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節

梨花節

萊陽市盛產梨,舉世聞名,素有“中國梨鄉”之稱。萊陽梨不光好吃,蜿蜒數十里的梨園的壯觀美景更是有口皆碑。據稱,四月的梨鄉,連阡接陌的梨花,如皚皚白雪,似渺渺輕煙,漫步於梨花叢中,徘徊於梨樹下,使人飄飄若仙。自1991年起,每年的4月20日,萊陽市政府邀請中外遊客在這裡舉辦梨花節,觀賞這“千要樹梨花千樹雪,一溪楊柳一溪煙”的梨鄉景色,領略萊陽農家田園風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萊陽梨花節
  • 外文名:Pear flower festival
  • 性質:旅遊開發活動
  • 舉辦地:山東萊陽
  • 節日時間:每年五月初
  • 確立時間:1991年
  • 活動舉辦地點梨鄉風情旅遊區
梨花節簡介,梨花節景點,西陶漳牌樓,雙鶴池,連理門,梨文化碑廊,婚慶廣場,官道遺址,農事園,梨鄉民俗館,古梨樹群,貢梨樹,萊陽梨自摘區,丁香庭院,梨樹王,

梨花節簡介

萊陽地處膠東半島腹地,東南瀕臨黃海丁字灣。現轄14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和1個經濟開發區,共784個行政村,總人口89萬,總面積173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20萬畝,海岸線長15公里。從農曆上來講,每當穀雨時分,梨花綻放。1991年舉辦了第一屆萊陽梨花節。由萊陽市人民政府牽頭,旨在以花為媒,以節聯姻,通過該節廣泛擴大與外部世界的聯繫、招商、引資。梨花節內容包括節慶梨園賞花,遊覽購物,涉及金融、文化、外事等多項活動。

梨花節景點

西陶漳牌樓

西陶漳牌樓由中央美院專家教授精心設計。牌樓正面由原國家主席華國鋒同志親筆題“西陶漳”村名,牌樓兩側由名書法家題“欺雪”、“含津”,作為村莊的標誌。
梨花節

雙鶴池

位於景區入口處,廣種白荷紅蓮、蘆葦垂柳,石上有雙鶴,以“雙鶴立於小池中,荷花躲在碧蓮後”為水池命名為“雙鶴池”,可容納遊客200餘人在此垂釣。

連理門

由兩株巨大的梨樹樹枝交錯而成,設計理念取自唐朝詩人白居易的“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詩句。
梨花節

梨文化碑廊

萊陽梨文化碑廊
在連理門北,精心打造了一條梨文化碑廊臨朐的風景石為原材料,鐫刻原國家主席華國鋒親筆題寫的“西陶漳”村名、魯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萊陽籍人士王樹春的題字“香雪海園”等書法名家及文人墨客關於梨文化方面的題字與詩作。
梨花節

婚慶廣場

位於梨鄉民俗博物館西空地,鋪設硬化了以吉祥圖案組合的藝術地面,北有一處集觀賞、實用於一體的方形仿古戲樓,雕樑畫棟結構、黑小瓦覆頂,戲樓左側仿製一古槐懸掛吉祥銅鐘,古槐周圍栽植藤類植物攀爬其上;右側建一鴻運鼓亭,遊人敲擊可求好運。
梨花節

官道遺址

這條寬闊、平坦的道路向北通往漳河,是萊陽著名的“官道遺址”。“官道”之說始傳於明朝嘉靖年間,大理寺卿張夢鯉十六歲就成為萊陽秀才第一名,後中進士,官至一品大理寺卿。傳說在他出生的那天晚上,其父夜裡夢見西陶漳村後的漳河裡河水翻滾,鯉魚飛竄,跳到自家樑上,便為其取名夢鯉。待夢鯉長大之後,其父向張夢鯉詳解了夜夢鯉魚躍梁之事。夢鯉對父親所講的夢中之事銘記心上。在他為官之後,每次回家省親或公事經萊陽,必繞道經西陶漳和漳河,並有當地官員陪同,聲勢浩大。故該村至漳河一段路被譽為“官道”。後歷屆縣令至萊陽赴任,一定要經小陶漳,過漳河而到城裡;而他們離任時,則又必定跨漳河而去新的地方。外籍官員順公差或因私事到萊陽,也一定走一走“官道”。

