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錚卿(1919—1951),廣東梅縣白土鄉人。1936年9月,就讀梅州中學高中部。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根據黨組織的決定,1939年9月轉學到東山中學就讀高二,任中共東山中學第一支部書記;1940年夏撤離梅縣離開東中,轉移到江西贛州繼續求學。1941年10月考入廣西大學畜牧獸醫學系,1945年7月畢業留校任助教。1947 年“六·二”大遊行後發生七月事件,其接到黨組織的通知撤離西大,到台灣從事情報工作。先後在台中農林總場、台灣省農林處畜疫血清製造所任技術員、技正等職,為中共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台中市委直屬支部書記。1950年初,中共台灣省工委遭到嚴重破壞,工委主要領導人被捕。3月29日,台中市警察局又在台中市破獲了所謂“匪華東局潛台組織梁錚卿等叛亂案”,梁錚卿被捕。不久,他被作為重要政治犯,從台中押解到台北監獄。1951年1月24日,在台北市郊的亂葬崗刑場被處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梁錚卿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東梅州市梅縣區
- 出生日期:1919年
- 逝世日期:1951年
- 職業:特工
- 畢業院校:廣西大學畜牧獸醫學系
- 信仰: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潛伏台灣從事地下工作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少年時期 發奮讀書,青年時代 追求真理,投身革命 百折不饒,潛伏台灣 迎接曙光,大義凜然 英勇就義,
人物簡介
梁錚卿(1919—1951),男,廣東梅州市梅縣區人。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9月根據黨組織的決定,轉學到東山中學就讀,任中共東山中學第一支部書記。1941年10月考入廣西大學畜牧獸醫學系。1947年“六·二”大遊行後發生7月事件,其接到黨組織的通知撤離西大,到台灣從事地下工作。1950年初,中共台灣省工委遭到嚴重破壞,工委主要領導人被捕。3月29日,台中市警察局又在台中市破獲了所謂“匪華東局潛台組織梁錚卿等叛亂案”,被捕。不久,他被作為重要政治犯,從台中押解到台北監獄。1951年1月24日,在台北市郊的亂葬崗刑場被秘密殺害後,葬於六張犁公墓。
人物生平
少年時期 發奮讀書
梁父是鄉中名廚,全家以父母做廚為生。父母因受沒文化之苦,雖然家中經濟不寬裕,但他們仍省吃儉用,盡力供孩子們讀書。雖然每個孩子都很勤奮用功,但因為經濟原因大哥梁育卿、三哥梁卓卿、姐姐梁定英還是不得不輟學,客走他鄉,到印尼謀生,賺錢貼補家用,供弟弟們讀書。二哥梁煥卿(梁冠軍)是長江水利委員會高級工程師,曾任建設武漢長江大橋的副總指揮、總工程師,政協武漢市委員會第三屆,第四屆常務委員。五弟在梅州東山中學就讀時因病早逝。梁錚卿自幼學習勤奮,吃苦耐勞,每天挑燈夜讀之後,清晨3、4點鐘時還要起床幫父母做廚,從小就飽嘗生活的苦澀與艱辛。
青年時代 追求真理
1936年,梁錚卿以優異成績考入梅州中學高中就讀。時值“七七”事變,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梁錚卿目睹社會的黑暗,民族的危亡,階級仇、民族恨,怒火在他的心中燃燒。他懷著一顆赤子之心,積極投入抗日救亡的滾滾洪流,參加愛國學生運動,救亡圖存。鬥爭中,他勇敢追求真理,自覺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薰陶。在共產黨員梁集祥、廖偉的影響下,他逐步認識、了解中國共產黨,接受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豁然開朗。