏固農業的基礎地位,加快大農業和種植業內部的產業結構調整,穩定棉花生產,大力發展畜牧業和草業及林果業,全力配合師市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辦好場辦企業,切實推進第二、三產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努力...
主要經濟作物有花生、油菜、棉花等。2011年,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1461畝,產量873.7噸;其中花生976噸,油菜籽705噸,芝麻71.1噸。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2673畝,產量6683噸,主要有西瓜。原聶市鎮畜牧業以牛、豬、雞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39841頭,年存欄21476頭;牛飼養量598頭;家禽飼養量10.2萬羽。全鎮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