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口鎮(梅縣區松口鎮)

松口鎮

梅縣區松口鎮一般指本詞條

松口鎮,隸屬於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位於粵、閩、贛三省交界處,地處梅縣區東北部,鎮政府駐鬆口寺坑新區,距梅縣區人民政府48.1公里。東與大埔縣青溪鎮為鄰,西與白渡鎮嵩山接壤,南接大埔縣英雅和梅縣區雁洋鎮,北與桃堯鎮、隆文鎮相連,總面積328.4平方公里。截至2018年末,松口鎮戶籍人口64811人。截至2020年6月,松口鎮下轄41個行政村和5個社區。

松口鎮是近代以來粵、閩、贛等地客家人下南洋的第一站,是中國客家人移民海外開拓“印度洋之路第一站”,有中國大陸唯一的“中國(梅州)移民紀念廣場”,是古時嶺南四大古鎮之一,是一個擁有1200年歷史的古鎮,保存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松口鎮素有“文化之鄉、山歌之鄉、華僑之鄉”的美譽。2012年,松口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中國移民紀念地”;2014年,松口鎮獲評“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重點鎮”;2015年,松口鎮獲評“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2017年,松口鎮獲評“廣東十大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地理坐標”稱號;2018年,松口鎮獲評“最受網民喜愛的廣東十大古村鎮”。

2015年,松口鎮農村經濟總收入26.6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9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6.17億元;實現稅收1351.6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萬元。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自然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水文資源,人口,經濟,綜述,農業,交通運輸,社會事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體育事業,教育事業,歷史文化,得名由來,客家重鎮,商貿重鎮,僑鄉文化,風景名勝,特產美食,榮譽稱號,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松口鎮建制早於梅州,是千年古鎮,為嶺南四大古鎮之一。鬆口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西晉,其時名為東畲寨,後改名梅口,南漢乾和三年(945年),始稱松口鎮。
松口鎮
鬆口港
宋代以降,鬆口各姓氏先祖從閩贛遷居此地,開發建成閩粵贛商貿集散地。
宋代伊始,特別是清末民國初期,鬆口成為梅州,乃至閩粵贛客家人向海外遷徙的重要驛站、世界客僑“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地、客家人“印度洋之路”的第一港。
1994年,松北鄉與松口鎮合併為松口鎮。
松口鎮
松口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松口鎮下轄41個行政村(鎮郊村、大塘村、大力村、石盤村、寺坑村、下坪村、到車村、梅教村、盤龍村、洋坑村、山口村、泰東村、車田村、大澗村、官坪村、銅琶村、松郊村、蓬下村、南下村、南上村、圳頭村、大黃村、小黃村、橫東村、橫西村、梓育村、德化村、四社村、徑寨村、蓬上村、桃寶村、介溪村、中江村、澗田村、富坑村、下井村、中井村、上井村、三塔村、上畲村、中畲村)和5個社區(繁榮社區、光明社區、愛群社區、松南圩鎮社區、松東圩鎮社區)。

地理環境

松口鎮,位於粵、閩、贛三省交界處,地處梅縣區東北部,鎮政府駐鬆口寺坑新區,距梅縣區人民政府48.1公里。東與大埔縣青溪鎮為鄰,西與白渡鎮嵩山接壤,南接大埔縣英雅和梅縣區雁洋鎮,北與桃堯鎮、隆文鎮相連,總面積328.4平方公里。
松口鎮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松口鎮山地6240公頃,耕地1066.66公頃。

礦產資源

松口鎮礦產資源主要有鎢礦、石灰石等。

水文資源

松口鎮境內有松源河、隆文河流經,分別在銅音、小黃匯入梅江。

人口

截至2018年末,松口鎮戶籍人口64811人。

經濟

綜述

2015年,松口鎮農村經濟總收入26.64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9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6.17億元;實現稅收1351.6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萬元。

農業

2015年,鬆口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966.7公頃,總產量2.01萬噸,其中水稻種植面積2833.3公頃,總產量1.94萬噸;水果種植面積4680公頃,總產量12.47萬噸,主要以種植柚果為主,特色水果有紅肉蜜柚、三紅蜜柚、金柚、香蕉、龍眼、李子等;全年新增金柚、三紅蜜柚、紅豆杉、珍稀苗木等特色產業基地300公頃。全鎮經濟作物種植面積1186.7公頃,主要有大豆、花生、木薯、菸草等。生豬出欄量4.57萬頭,“三鳥”出欄量51.3萬隻,肉用牛752頭,肉用羊1620隻,肉用狗 6891隻,家兔11.4萬隻;水產養殖面積266.7公頃,總產量3366噸。有農業龍頭企業12家,其中省級2家、市級2家、區級8家,新增省級2家、市級1家;有農民專業合作社148家,新增49家;有家庭農場74家,新增47家;有機農產品認證2家。完成造林綠化133.3公頃,森林撫育1066.7公頃,植樹12萬株,全年木材採伐面積68.5公頃,採伐量6183.5立方米。

交通運輸

20世紀80年代初,松口鎮交通運輸主要靠韓江水運,鬆口港是廣東內河港第二大港,沿河岸建有客運碼頭和貨運碼頭共29座。1985年,開通鬆口至松南公路;1988年,開通鬆口至桃堯公路;1996年,省道S223線、S332線及梅縣鬆口至大埔三河壩國防公路貫穿松口鎮;2000年10月,建成通車的梅坎鐵路通過鎮境,並在鬆口設有貨運站。
20世紀90年代開始,進行鎮通村道建設和村道水泥硬底化建設,至2000年,鎮到村全部通行汽車,松口鎮有17個村實現村道水泥硬底化。