他堅信,只有中國共產黨才是中華民族的希望,並決心做一個無產階級革命者,毅然投身革命。是年,由梁集祥、廖偉介紹,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梁錚卿的革命活動引起了學校當局的注意,為此常受到校長的訓斥,被警告和記大過處分。1939年9月,他根據黨組織的決定,轉學到梅州東山中學就讀。東山中學有較長的革命歷史,地下黨組織活動相當活躍,建立了中共黨總支,下設支部,他任第一支部書記。他積極為黨工作,宣傳黨的抗日主張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發動民眾救亡圖存。他廣泛團結同學,培養教育進步青年,發展新黨員,擴大黨的隊伍。李理章、梁碧寰還有他的弟弟梁欣卿等不少東中的青年學生,都是在他的培養引導下加入中國共產黨,走上革命的道路。寒假,他回家過年,利用村民聚集在祖公屋敬神的機會,向鄉親們宣講革命道理,教少年兒童唱抗日救亡歌曲。一時村民們的抗日熱情高漲,至今村中老人仍記憶猶新。
投身革命 百折不饒
1940年5月,國民黨頑固派積極反共、消極抗日,第一次反共高潮的逆流波及梅州市梅縣區,國民黨梅縣區黨部強令解散區學抗會等抗日救亡團體。梅縣區各中學學生向國民黨梅縣區黨部示威請願,與當局的倒行逆施進行堅決的鬥爭,遭到國民黨當局的鎮壓,並逮捕了7名學生代表。為營救被捕的同學,中共梅縣區學委成立了救援小組,梁錚卿是小組成員,他四處奔走,大聲疾呼,發動在校師生、爭取各階層人士仗義聲援;同時還傾其所有,把結婚時妻子的嫁妝布和僅有的幾十元錢都捐獻了出去,並動員自己的家人及民眾,捐款捐物支持、慰問被捕同學,鼓勵他們堅持鬥爭。在我黨和各階層人士的全力營救下,當局被迫釋放了被捕學生。
梅縣區學抗會被解散後,政治形勢處於低谷。在此情況下,中共區委決定將已暴露的學生黨員骨幹疏散轉移。梁錚卿因此離開東中,轉移到江西贛州繼續求學並於1941年10月考入廣西大學農學院,先就讀森林系後轉讀畜牧獸醫系,1945年7月畢業留校任助教,專隨駱春陽教授,才幹頗得駱教授讚許。
梁錚卿在廣西大學求學期間,校園內因“皖南事變”白色恐怖陰雲籠罩,政治鬥爭環境更為惡劣。中共中央對國統區地下黨組織作出了“隱蔽精幹、長期埋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的工作方針,規定黨員轉地不轉黨,獨立開展工作。因此,他的黨組織關係未能隨之轉移,他在失去組織聯繫的情況下獨立作戰,繼續堅持鬥爭。在留校任教期間,經與在桂林師範學院就讀的鄭風(原名鄭子明,解放後曾任廣州外貿學院黨委書記)幫助下與組織接上關係。他根據黨的勤學、勤業、勤交友的“三勤”方針,刻苦學習專業知識,取得了優異成績,在學生中樹立了威信,站穩了腳跟;工作上,他與林宏元(林密)、李啟光(李崗)等黨員同學雖無組織關係,但默契配合,如饑似渴閱讀《新華日報》、《民眾周刊》等黨報黨刊,依靠進步同學,團結一般同學,根據形勢的發展和黨的中心任務開展工作:宣傳抗日民主,反對投降倒退,積極運用各種方式推動西大的愛國學生運動;努力串聯周圍民眾,如何卓芬、梁碧寰等受其影響走向進步。在黨組織暫時停止活動、黨處於艱難困苦的時期,梁錚卿真正做到了“共產黨員一定要像黃金一樣,埋在地下永遠不變色生鏽。”
潛伏台灣 迎接曙光
1947年,廣西“六二”大遊行,愛國民主運動達到高潮,引起了國民黨的極大仇視和恐慌。為了鎮壓愛國民主運動,桂系當局製造了七月事件。桂林市3天內逮捕的黨員、進步青年、民主人士達100多人,西大有7名師生被捕。1947年7月,梁錚卿接黨組織通知,獲悉身邊有個同伴身份暴露,為避免牽連需撤離西大。7月中旬,梁錚卿返回廣東,在廣州找到老同學李汝欣(李與梁是高中和廣西大學同學),在其住處呆了一個多月,與黨組織接上頭後,根據組織的安排到台灣從事地下工作。
