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螺旋體學名為蒼白密螺旋體(Treponema pallidum)是梅毒病的病原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梅毒螺原體
- 外文名:Treponema pallidum
- 臨床意義:實驗室檢查
- 發現並報告人:Schaudinn 與Hoffmanu
目錄,梅毒螺旋體,微生物學檢查,
目錄
.簡介
.臨床意義
.實驗室檢查
梅毒螺旋體
中文名稱: 梅毒螺旋體
學名: Treponema pallidum
簡介:梅毒螺旋體學名為蒼白密螺旋體(Treponema pallidum)是梅毒病的病原體。
梅毒螺旋體(Tre-ponema palidum)1905年由法國科學家Schaudinn 與Hoffmanu發現並報告的。梅毒螺旋體(如圖)是小而纖細的螺旋狀微生物,長度為5-20nm,平均約8-10um,直徑小於0.2nm,有6—12個螺旋;肉眼看不到,在光鏡暗視野下,人們僅能看到梅毒螺旋體的折光性,其活動較強。在其前端有4-6根鞭毛樣細纖維束,其末端呈捲曲狀。在未受外界因素的影響時,螺旋是規則的。因其透明不易著色,又稱之為蒼白螺旋體。梅毒螺旋體是厭氧菌,在體內可長期生存繁殖,只要條件適宜,便以橫斷裂方式一分為二的進行繁殖。梅毒螺旋體對外界的抵抗力很弱,對化學藥品也很敏感,在體外不易生存,煮沸、乾燥、肥皂水和一般的消毒劑(如升汞、石碳酸、來蘇水、酒精、1∶1000的高錳酸鉀液等)很容易將它殺死,陽光照射和乾燥環境都能很快使它死亡。梅毒螺旋體在人體外生存一般超不過1~2個小時。在缺氧的環境下它能生存數天,在潮濕的衣服上也能存活數小時,在血庫中一般能存活24小時。梅毒螺旋體不耐高溫,40℃~60℃時2~3分鐘就能死亡,100℃時則即刻死亡。可以針對其弱點將梅毒螺旋體消滅。如將衣物放於陽光下曝曬,放在乾燥的環境中儲存;將用具煮沸消毒或用化學用品消毒,都能殺滅梅毒螺旋體,阻止它的傳播。 梅毒由梅毒螺旋體(蒼白螺旋體)引起,患病後病程漫長,早期侵犯生殖器和皮膚,晚期侵犯全身各器官,並生多種多樣的症狀和體徵,病變幾乎能累及全身各個臟器。梅毒通過性行為可以在人群中相互傳播,並可以由母親傳染給胎兒,危及下一代。極少數患者通過接吻、哺乳、接有傳染性損害病人的日常用品而傳染。在性傳播疾病中,梅毒的患病人數是低的,但由於其病程長,危害性大,應予重視。
臨床意義 梅毒螺旋體只感染人類,分獲得性梅毒與胎傳梅毒。獲得性梅毒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染;胎傳梅毒由梅毒螺旋體通過胎盤,從臍帶血循環傳給胎兒,可引起胎兒全身感染。螺旋體在胎兒內臟及組織中大量繁殖,可引起胎兒死亡或流產。
獲得性梅毒分三期。第一期(初期)梅毒,下疳分泌物中有大量螺旋體;傳染性極強。第二期梅毒,梅毒疹及淋巴結中有大量螺旋體。第三期(晚期)梅毒,病灶中螺旋體數量很少。
梅毒螺旋體暗視野顯微鏡檢查
標本採集 主要采自下疳的滲出液,用無菌鹽水棉球擦淨病變部位,用鈍刀刮破病損處表面組織,再用棉球擦乾擠壓周圍組織使組織液滲出。用毛細管吸取,立即送檢。如取自皮疹、淋巴結或組織穿刺液等也可用於檢查,但陽性率較低。
臨床意義 本方法是診斷早期梅毒的重要、簡便、快速而可靠的方法。如在暗視野中發現有螺旋體,具有蒼白螺旋體的形態和運動特徵時,即可作出梅毒診斷。
微生物學檢查
(一)檢查螺旋體
採取初期及二期梅毒硬性下疳、梅毒疹的滲出物等,用暗視野或墨汁顯影,如查見有運動活潑的密螺旋體即可診斷。
(二)血清學檢查
1.非螺旋體抗原試驗:是用正常牛心肌的心類脂(Cardiolipin)作為抗原,檢測病人血清中的反應素。國際上常用性病研究實驗室(UDRL)的玻片試驗法;該法是一種簡單的玻片沉澱試驗,試劑及對照已標準化。另外,還可用不加熱血清反應素試驗(USR),其抗原是UDRL抗原的改良,敏感性和特異性與UDRL相似。反應素在第一期梅毒病變出現後1~2周就可測出,第二期陽性率幾乎達100,第三期陽性率較低。本試驗所用抗原是非特異的,檢測的抗體時應排除假陽性反應,結合病史,臨床表現及多次的試驗結果進行分析。
2.螺旋體抗原試驗:抗原為梅毒旋體,以檢測血清中的特異性抗體,該試驗特異性高,目前常用下述兩種方法。
(1)螢光密螺旋體抗體吸收試驗(FTA~ABS):為間接螢光抗體法,其敏感性及特異性均高,常用於梅毒的早期診斷。
(2)梅毒螺旋體制運試驗(TPI):用來檢測血清中是否存在抑制螺旋體活動的特異性抗體。用活梅毒螺旋體(Nichol株)加病人新鮮血清,35℃培養16小時,同法作正常血清對照,然後用暗視野顯微鏡觀察活動的螺旋體數目,如試驗標本活動的螺旋體數目小於或等於對照血清標本內的40%,即為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