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伯良

2002年,他從村民那裡承包來5畝田,種起了茭白。剛開始收購茭白時,梅伯良每晚都要上網瀏覽相關信息,了解各地的批發價、零售價等市價行情。他還通過在“農民信箱”上發信息,推介回山茭白,吸引了大批外地客戶慕名前來。隨著生意越做越大,梅伯良不再滿足於小打小鬧。2003年10月,他與另外兩人合夥投資52萬元,建成了回山地區最大的一個冷庫。此舉不僅有效延長了茭白的保質期,同時也解決了長途運輸過程中的保鮮問題。2004年10月,“八月茭”即將落市,每天上市的茭白數量較少,外地客商不肯來。面對日益萎縮的茭白市場,梅伯良充分發揮冷庫的作用,將茭農三三兩兩前來投售的茭白全部收來存入冷庫之中,一個月下來,庫存達到250噸。由於茭白冷凍成本較高,利潤並不理想,但由此解決了茭農的“賣難”問題,梅伯良心裡仍然感到很高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梅伯良
  • 國籍中國
  • 主要成就:誠信做生意,販銷茭白
44歲的梅伯良當過4年炮兵,1990年退伍後,利用一技之長在羽林街道馬大王地段開了一家修車行,生意不錯,後來在城裡買了房子,安頓下來。2000年,回山鎮在宅下丁村附近新建茭白市場,梅伯良看到,每到“八月茭”採收旺季,村里村外車水馬龍,到處呈現出購銷兩旺的熱鬧場面,不覺動了心,決定把車行辦到老家去。次年5月,梅伯良投資30萬元,買下市場內1700多平方米的營業房,辦起了修理所。不料,當年因為收購客戶少,回山茭白嚴重滯銷,最低時銷售價格僅為每公斤0.16元,市面上出現了22袋茭白賣不到100元的怪現象。看到村民們因茭白積壓而愁眉不展,梅伯良果斷出手,放棄修車的念頭,轉戰茭白市場。
梅伯良僅有國小學歷,面對全新的茭白販銷領域,完全是摸著石頭過河,一邊做一邊學。2002年,他從村民那裡承包來5畝田,種起了茭白。剛開始收購茭白時,梅伯良每晚都要上網瀏覽相關信息,了解各地的批發價、零售價等市價行情。他還通過在“農民信箱”上發信息,推介回山茭白,吸引了大批外地客戶慕名前來。隨著生意越做越大,梅伯良不再滿足於小打小鬧。2003年10月,他與另外兩人合夥投資52萬元,建成了回山地區最大的一個冷庫。此舉不僅有效延長了茭白的保質期,同時也解決了長途運輸過程中的保鮮問題。2004年10月,“八月茭”即將落市,每天上市的茭白數量較少,外地客商不肯來。面對日益萎縮的茭白市場,梅伯良充分發揮冷庫的作用,將茭農三三兩兩前來投售的茭白全部收來存入冷庫之中,一個月下來,庫存達到250噸。由於茭白冷凍成本較高,利潤並不理想,但由此解決了茭農的“賣難”問題,梅伯良心裡仍然感到很高興。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越來越重視。為把好茭白的質量關和安全關,2008年7月,梅伯良發起成立了“老梅茭白專業合作社”,註冊資金為205萬元,現有註冊會員52戶,帶動周邊茭農226戶。梅伯良除參加省級經紀人培育外,還積極組織廣大社員參加鎮裡組織的有關培訓,並實行嚴格管理,統一採購、使用低殘留農藥。為此,梅伯良經常下田觀察茭白長勢,診治病症,及時提醒茭農施藥防病。同時,通過適當提高茭白收購價格,來彌補社員因生產成本提高而帶來的損失。梅伯良打算出資2.5萬元,委託縣農業局採購高殘留農藥檢測儀,對所收購的茭白進行逐批檢測;還準備建立質量追溯機制,用條形碼作為編號對應每個農戶的產品,實行統一包裝,力求農產品規範達標,創出自己的特色品牌,在此基礎上再考慮打入超市銷售。
這些年來,“誠信做生意”是梅伯良一貫堅守的職業信條。當賬目出現偏差時,梅伯良總是想辦法弄清楚。有一次,一個老闆匆匆忙忙點完錢,就去看茭白了,結果匆忙中多給了3000多元,他立刻將這筆錢悉數退回。正是這樣的良好信譽,使梅伯良建立了穩定的客源和堅實的人脈。梅伯良手機上存有200多個客戶的電話,只要對方一個電話,他就會按要求收好茭白髮過去。目前,他在“農民信箱”網站上的點擊率已過千,其茭白生意像“滾雪球”一般不斷壯大。梅伯良販銷茭白300多萬斤,銷售額達600多萬元,客戶遍布寧波、杭州、上海、無錫、常州等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