1947年9月,梁錚卿從廣州坐船經汕頭到台灣。他先在台中農林總場工作,1948年4月,經廣西大學同學謝漢光介紹,與中共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取得聯繫,並與洪幼樵(中共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宣傳部長)建立組織關係。1948年8月,梁錚卿從台中來到台北淡水血清製造所(台灣省農林處畜疫血清製造所),以總務課長的公開身份作掩護,開展地下革命活動。1949年初,中共台灣省工委決定由洪幼樵組織策劃建立台中地區工委和台中地區武裝工委,並決定梁錚卿返回台中區農林總場上班以便開展革命工作。1月7日,梁錚卿以父親病重(其實他的父親早已去逝)為由,向畜疫血清製造所遞交了辭呈,隨即返回台中區農林總場畜牧分場任職,職務為技正。同年2月,中共台中地區工委成立,梁錚卿為台中市委直屬支部書記。
1948年底至1949年夏,是台灣地下鬥爭日趨激烈的關鍵時刻,1949年5月,原領導台灣省工委的中共中央上海局撤消,其工作併入華東局。因而,台灣省工委的直接上級也變為中共中央華東局。中共中央華東局高度重視台灣秘密戰線的情報收集。梁錚卿(化名李明)、黃蹈中(台中地方法院推事)、周碧梧(台中地方法院推事)等人利用同學、同鄉、同事的關係,以法院宿舍為活動據點開展地下工作,在聯動司令部及飛機製造廠發展工作關係,蒐集有關軍事配備情報、策反海軍艦長,調查研究台灣省畜牧生產情況等活動以迎接台灣解放。梁錚卿和同伴們獲取了大量絕密情報,他們的很多工作直接受中共中央華東局領導。49年夏,梁錚卿曾返回大陸向中共中央華東局領導匯報工作。49年11月,華東局派出女特工朱諶之與“老鄭”(台灣工委書記蔡孝乾)和吳石分別接頭。朱諶之分別向“老鄭”和吳石傳達了華東局領導的指示,“老鄭”向她報告了台灣工作委員會為接應解放軍登入組織秘密武裝的情況,同時還把工委掌握的一些絕密情報交給她,吳石也向她提供了一批絕密的軍事情報微縮膠捲。朱諶之通過秘密通道經香港傳遞迴大陸。毛澤東知曉後大加讚賞,表示要給他們記上一功,並當即賦詩一首:“驚濤拍孤島,碧波映天曉。虎穴藏忠魂,曙光迎來早。”
1949年,解放戰爭在大陸勢如破竹,人民解放軍突破長江防線,占領了國民黨首府南京,宣告了延續22年的國民黨反動統治的覆滅。蔣介石集團在全面潰敗中逃亡台灣,台灣工委的主要任務也轉為保護同志們的安全,組織不被破壞,保護國家財產不受損失,準備迎接台灣的解放。為了鞏固這塊最後的棲身之地,蔣介石負隅頑抗,他們出動了大批軍警、特務,對在台的地下黨員和社會進步人士進行瘋狂搜捕和鎮壓。發生在1949年8月的基隆《光明報》案,成為50年代白色恐怖的導火線,後席捲整個台灣。1949年9月下旬,張伯哲安排《光明報》案中漏網“逃犯”陳仲豪(解放後在汕頭大學離休)從謝漢光處轉移到梁錚卿任職的台中郊外農場。為躲避追捕,梁錚卿將陳仲豪安置在農場的雞寮里,並盡心盡力照顧陳仲豪,鋪床掛帳,送飯送菜,無微不至。同時,梁錚卿和張伯哲一道為陳仲豪製作假身份證——陳仲豪化名“林辰康”搖身變成藥店老闆,順利潛返大陸。梁錚卿雖語言不多但真摯的感情令陳仲豪銘記在心。
1950年初,中共台灣省工委遭到嚴重破壞,工委主要領導人被捕,陳福添、鄧錫章、張伯哲等同志也先後被捕。3月29日,台中市警察局又在台中市破獲了所謂“匪華東局潛台組織梁錚卿等叛亂案”,梁錚卿、黃蹈中、周碧梧、郭魯林、賴河汾、馬慰常等同志相繼被捕。梁錚卿被捕前曾到李崇道家(梁與李為廣西大學同學,後同在台灣省農林處畜疫血清製造所工作,交情頗深。)住宿導致李崇道及家人受難。此事江南(劉宜良)在所著《蔣經國傳》和李敖、汪榮祖《蔣介石評傳》第11章第三節有頗為具體的的記述:“諾貝爾獎金得主”李政道的母親張明璋女士和兒子李崇道(即李政道的兄弟,後來擔任過台灣中興大學校長)因在淡水家中,留宿一位廣西大學時候的同窗,卒以“掩護匪諜”,鋃鐺入獄(頁一八三) 。
大義凜然 英勇就義
在獄中,梁錚卿大義凜然,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始終咬緊牙關,不吐露半點黨的秘密;敵人軟硬兼施無一奏效,梁錚卿泰山壓頂不彎腰的英雄氣概,充分體現了共產黨員堅貞不屈、視死如歸的高尚品格。
不久,梁錚卿作為重要政治犯,從台中押解到台北監獄。1951年1月24日,梁錚卿在台北市郊的亂葬崗刑場被秘密殺害,葬於六張犁公墓,時年32歲。
梁錚卿同志為了祖國的統一,人民的幸福奮鬥終生,血染寶島。1997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追授為“革命烈士”,他的精神不死,青史永垂。