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大卷葉野螟

棉大卷葉野螟

昆蟲名,屬鱗翅目,螟蛾科。為害紅麻,同時也是農作物棉花的主要害蟲,分布除寧夏、青海、新疆未見報導外,其餘省區均有。幼蟲吐絲綴葉為害,盛發時整株布滿蟲苞,加害後成掃帚絲狀,嚴重的吃光全部葉片,既影響植株生長,又不堪觀賞。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棉大卷葉野螟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昆蟲綱
  • :鱗翅目
  • :螟蛾科
  • :大卷葉野螟屬
  • 分布區域:內蒙古,山東,江蘇,湖北,福建,台灣,雲南等
識別特徵,成蟲,卵,幼蟲,蛹,發生規律,防治方法,保護現狀,

識別特徵

成蟲

翅展30mm。頭淡黃色。胸部背面淡黃色,有十二個棕褐色斑點排成四排,腹部背面黃褐色,第二節背面有兩個黑褐色斑點,末端背面有一黑褐斑點。雙翅淡黃色,內橫線、外橫線、亞外緣線及外緣線栗褐色,前翅中室內有一深棕色環形斑紋,中室端有一深棕色腎形斑紋。後翅中室端有一細長棕色環紋。雙翅緣毛淡黃色。雄外生殖器:爪形突錐形,頂端平截中央略凹,端部及側緣具長毛;抱器瓣舌狀端部寬圓彎曲,基部有乳頭狀突起,抱器背基突發達伸出長柄;囊形突寬圓,端部平圓;陽端基環基部錐形,端部硬骨化三角形;陽莖長筒狀,內有一棒狀角狀器。
棉大卷葉野螟棉大卷葉野螟

扁橢圓形。

幼蟲

老熟時體長為26毫米左右,綠色,有稀疏長毛,有不規則的褐色斑。胸足黑色明顯。

褐色。

發生規律

江蘇浙江四川等地一年發生4-5代,世代重疊,以幼蟲在雜草叢中、枯枝落葉層、粗皮縫中越冬。翌年春季化蛹,4-5月成蟲多在夜間羽化,趨光性較強,雌蛾將卵產在葉背面,以葉脈邊緣為多,卵粒數量不等,卵期約4天。幼蟲共6齡。初孵幼蟲食葉肉,留下表皮,幼蟲較活躍,三齡後分散為害,有轉移為害習性。幼蟲吐絲將葉片捲成筒狀,在其內取食為害,造成葉片破爛不堪。排糞和化蛹均在筒內,蛹期約7天。4月下旬至11月上旬為幼蟲為害期,11月下旬越冬。華北地區一年發生3-4代,5-10月為幼蟲為害期,8月中旬在北京地區可見到各種蟲態。
該蟲以老熟幼蟲在地上或草叢中結薄繭越冬,翌年4月下旬開始出現第一代幼蟲,11月下旬部分老熟幼蟲開始越冬,部分繼續發育為下代。
防治方法
(1)幼蟲卷葉結包時捏包滅蟲。
(2)用10%吡蟲啉有效成分50-60g拌棉種100kg,播後2個月內對棉卷葉螟防效優異,而且兼治棉蚜。
(3)產卵盛期至卵孵化盛期噴灑25%愛卡士乳油(喹硫磷)或50%辛硫磷乳油、亞胺硫磷、磷胺、甲奈威等常用濃度均有效。
(4)保護與利用天敵
常用藥劑 敵百蟲、氰戊菊酯、順氰戊菊酯、甲氰菊酯、甲奈威、喹硫磷、亞胺硫磷

防治方法

(1)加強管理及時清除雜草和枯枝落葉,創造不利於該蟲發生的環境。幼蟲卷葉結包時捏包滅蟲。
(2)人工防治剪除卷葉螟的筒狀葉,消滅幼蟲,以減少下代為害。
(3) 用10%吡蟲啉有效成分50一60g拌棉種100kg,播後2個月內對棉卷葉螟防效優異,而且兼治棉蚜
(4)藥劑防治發生嚴重時,噴施20%桃小靈乳油或20%菊殺乳油2000倍液防治,以壓低蟲口密度,減輕損失。如果已經卷葉成筒,最好採用內吸性藥劑防治。

保護現狀

自然野生(武隆);(萬州王二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