梣葉風車藤,所屬卷:Hiptage Gaertn. 所屬科:Malpighiaceae nom. conserv.。中文名:梣葉風車藤其它中文名:白蠟葉風車藤。分布於模里西斯、斯里蘭卡、印度、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帝汶和斐濟。我國有10(—12)種,分布於西南部、南部至台灣等省區。雲南有6種2變種,主要分布東南至西南部,直至西北部怒江流域。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梣葉風車藤
- 別稱:白蠟葉風車藤(植物分類學報)
- 科:風車藤屬
- 種:梣葉風車藤
- 分布區域:滇東南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質,全緣,基部背面常具2腺體或無,或背面邊緣處有一系列散生腺體,托葉無或極小。總狀花序腋生或頂生,花兩性,兩側對稱,通常白色,有時粉紅色,芳香;花梗中部常具關節,有小苞片2枚;萼片5,外面基部常具1大的深色腺體,下延至花梗上或不下延,稀無腺體;花瓣5,具爪,或多或少不等大,邊緣常具流蘇;雄蕊10,全部發育,不等大,其中1枚最長,常為其他的2—3倍長,花絲分離或基部合生,花葯2室,縱裂;子房3淺裂,裂瓣背面有附屬體3—5個,3室,每室有1胚珠,花柱1,稀2,頂部拳卷。果實成熟時,每心皮發育成一翅果或部分不發育,每果具3翅,中間的翅最長,兩側的翅較短;種子近圓形。
20—30種,分布於中國、模里西斯、斯里蘭卡、印度、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帝汶和斐濟。我國有10(—12)種,分布於西南部、南部至台灣等省區。雲南有6種2變種,主要分布東南至西南部,直至西北部怒江流域。
個別種如 H. benghalensis(L)Kurz 因花香而栽培於熱帶。在局部地區作為藥物或用於殺蟲。
藤狀灌木;小枝圓柱形,幼時密被中著短柔毛,老枝深褐色,具圓形皮孔。葉對生,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11—13厘米,寬3—5.5厘米,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全緣,葉面無毛,背除沿主脈被毛外,余無毛,主脈兩面突起,側脈6—9對,拱形,於邊緣附近網結;葉柄長5—6毫米,被短柔毛。
花序頂生,長約11厘米,被中著短柔毛;萼片5,長圓形,外面被中著短柔毛,基部具1大的長圓形腺體;花瓣未見。翅果疏被短柔毛,翅長圓形,被疏柔毛,頂端鈍,全緣或具不規則的鋸齒,中翅長4厘米,寬8毫米,兩側翅較小,長約2.8厘米,寬約1厘米。果期5—6月。
葉子很像楓葉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400—1 000米山谷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