農事園

遊客可在此處體驗農事耕作等場景。有農事用具展廳,傳統手工作坊如豆腐坊、磨坊、碾坊、燒酒坊、粉坊、油坊等展廳,展現了梨鄉人民怡然自得的生產生活場景;還設定了古人取水、灌溉、耕作及收穫場景,遊客可觀賞並親身體驗。

梨鄉民俗館

梨鄉民俗博物館:
梨鄉民俗博物館是膠東地區最大的民俗、生產、生活用具博物館,占地15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由北京建築專家設計建成。梨鄉民俗博物館共分六個展廳。
梨果展廳 展出的是萊陽當地11種不同品種的梨模型及其圖片,展品全為西陶漳村民用麵塑成,惟妙惟肖,簡直可以以假亂真。不少遊客均以為真,並對展品長期不壞而嘖嘖稱奇。
起居室展廳 這裡是五、六十年代梨鄉農村家庭居住的一個縮影。用高梁秸扎的葦箔做頂棚,牆體及灶台全是土坯堆積而成,炕頭多以報紙糊牆面,真正再現了當時農村家庭居住的環境。
生活用品展廳 這裡展出的實物都是以前的梨鄉人民在生活中所用之物以及工藝品。有富家女人們穿的小腳鞋,有做工精細的門樓工藝品,有靈巧適用的小酒壺等,琳琅滿目。
農事用具展廳 在農事用具展廳里,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舊式生產工具。有舊式搬運農具、耕播農具、田間管理農具、收脫農具以及紡線車等舊式加工農具。這些用具絕大多數都是手工製作而成,梨鄉人民的聰明才智在此可見一斑。
手工作坊展廳 這裡展出的是舊式的紡線機和織布機,旅遊旺季,景區都會安排老藝人坐鎮館中,為遊客們現場表演織布、繡花、農具編制等一些古老工藝,遊客們可以在藝人的指導下,親自學習操作,體會一下勞動快樂。
節日習俗展廳 在這裡,遊客可以詳細地了解梨鄉過年的風俗,衣食住行的習俗;了解二十四節氣的由來,以及二十四節氣對農業生產的意義;還可以了解出生、婚嫁、辭世這人生三步曲在梨鄉的習俗。
梨花節

古梨樹群

景區內有一片聞名遐邇的“古梨樹群”,3000餘株古梨樹像一顆顆植物活化石鑲嵌在近500畝梨園中,樹齡均超過400年。置身於古莖虬曲,百嬌千媚的古梨園,就仿佛走進了一座植物標本博物館!

貢梨樹

位於景區貢梨園內,樹樹齡已逾400年,明萬曆六年,時任萊陽縣令祁鯤至梨園品其果,甘甜如飴,讚不絕口,遂題“含津”二字贊之。並取此樹之梨進貢朝廷,後歷任縣令皆歲歲納貢。貢梨樹由此名揚天下。此後,該樹的果實還曾先後送給毛主席、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品嘗。

萊陽梨自摘區

遊客們可一邊親自採摘萊陽梨,一邊盡興品嘗著清香甜脆、潤肺清心的萊陽梨,品味著豐收的喜悅,盡情地在這遠離城市喧鬧的“世外桃園”中怡然自樂。遊客們有中意者,還可指定梨樹,現場向果農定購,絕對保證質量。

丁香庭院

丁香庭院是景區內的一棟古色古香的庭院。庭院中有一株丁香樹,樹齡達300餘年。每年丁香花盛開時, 鬱鬱蔥蔥,叢叢簇簇,繁花似錦,雲蒸霞蔚,芳香四溢。1951年,中國第一部以農村生活為題材的電影《農家樂》在此拍攝,電影女主角——著名表演藝術家秦怡女士在便居住於此。
梨花節

梨樹王

梨樹王植於明崇禎年間,樹齡達400餘年,是萊陽現有古梨樹中樹齡最長的。這棵古樹樹冠占地面積300平方米,年產梨達300公斤左右。其樹齡之長,形態之美,產量之高,甚為罕見。所結果實個大、肉細,糖分高達17.9%,是萊陽梨中的精品。“梨樹王”主幹粗可合圍,現已深埋地下,只露出五個粗大的分支,像是五株相親相愛的姊妹樹,更猶如五龍匯聚。樹幹靠近地面的部分由一些小樹枝連線,能夠起到供給樹幹充足養分和水分的作用。有了養分的保障,“梨樹王”年老而不衰,依然枝繁葉茂。“梨樹王”見證了萊陽梨發展的歷程,每年慕名前來觀賞的海內外遊客數不勝數。[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