社會事業

社會保障

2015年,松口鎮有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51512人,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41372人,其中享受養老待遇有15461人;有農村低保戶1011戶、計2403人,每月發放低保金約51萬元,城鎮低保戶105戶、計203人,每月發放低保金約7.5萬元,全年發放低保救濟金約690萬元;五保戶304人,其中分散五保268人,集中五保36人,全年發放240萬元;對476名定補優撫對象發放補助270萬元;發放14名2014年冬季退役士兵安置費補助33.36萬元;發放23名抗日老戰士補助金12.65萬元;全年發放種糧農民綜合直補補貼1.22萬戶、金額284.72萬元,其中,種糧直補19.36萬元,綜合補貼265.36萬元;全年發放生態林補償20.27萬畝、計116.19萬元;2015年,幫扶資金投入825.37萬元,有梅教、車田、銅琶、蓬上4個貧困村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改造完成48戶農村低收入住房;全年培訓各類人員457人次。

醫療衛生

2015年,松口鎮有衛生院1間和村級衛生站17個。

體育事業

松口鎮建成有健身休閒廣場、足球場(5人制)、超華足球場(7人制),圩鎮、南上、南下、大黃、橫東、橫西、下坪、梅教、官坪、中江、大力村全民健身廣場。

教育事業

2015年,鬆口有中學2所(完中鬆口中學和初級中學松南中學)、國小4所、幼稚園4間,新建民辦園童星園。國小有班級55個,有學生1698人,有教職工116人。完中鬆口中學2015年高考入一本線2人、入本科圍73人,超區任務25人,入三A圍198人、超區任務32人;初級中學松南中學升中考入東山中學分數線6人、入梅縣區高級中學分數線以上12人。

歷史文化

得名由來

關於鬆口名字的由來,一說是因松源河從這裡注入梅江而得名,另一說是松柏墟與溪口墟兩地合稱。
鬆口鎮(梅縣區鬆口鎮)
梅州市梅縣區松口鎮街景

客家重鎮

松口鎮是客家重鎮,是客家先民南遷的始居地之一,是近代以來粵、閩、贛等地客家人下南洋的第一站,是中國客家人移民海外開拓“印度洋之路第一站”,有中國大陸唯一的“中國(梅州)移民紀念廣場”。宋代以降,鬆口各姓氏先祖從閩贛遷居此地,開發建成閩粵贛商貿集散地,鬆口是明末清初閩粵贛地區客家人出南洋的首站。20世紀50年代,梅縣在鬆口設立鬆口港務所並進行港口建設。當時、為廣東省內河一大港口,水上交通十分發達,商貿物流很活躍。彼時,粵東、閩西、贛南等地客家人下南洋大多以鬆口為中轉站。

商貿重鎮

作為商貿重鎮,松口鎮水陸交通便利。從地理位置上看,松口鎮地處閩粵贛三省交會處,東北連線閩西,東南直通潮汕,是周邊鄉鎮商貿的集散地。“日觀千帆過,夜看萬盞燈”是當時繁華場景的真實描寫。歷史記載,在商業鼎盛時期,鬆口有1000多家商鋪林立,而碼頭最繁華的時候有300多條船隻在這裡停泊,6000多名旅客從這裡出發。

僑鄉文化

宋代伊始,特別是清末民國初期,鬆口成為梅州,乃至閩粵贛客家人向海外遷徙的重要驛站、世界客僑“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地、客家人“印度洋之路”的第一港。歷史上,鬆口的鄉民與海外通郵、通航、通商不用經過嘉應州(今梅州)城,經汕頭港直接轉鬆口,因其繁華蓋過州城,以至有“鬆口不認州”的說法。
據統計,海外鬆口籍華僑華人有8萬多,超過了鬆口當地的戶籍人口。鬆口籍的華僑分布在整個印尼群島,馬來亞半島、泰國、新加坡等南洋地區。李九香、謝夢池、梁映堂、張榕軒、伍佐南這些人既是鬆口人在南洋創業成功家族的代表,也以他們的行動,影響著僑居地和祖國的歷史進程。鬆口華僑回鄉投資置業,修路辦學,修建起了中國首條商辦鐵路潮汕鐵路和被譽為華僑豐碑的梅東橋。與此同時,一些鬆口籍的華僑富商還暗中資助革命,為鬆口體育會和諸多華僑書報社等革命機構提供了大量的資金幫助。
梅州地區的華僑出洋謀生或歸國返鄉多在松江大酒店投宿,因此它成了華僑漂洋過海的驛站,時至今日酒店仍留有“HOTEL TSUNGKIANG”英文字樣。在與松江大酒店相隔不遠的中國(梅州)移民紀念廣場上,有一路標,路標上四個方向的箭頭分別標註著鬆口距離世界各地的距離。清未民初,旅印尼愛國僑胞梁密庵是鬆口人。當年梁密庵任中國同盟會雅加達分會會長,曾鼎力資助民主革命,他在印尼募集的革命經費幾乎占革命總經費的40%。要說鬆口人民對國家是忠,那對家鄉便是情的表現。鬆口境內梅江河上的第一座橋樑梅東橋,便是鬆口僑胞們熱心鄉梓建設的歷史見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